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讀音 kānɡ
⑴ 安樂,安定 [easy]
[all round;extended in all directions]⑹ 空 [empty]
- 為開第康莊之路。——《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 酌彼大康。——《世産新語·小甫賓》
- 康衢(通向四面八方的寬闊大路);
- 康功(平整道路之事);
- 康莊;
- 康逵(康莊大道);
- 康途(康衢,猶坦途,大道。指生死之道);
- 康爵(一說大的酒杯)
- 酌彼康爵,以奏爾時。——《詩·小雅·賓之初筵》
- 斡棄周鼎兮寶康瓠。——《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 康瓠(空酒器,比喻腹中空空的庸才)
康 (kānɡ-名詞)(會意。康為穅的本字。從禾,康聲。本義:谷皮;米糠)⑴ 同本義 [bran;rice polishings]
⑵ 五路通達的大路,泛指大路 [broad road]
- 康,谷皮也。——《說文》
- 字亦作穅。 塵垢粃穅。——《莊子·逍遙遊》
- 亦食穅何覈耳。——《漢書·陳平傳》
- 播康迷目。——《莊子·天運》
⑶ 姓
- 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爾雅》
- 公驅及之康内。——《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 微服遊于康衢。——《列子·仲尼》
康 (kānɡ-動詞)⑴ 褒揚;贊美[praise]
⑵ 使安定[stablize]
- 康周公,故以賜魯也。——《禮記》
⑶ 安撫 [console]
- 文王康之。——《荀子·王制》
- 康護(安定維護);
- 康隆(使安定興盛)
- 康救(安撫拯救);
- 康惠(安撫惠愛);
- 康濟(安撫救濟)
康 kāng⑴ 安甯:康樂。康平。康甯。
⑵ 空,空虛:蘿蔔康了。
⑶ 寬闊:康莊。康衢(四通八達的大路)。
⑷ 無病:康健。康複。康泰。健康。
⑸ 豐盛:小康。康年。
⑹ 姓。 曆史出自姬姓。周武王滅商後,把同母幼弟姬叔封在康,故稱康叔。
武王死後,成王即位,因年幼,由周公攝政,三監(管理商朝舊臣封地的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勾結武庚(商纣王後裔)和東方夷族反叛,後被周公平定。之後,便大規模地分封諸侯,把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分封給當時素負賢名的康叔統治,并改封康叔為衛君,建立衛國,故又稱衛康叔。
康叔把衛國治理得很好,聲譽日益上升,到周成王親政時被舉為司寇,權位高于其他諸侯。他死後谥号是“康”,其後便以谥号為康氏。史稱康姓正宗。
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的同母弟姬叔封,即康叔。周武王得天下而“封諸侯建同姓”起中國“封建”之始時,因年幼最初被封在京畿内康國,所以得名為康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