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戲曲與流行的完美融合

戲曲與流行的完美融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8:37:15

從戲曲搬演的繪畫性來看,首先,繪畫指的是一種在二維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臨摹自然或非自然,以其達到二維平面或三維立體效果的藝術。中國在漢代之前崇尚人物畫,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山水畫逐漸興盛,唐代花鳥畫獨立發展,中國傳統繪畫呈現全面繁榮的氣象。中國畫别具一格的藝術本質即建築的形線美、音樂的節奏美、舞蹈的姿态美,對戲曲的形成産生重要影響。宗白華說:“中國畫法不重具體物象的刻畫,而傾向抽象的筆墨表達人格心情與意境中國畫是一種建築的形線美、音樂的節奏美、舞蹈的姿态美。”

戲曲與流行的完美融合(戲曲從演員舞台搬演與繪畫的媒介異質中融合)1

曆代畫家兼戲曲家的不乏其人,他們将繪畫思維運用于戲曲創作,亦推動了戲曲與繪畫的媒介異質融合。例如,明代的徐渭既是畫家也是戲曲家,創作了雜劇集《四聲猿》和雜劇《歌代嘯》;孔尚任既是畫家也是戲曲家,創作了《桃花扇》,且在《桃花扇小引》雲:“傳奇雖小道,凡詩賦、詞曲、四六、小說家,無體不備。至于摹寫須眉,點染景物,乃兼畫苑矣。”其次,戲曲的繪畫性指的是演員在舞台搬演時按照戲曲本質規定性的要求,運用繪畫的手段将人物形象和舞台設置美飾化,實現舞台搬演與繪畫的媒介異質融合。

戲曲與流行的完美融合(戲曲從演員舞台搬演與繪畫的媒介異質中融合)2

水彩戲曲人物

戲曲從演員舞台搬演與繪畫的媒介異質融合中生成本體,人們從欣賞戲曲演員舞台搬演與繪畫的媒介異質融合中實現戲曲身份認同。戲曲演員舞台搬演與繪畫的媒介異質融合具體表現:

一是戲曲演員的化妝具有繪畫美。戲曲演員有兩種化妝方法:面具化妝和塗面化妝。面具化妝對演員的面部、頭部及全身進行誇張的雕塑性的改造,也便于改扮塑形,使一個演員可以借助于不斷更換面具兼演多種角色。塗面化妝可以分為美化化妝(俊扮)、性格化妝(臉譜)、緒化妝(變臉)象形化妝(動物象形臉)。川劇變臉是戲曲化妝表演的一種特技,表現形态兼具面具化妝和塗面化妝兩種性質。演員的化妝将繪畫元素色彩、圖案花紋直接用于刻畫人物形象,突出中國審美文化“寫意”的特征,具有鮮明的繪畫裝飾趣味。

戲曲與流行的完美融合(戲曲從演員舞台搬演與繪畫的媒介異質中融合)3

戲曲人物插畫

李漁認為戲曲演員需要懂得紙絹繪畫與戲曲化妝的不同,說:“須施之有法,使濃淡得宜,則二物争效其靈矣。從來傅粉之面,止耐遠觀,難于近視,以其不能勻也。畫士着色,用膠”始勻,無膠則研殺不合。人面非同紙絹,萬無用膠之理,此其所以不勻也。”接着,李漁又說:“此理不待驗而始明,凡讀是編者,批閱至此,即知湖上笠翁原非蠢物,不止為風雅功臣,亦可謂紅裙知己。”後面這一句話是李漁在闡發戲曲理論和方法的同時,将戲曲化妝的繪畫藝術性質導向戲曲的商品性質,刻意發揮戲曲廣告營銷的功能和作用,引導人們對戲曲的商品價值身份認同,可謂既經濟又實惠。

戲曲與流行的完美融合(戲曲從演員舞台搬演與繪畫的媒介異質中融合)4

二是戲曲演員的服裝具有繪畫美。中國戲曲搬演的舞台背景布置及使用的砌末相當簡單,變化也不很多,所以在舞台搬演中,能引起觀衆注意的,除了戲曲演員肢體動作、唱腔及臉部化妝特征之外,戲曲演員的服裝打扮對于打破舞台單調的氣氛是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人物的個性常常會透過服裝實現人可以貌相的身份認同,亦即借着人物的外部形象創造再加上服裝的搭配,使觀衆對劇中人物的角色、性格在登場的刹那之間,尚未道出身份就有鮮明的基本認識,也增加了戲曲生動的繪畫美。例如,《桃園三結義》中的劉備、關雲長、張飛同台搬演時,劉備是本色臉譜穿紅袍,關羽是大紅臉譜穿綠袍,張飛是黑花臉譜穿黑袍,舞台畫面呈現了紅綠相間、黑色壓底的空間對比審美效果。

戲曲與流行的完美融合(戲曲從演員舞台搬演與繪畫的媒介異質中融合)5

戲曲人物關羽形象

三是戲曲舞台設置具有繪畫美。戲曲演員舞台搬演使用的砌末是在汲取生活原型基礎上的藝術品,其造型和色彩都具有繪畫美,而且與戲曲演員的搬演内在關系是辯證統一的。例如,元雜劇《陳州粜米》寫楊金吾手拿一把紫金錘,上面還刻繪有禦書圖号,借此刻畫了楊金吾擁有非同平民的權力和身份。在《鴛鴦被》中,李玉英用金絲線繡了一床鴛鴦被,用綠絨絲織繡鴛鴦翅膀,并且用“金絲兒妝出鴛鴦字”,一旁有“枝纏着花,花纏着枝”,達了小姐李玉英的愛美之心和愛情向往。

戲曲與流行的完美融合(戲曲從演員舞台搬演與繪畫的媒介異質中融合)6

在戲曲搬演中,趟馬時的馬鞭一般與演員的服裝顔色一緻。不過,有時候為了特别喻指現實人物駕馭的馬,也強調戲曲演員用的馬鞭與虛拟的馬顔色一緻,如三國的呂布、關羽騎赤兔馬,用紅馬鞭;三國的黃忠與隋、唐的秦瓊騎黃膘馬,用黃馬鞭;宋朝的穆桂英騎桃花馬,用粉馬鞭;西楚霸王項羽和三國的張飛騎烏骓馬,用黑馬鞭。

戲曲與流行的完美融合(戲曲從演員舞台搬演與繪畫的媒介異質中融合)7

四是戲曲演員搬演與舞台構成整體的視界具有繪畫美。例如,“亮相”是演員舞台上主要的表演動作之一。戲曲中主要人物上場時、下場前,或者一段舞蹈動作完畢之後,或者敵對雙方在一段武打完畢之後,往往有一個短促的停頓,采用一種雕塑的靜态美姿勢,集中而突出地顯示人物的精神狀态和形象全貌,這種亮相将戲曲演員的精神狀态和形象全貌短時定格在舞台時空框架内,色彩斑斓的舞台布景、舞台燈光和戲曲演員的亮相等剛好融合于觀衆視覺能夠一目了然的時空界面,呈現了舞台搬演整體構圖截面的繪畫美。戲曲演員舞台搬演和繪畫的媒介異質融合為人物形象塑造了鮮明的性格,戲曲演員按照戲曲表演的本質規定性一動起來,立刻就會綻放出繪畫美、舞蹈美和雕塑美的耀眼光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