黨的十八大以來,區劃地名工作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強基固本提質增效,構建新發展格局,開創新發展局面,推動高質量發展。
優化行政區劃設置行政區劃工作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針對青島市部分行政區劃不适應區域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城市治理需要等問題,統籌調結構、優空間、促轉型、提效能等各方面要求,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為青島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2012年9月30日,經國務院批準,青島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青島市市北區、四方區,設立新的青島市市北區,以原市北區、四方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市北區的行政區域。撤銷青島市黃島區、縣級膠南市,設立新的青島市黃島區,以原青島市黃島區、縣級膠南市的行政區域為新的黃島區的行政區域。
2017年7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青島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同意撤銷縣級即墨市,設立青島市即墨區,以原即墨市的行政區域為即墨區的行政區域。
提升地名管理水平
地名工作聚焦服務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加強地名文化建設。推進地名管理服務法治化、規範化、标準化,構建系統、完備、高效、規範的地名管理服務體系。
(一)推動道路命名體制機制改革,切實解決道路命名滞後問題
一是解痛點。經市政府同意,道路命名不需再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研究,實現了審批流程的重大簡化。
二是堵漏點。青島民政牽頭公安、自然資源和規劃、住房和城市建設、行政審批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城區市政道路命名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行政審批部門将道路施工許可信息推送至民政部門,及時進入道路命名程序,改變了民政牽頭道路命名卻無法及時獲取道路建設信息的尴尬局面,實現了道路建設與命名的同步進行,從根源上杜絕無名路産生。
三是疏堵點。加強銜接,明确職責。将道路命名程序規範為“新建道路規劃—施工許可證核發—道路命名籌備—道路踏勘—制定命名方案—區政府審核—市民政部門審核—市政府審批—路名牌設置—門牌、樓牌、交通指示牌設置”10個環節。民政部門履行主管部門職責,做好道路命名的受理、踏勘、審核等工作;行政審批部門及時将道路施工許可證推送本級民政部門;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做好道路屬性審核;市政部門設置路名牌;公安部門辦理樓門牌、交通指示牌。
四是除盲點。無名路給群衆的生産生活帶來了不便,青島市民政局為此印發了《青島市無名道路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青島市民政局開展無名路線索征集活動實施方案》,向全社會發布了《關于開展無名路線索征集活動的公告》,對摸排出的100多條無名市政道路全部進行了命名,城市無名路頑疾基本得到解決。
(二)推動道路命名的科學化規範化标準化建設,着力強基礎補短闆
一是出台《青島市城市道路命名規則》。系統歸納了道路命名的基本規律,對充分發揮道路名稱的指位指向和文化引領功能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是健全完善道路命名方案。道路命名方案加注漢語拼讀,解決道路名稱中多音字的錯讀等問題。道路命名示意圖改為衛星影像圖,解決了靠示意圖找路難、認路難的問題。
三是制發《青島市城區道路命名工作指引》。梳理細化、詳細描述了一條道路從建成到命名的每一個環節。制定了《道路命名方案示例模闆》,初步實現了道路命名申報的規範化标準化。
四是加強社會參與,着力提升道路命名的文化内涵。青島市各區(市)全部成立了地名專家庫,道路命名方案全部經過專家論證,進行社會公示,廣泛征求意見,着力提升道路名稱文化内涵。十年來,全市命名道路2800多條,命名了一批如崇信路、明禮路、弘義路、夢馬路、耕雲路等具有教化屬性、文化價值的道路名稱。
五是在全市開展異常道路摸排專項整治工作。由于長期以來城市規劃和建設的變化,導緻城市道路名實不符的現象日益增多,開展有路無名、有名無路、一路多名、斷頭、梗阻、錯挂牌、起止點不清等七種異常道路的摸排工作。
六是紮實開展提升鄉村地名管理助力鄉村振興試點工作。萊西市成功入選成為全國“深化鄉村地名服務 點亮美好家園”試點70個縣(市、區)之一。提升鄉村地名服務水平,助推鄉村振興。
(三)編制青島市中心城區地名規劃,實現地名管理的超前管理、超前服務
《青島市中心城區地名規劃》由青島市政府立項編制,對地名進行前瞻性、系統性、整體性規劃設計,杜絕“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亂象,增強地名的文化内涵,彰顯青島城市特色與精神風貌。
(四)開展地名文化叢書編撰,傳承弘揚地名文化
開展《青島市地名志》《青島市地名詞典》兩部權威地名工具書的編撰工作。出版發行了《青島文化地圖》(包括中文版和英文版)、《青島文化地圖(續篇)》兩本地名通俗讀物,講述了青島衆多鮮為人知的過往和故事,留下鄉愁和記憶,掃描封面二維碼即可實現喜馬拉雅APP在線聽書,受到國内外廣大讀者的歡迎和追捧,成為地方曆史文化讀物的一大亮點。
建設和諧平安邊界
行政區域界線管理工作聚焦維護邊界地區和諧穩定,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邊界。
一是積極妥善化解邊界争議。推動邊界附近地區政府多聯系、多溝通,做到領導多握手、基層常拉手、群衆不動手。強化風險意識,精準評估研判,加強源頭防控、排查梳理、糾紛化解、應急處置,有效管控行政區域界線争議分歧,及時處理行政區域界線實地位置認定不一緻引發的争議,積極協助配合有關部門,處理資源、物産、民事等矛盾糾紛。
二是加強日常的管界治界。有序組織實施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加強界樁管理維護,依法糾治查處違法行為,及時完成區域變更以後,行政區域界線的勘定工作。加強界線檔案歸檔管理,推進界線資源共享,更好發揮基本社會服務。
三是深入推進平安邊界建設。建立健全平安邊界聯席會議制度、睦鄰友好協議制度、邊界區域糾紛應急處理機制、邊界區域信息預警機制、維護邊界穩定協作機制,組織縣、鄉、村(居)毗鄰地區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平安邊界創建活動,制定邊界糾紛隐患風險防控處置預案,從源頭上預防、減少邊界糾紛發生。
四是完成全國首例填海地界線補勘工作。在民政部指導下,山東省、青島市、市轄區三級先行先試,探索實踐,圓滿完成了青島市星河灣南片區填海地的行政區域界線勘定任務。在填海地的行政區域界線勘定方面,蹚出了路子,積累了經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