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定價高更賺錢嗎
文 / 檸檬一姐
檸檬小課暖心推薦
随着全國入秋,秋冬熱飲上市之後的反饋新鮮出爐,門店在熱飲方面的問題也開始暴露。
“賣不出去,賣的不好”是每年每季最大的問題,我們今天結合一個朋友的情況來分析這個問題的原因。
雪花牌電視正在為您播放的是
《奶茶店老闆的産品定價迷惑行為大賞》
鮮奶奶茶該賣多少錢?
我用雀巢純牛奶做的奶茶,怎麼着也得賣18吧
我是鮮奶做的奶茶,成本5元,賣 20不貴吧
我用新鮮水果做水果茶,成本4.5,賣22、25很正常呀
我的果茶/奶茶成本在5元左右,定價在18—25元,很正常吧?
有一種産品定價叫“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最終是““顧客覺得貴,但我覺得不貴”。
問題來了,鮮奶做的奶茶,成本5元,賣多少合适?
合不合适我們慢慢來回答。首先我們來解決一個“定價問題”——産品該怎麼定價,依據什麼來定價?
他們用鮮奶做的奶茶能賣25,我賣20,比他便宜,已經很劃算了。這是一個通用的心态。很多小品牌/門店老闆都是這麼想的。
不妨先思考一個問題:這麼定價到底合适嗎?
你是怎麼定價的?
别人賣多少 我就差不多。
按照整體菜單價格,随便定的。
我比coco、一點點便宜一點就行了。
和蜜雪冰城、益禾堂差不多。
我用料好,不比喜茶奈雪差,我同款價格比他們低幾塊錢。
成本4塊錢,賣18 ,我覺得這個價格能賺錢就這麼定了。
以上是我們在檸檬小課的朋友裡征集到的答案。問題暴露的很明顯,定價要麼是想當然,要麼是典型的成本定價法。其實茶飲行業的許多從業者有個常見心理就是“茶飲行業毛利要在70%-80%”。成本5元賣18,毛利78%,這是産品定價的普遍心理。
過度追求單杯的毛利潤,忽視整體利潤。這是一個極其錯誤的想法。我們調研的同一條街的3家門店狀況如下。
檸檬小課有個會員朋友在四線城市做鮮果茶,是當地的一家價格比較高端的水果茶飲店。注意,我說的價格高端。他使用鮮果,産品味道不錯,但是門店較小。沒有品牌、形象一般、在四五線城市18—25元,确實屬于價格高端,但是門店中端。定價高,是因為産品采用鮮果制作,而不是品牌/門店有環境體驗、品牌溢價。周邊的蜜雪冰城、益禾堂營業額能達到5000,他的營業額始終在2000左右。
另外一個會員朋友在四五線做品牌,主營奶蓋茶和水果茶,門店面積20平米。他的奶蓋茶價位是16、18元;水果茶18、22元;水果奶蓋價位是25、28元。定義這個價位的理由很簡單——我想做高端水果茶品牌。冬季營業額1000元,夏季2000多。
單杯的淨利高不等于淨收入高。成本定價是通識性錯誤。隻從自己的想法出發,不考慮當地消費人群的額接受度。北上廣深能接受30一杯,四線城市的人群能接受30一杯嗎?當然也不是越低越好。價格要綜合成本、消費人群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有一個合适的綜合位點。
喜茶為什麼賣得貴?
據推算,喜茶北京門店毛利約為50%,淨利潤平均值控制得好的情況下在15%。其實這個數字低于大多數中低端門店的。幾個知名中高端品牌的負責人表示,單店淨利潤基本處于20%-35%。
(一杯奶茶的部分成本情況)
物料成本很容易理解,就是所用到的原料及杯子包裝等。
時間成本:單杯現做、水果現切等操作需要一定的出品時間。舉個例子,如果3分鐘出一杯,1小時最多做20杯。一天排隊的人再多,出杯是有限的。這是時間成本。
營銷成本:門店産品上新,在城市的吃喝玩樂營銷上做推廣、舉辦發布會、在美食頻道、小紅書、抖音等平台做推廣。營銷号單篇成本2—5萬;小紅書和抖音達人根據粉絲量不同,費用在幾萬到幾十萬。這是營銷推廣成本。
運營成本:大品牌的公衆号,比如喜茶、奈雪、樂樂茶等公衆号單篇拍攝成本幾萬,加上人工成本,一個月幾十萬的運營成本。新品的包裝設計、廣告、文案海報等都是運營成本。
研發成本:許多小門店的産品更新來自于原料廠家的配方推薦,所以不需要有研發投入。如果是多買幾款原料嘗試,成本也隻是幾百多則上千元。但是大品牌一直對抗抄襲和模仿,産品研發一直是個重頭戲。頭部茶飲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茶飲潮流;稍有不慎,就會被diss研發無力創新乏力等等。不僅在産品的顔值、口感、用料等多方面考量,還要對原料供應鍊多重加密。有些連鎖加盟品牌一年的研發費用幾百萬。
服務成本:數據支撐精準營銷,數據成本要有的。越來越多的品牌布局數據平台,投入幾百萬至千萬。某品牌一年的營銷咨詢費用500百萬;去年今年火爆的黑馬品牌一年的咨詢顧問費100萬 。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加盟連鎖品牌紛紛完成品牌升級,都是在品牌推廣方面引入咨詢顧問及服務公司,年服務費百萬。
空間成本:喜茶的門店設計每次都很驚豔,LAB店、黑金店等主題店;茶顔悅色的桃花源、竹林等主題門店都驚豔過行内人士;奈雪的主題店、居酒屋等設計。品牌的門店設計都下過一番功夫,一個門店的設計費用幾十萬,加上裝修和租金,單店費用幾百萬。這樣的門店給顧客提供了極佳的環境體驗和消費體驗。這是門店的空間成本。
小品牌的成本可能隻有右側的物料、租金、人工成本,而左側才是一個品牌的大成本。這些成本折合在售賣的每一杯中。這樣算下來,小品牌的成本要低很多,單杯産品的淨利率比喜茶高。
你隻看到了頭部品牌的售價高沒看到他們的成本高。你隻覺得你的售價不高,而沒意識到你的成本很單調,隻有物料成本。
産品該怎麼定價?
産品定價不要有産品思維——按照原料成本來定價。定價應該是用戶思維——從消費者的角度來定價。
如果你在一個中學旁邊,你的消費群體都是中學生。他們能接受的價位是5—15元,那你的産品就處于5—15元。這和原料、毛利關系不大。價格再高利潤再大,顧客買不起,就是不賺錢。
檸檬小課有個朋友加盟某快招品牌的原因是總部承諾産品利潤80%以上。開店後,果然單杯毛利潤在80%以上,不過一天總營業額不到三位數。
有個朋友在三線城市做鮮奶專門店,定價25、28元。理由是“我用鮮奶做的啊,他們奶精做的都賣12了”。别人賣12的一天營業額5000,賣25元的一天營業額1200。
不要糾結毛利,你的總收入是淨利率乘以總營業額。淨利率高,總營業額低,又有什麼用呢?
随着價格增高,産品銷量先上升後下降;随着價格升高,産品淨利率持續增長;二者交彙的“相交點”對應的價格才是合适的定價。定價與銷量的交點,是盈利的最高點。怎麼找這個“交點”,我們後續會對具體門店進行分析示例,有問題可咨詢客服。
更多品牌定位、品牌設計、品牌推廣、品牌運營、門店設計、海報設計、營銷策劃等信息,下方掃碼加客服咨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