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老子中的上善若水有何内涵

老子中的上善若水有何内涵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4 04:36:14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争,故無尤。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注釋)上善:合乎道的意識、行為。基于道:接近于道或相似于道。上善之人(聖人)具有近似于水的特性。水的行為表現為利于萬物而不與萬物争寵,始終停留在衆人所厭惡的低下、隐蔽之處,所以,水具有近似于道的特性。

原文: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注釋居善地:水停留的地方都是衆人厭惡的低窪之地;聖人選擇的住宅則是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這樣可以給生活帶來安定并有利于修道。

心善淵::水淵則藏,含而不露;聖人胸懷若谷,從不自我炫耀。

與善仁:水利萬物而不害萬物;聖人,處世仁慈,無私奉獻而不圖回報。

言善信:水雖不言,卻避高趨窪,平衡高低,有着至誠不移的規律性;聖人言于ー緻,以誠信為本。

政善治:水可以沖洗污垢,刷新世界;聖人為政,清正廉潔,善于消除腐敗。

老子中的上善若水有何内涵(老子上善若水)1

事善能:水能靜能動,能急能緩,能柔能剛,能内能外,能升能隐;聖人做事,"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遵循客觀規律。

動善時:水,冬雪夏雨,随着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違天時;聖人做事審時度勢,伺機而動。

原文夫唯不争,故無尤。

注釋夫唯:正因為。是承上啟下,總結上文得出結論。水的特性近似于道的特性水的特性就是聖人的特性。聖人與世無争,一切遵循自然規律行事,不主觀妄為,反而獲得了别人所無法争到的東西這正是不争之争。一個始終按客觀規律辦事的人,自然不會有過失。

評析老子筆下的“善",是指自我感覺的最佳狀态,這種狀态包括品質、智慧、行為的最高境界。這一章講了“善"的兩層意思。一是分析慈善的本質,強調慈善,與世無争;一是由此義引申出善的第二層含義一一隻有慈善,與世無争,才是最優良的境界。善"的哲學是一種整體思維哲學。但與前面所倡導的"聖人不仁"的觀點又相矛盾。其實,講善也罷,講不仁也罷,均存在一個相對性問題。一般情況下,善總是體現在自身相對整體中,跨越了這一相對整體,就會争得多,善得少。争也存在一個适度的問題,一旦失去了對手,自身又會停滞不前。這種适度,依靠建立在人類智慧上的法律、條例的扼制。除了善的相對性外,也存在絕對的善,這種絕對的善是“仁"的表現形式之ー,也是人的本性之ー。總之,善與惡是四種形式的綜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