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首先是字音,其次是書寫,你可能一天寫不了幾次名字,但是一定頻繁地被别人稱呼。
魯迅先生認為“響亮悅耳,易于傳播”是起名 的主要原則。
怎麼取出铿锵洪亮的名字呢? 懂得作詩的朋友們,都知道漢字在讀音上要有聲、韻、調三個基本要素。 由于人名多是兩個字或三個字的組合,這就牽涉到音節之間的相互搭配問題,也就是讀音的平仄問題。
傳統的漢字分陰平、 陽平、上聲、去聲四種形式,給寶寶起名的時候,要盡量避免同聲調,以免呆闆平直,缺乏動感。有人就名字的聲調問題做過調查,三字同調的名字僅占抽取樣本的5 . 2%。這表明,絕大多數人在起名時,遵從了聲調變化規律。
隻是有少數人,仍然取了聲調相同的名字,其實這也未嘗不可,如張江、王昂、吳文,但是這些名字讀起來沒什麼力量。
但是在取三個字的名字時,如果還不注意聲調搭配,三字同調的話,叫起來就不那麼順口了。如起名叫張江湯、顔延年、張京山,就顯得很拗口。
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姓是複姓,而且複姓的兩個字是同調的,那麼在起名的時候,就不要讓名字中連續的三字同調。
如果取單字,這個字就不要和姓同調,如果取雙字,那麼第一個字不要和姓氏同調。注意聲調的同時,還要注意生母以及韻母之間的配合。
如果把幾個聲母發音部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讀起來就會有些費力,如果韻母也相同,那就不隻是費力的問題了,還會讓人感到很繞口。
如李黎、李妮麗、孫純春等,讀起來就很拗口,更不可能洪亮地喊出來了。當然,我們并不否認名字中有聲母相同或韻母相同的字就不是好的名字。
如黃華、馬國光、陳真、王連清等名字,有些是聲母相同,有些是韻母相同, 但讀起來卻很順口,這就是處理好了名字讀音中聲母和韻母之間的關系。
如果想取出響亮的名字,還有一個很簡單的訣竅,就是在名字的最後一個 字上下功夫,把讀音洪亮的字放在末位上。
比如說,“安、南、山”是前鼻音韻母,“強、鳳、永”是後鼻音韻母,相 比之下,我們很容易發現後者讀起來更加響亮一些。
此外,在起名之後,父母還要注意的是,嘗試将名字換成不同的語言,聽聽是否順口,畢竟中國的方言那麼多,很多名字普通話讀起來好聽,但是換成粵語就不一定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