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歸根,安土重遷,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的人比中國人的鄉土意識更濃烈了,無論離家多久,多遠,他們總是會帶着家鄉的樣子,即使說着純熟的外國語言,穿着不同的服飾,甚至人也已經面目全非。
但他的胃一定殘存着家鄉的影子,人生最苦是羁旅,但是何人不羁旅呢?何時不羁旅呢?現在的社會還好,高鐵,火車,汽車,飛機,輪船,微信,qq,電話這些交通工具以及通訊工具的發明可以讓人随時回家,随地見面。
但千百年前不同,千百年之前,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就已經為了生活,而遠離家鄉,過上了羁旅生活,如戰國時的縱橫家,遊曆于各國的說客,他們在習得相關的學術知識後,便開始遊曆當時的諸侯國,期望以自己的學說打動當時的君王,封侯拜相,衣錦還鄉。
掌六國相印的蘇秦便是其中的成功代表,第一次出門時,狐裘大衣被磨得沒毛,口袋中的金錢花的光光,面黃肌瘦,身體疲憊羸弱的他出現在家中時,得到的不是歡迎而是鄙夷與嫌棄,父母不與之言,嫂嫂不下織機,哥哥不将他當作弟弟,人生至此,其苦難知。
這種情況深深刺激了蘇秦,他于是更加發奮,在所藏書籍中,發現了姜太公的一部書籍,于是閉門不出,發奮苦讀,學成之後,再次遊曆六國。
皇天不負苦心人,這次的蘇秦終于成功,成為了戰國有名的縱橫家,手握六國相印,名利霎時間湧來,人生得意的蘇秦再次返回家鄉時,受到了不同的禮遇,于是蘇秦問前倨後恭的嫂嫂原因,嫂嫂回答說,因為你現在位高權重,且又有錢,所以前倨後恭。
蘇秦看到此情此景,隻是感歎了一句說:"若使我洛陽有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其實他是想說,我哪裡想到自己今天的風光,不都是生活逼的嗎?但凡當初你們肯接納我的失敗,我又怎會再出門呢?
确實如此,很多人漂泊在外,不就是被生活給逼的嗎?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想讓父母有一個安心的晚年,想讓自己活得更有尊嚴,但周圍又沒有什麼出路,可不得背上行囊,踏上遠方嗎?
但也有些不是被逼的,而是自己為了自己命運的改變,而主動将自己交給遠方,同樣是客居他國的李斯,便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李斯本是楚國人,曾跟随荀子學習帝王術,早年為小吏,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見到了倉庫中的老鼠,吃的油光水亮,見人不避,大搖大擺而過。
而如廁時,他又看到了廁中的老鼠,瘦骨嶙峋不說,見人躲閃,畏畏縮縮,于是他感慨道:"人之賢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也就是說,從倉中鼠與廁中鼠的不同境遇中,李斯領悟到,環境決定人生的道理。
于是便辭去官職,離開了貧瘠的楚國,到了強大的秦國,在秦國,他以一篇《谏逐客書》而成名,逐漸進入到權利高層,成為了風光無兩的秦國宰相,後來秦二世時,由于趙高的挑唆,二世斬殺李斯于刑場。
在臨刑前,他對同樣為囚徒的兒子說:"多希望再和你牽着大黃狗,一起到上蔡的郊外遊玩啊",看似感歎,其實更多的是追悔,也許他真正想說的話是,多想當初就留在楚國,沒事時牽着大黃狗出去遛遛,也不會今天身首異處。
這是古代人的漂泊,他們是最典型的兩種例子,一種是被生活所逼,不得不離開家鄉,一種是主動為之,去遠方尋求更好的未來。
對于最近一二百年來說,也有漂泊于他國,希望在他國謀得生路的遊子,這些遊子不僅引發了一個特别的現象,還産生了一種特殊的文化即華僑文化。
這些遊子與古人一樣,一些是不得已為之,一些是主動為之,他們的不得已與古人的不得已不同,他們的不得已還背負着國家的苦難。
在上世紀時,我們有過一段百年恥辱的經曆,國門被炮火轟開,人們被當做奴隸對待,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人做起了販賣人口的生意,是的,大規模又堂而皇之的販賣,這些人被販賣到哪裡呢?
他們被販賣到當時的西方國家,如美國等地,被販賣過去的華人幹着修鐵路,做奴仆等工作,離家千萬裡,什麼都可以忍受,唯獨中國胃和孤獨難以忍受。
于是漸漸地,華人逐漸被吸引到了同一個地方,人們聚集在一起,同樣的語言,和熟悉的餐館味道,使得這群漂泊異鄉的華人心中有了一個歸屬感。
随着華人群體的發展壯大,其影響力與獨特性逐漸顯現出來,在當地的地位也逐漸上升,漸漸形成了一個群體特殊的歸屬地,他們把這個歸屬地叫做唐人街,為何是唐人街,而不是華人街呢?
據說這是因為唐朝對海外的影響很大,所以外國人對中國的印象更多的是有關唐朝的事情,其次,是因為唐朝很強大,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有名的大都市,所以漂泊在外的華人更喜歡稱自己為唐人。世界上有很多的唐人街,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美國的唐人街。
美國的唐人街,曾經是非常著名的海外華人聚居地,在一些華人的努力之下,這裡曾經有過極為輝煌的時刻。
而且随着旅遊業的發展,這裡也成為了國人旅行的必經之地,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如今的華人街已沒有從前的繁華景象,卻變得非常的蕭條,裡面的景象破落如中國的一些縣城。
很多人認為唐人街衰落的原因,與高昂的房價,越來越商業化的生活方式不無關系,這些使得華人街的魅力急劇下降,而且随着财富的積累,有的華人選擇離開華人街回到故鄉,有的選擇去另外的大城市生活。
而新一代的華人隻是将華人街當做一個旅遊景點,而不會選擇定居在那裡。所以,對很多地方而言,唐人街成了中華文化區的代名詞,華人聚居地的本意反而淡了。
也許不是唐人街衰落了,而是随着時代的改變,它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曆史使命,唐人街雖然衰敗,但它的母體,中國正在複興,這不是更好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