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8日,第十四個“全民健身日”,你知道這個節日的由來嗎?
從2009年起,每年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旨在提升人民群衆身體素質,倡導大家積極參與體育鍛煉。
跑步、跳舞、遊泳、騎車……運動形式多種多樣,究竟哪種運動最好?得了心腦血管疾病,該如何鍛煉?
下面這些有關運動的小知識,你一定得知道!
不存在“最好的運動”,适合自己更重要
最為人熟知的運動,當屬步行。很多人甚至把步行視作“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老年人身體機能差,運動應以緩和、中低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因此,對于60歲以上、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而言,步行确實是最方便可行的運動方式。
但當範圍擴大至全年齡段,步行是否是最好的運動,還得另說。
例如,患有肥胖症、想增肌塑形的人而言,步行并不能達到相應的鍛煉效果。
由于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運動也要因人而異,大家應該結合身體情況來選擇每個人的運動項目。
下面,我給大家推薦幾種運動,看看你适合哪種?
01揮拍類運動:降低死亡率
2018年,醫學期刊《柳葉刀·精神病學》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等揮拍類運動可降低47%的全因死亡率。
揮拍運動在鍛煉身體協調性和手臂肌肉群的同時,通過快速移動,還能提高人的專注力,延緩大腦的衰老。
注意事項:建議每周進行3~5次,每次鍛煉在45~60分鐘以内。
02團結類運動:緩解精神壓力
運動分為個體運動和團體運動,平時精神壓力大的人,更适合做冥想、瑜伽、太極等緩慢的團隊運動,有利于調節心理壓力。
注意事項:由于動作緩慢,每次運動時間宜在45分鐘以上,但也并非越久越好。
03有氧運動:減肥、鍛煉心肌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的最新數據,超重和肥胖已經成為中國人的突出營養問題之一:成年居民(≥18歲)超重率為34.3%、肥胖率為16.4%,中國成人中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人存在超重或肥胖。
保持适當的體重,是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标。可以通過計算BMI來衡量自己的體重是否達标。
體質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如果BMI指數在24以上,就屬于體重超标,需要進行适當控制。
對于需要減肥的人來說,建議選擇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能促進體内新陳代謝,加快糖分和脂肪的消耗,例如遊泳、慢跑等。
注意事項:每周進行150~200分鐘。
04抗阻運動:增肌、塑形
跟以前“以瘦為美”不同,現代人更推崇“馬甲線”“人魚線”這些有肌肉線條的身材。
阻力訓練可以提高機體燃脂的速度,鍛煉核心肌群,塑造緊緻的S型身材。
值得注意的是,阻力訓練并非一味地搬重物。安全起見,一定要在教練的指導下使用器械來進行訓練。實在沒有條件,也可以做俯卧撐、仰卧起坐、深蹲、波比跳、引體向上等來鍛煉自己的核心肌群。
注意事項:每周30~60分鐘的阻力訓練。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運動宜忌
包括冠心病、周圍血管病、中風等在内的血管疾病是全球範圍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極多。
适當的運動能鍛煉心肌,增加心髒泵血功能,從而預防心腦血管并發症的發生。
有氧運動對心腦血管疾病是最有益的,但也要控制好強度和時間。
話說回來,運動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健康,如果一味追求“快”,掏空了身體,那不是得不償失嗎?
記住我們剛剛說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