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學而思網校語文新增了【每日成語】闆塊,夢瑤老師從成語出處、成語故事、成語釋義、成語結構和成語造句五個方面入手,讓孩子輕松掌握詞彙。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每天隻要五分鐘,就能讓孩子掌握一個新詞彙。
快讓孩子來跟夢瑤老師學習吧!
今日成語
成語出處
《南史·江淹傳》:“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曆仕三朝
成語故事
【小故事】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宋州濟陽考城人,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
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握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 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内容平淡得一無可取。
于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靈寺的河邊,夢見一 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讨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掏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後便不精彩了。
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 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裡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後,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麼好的文章了。
江淹曾不無得意地對弟子說:吾本素官,不求富貴,今之忝竊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備矣。在這種養尊處優的環境下,江淹再也沒有寫出好的文章。江淹的文思枯竭,江郎才盡。
其實并不是江淹的才華已經用完了,而是他當官以後,一方面由于政務繁忙,另一方面也由于仕途得意,無需自己動筆,勞心費力,就不再動筆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會逐漸遜色,缺乏才氣。
成語注釋
指年輕時很有才氣,到晚年文思 漸漸衰退。“盡”,完,沒了。比喻才思減退。
成語結構及用法【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黔驢技窮、江淹才盡、才疏學淺、才思枯竭
【反義詞】出類拔萃、初露鋒芒、才華橫溢、才高八鬥
成語造句1. 現在的他可說是江郎才盡,毫無靈感,即使搜索枯腸,也寫不出一篇像樣的文章。
2. 有的作家寫不出好的作品來,并不是江郎才盡,而是沒有生活閱曆。
3. 一個有天分的人,若恃才傲物,不肯力學,總有一天會江郎才盡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