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甘興華 通訊員 薛迪
38年前,23歲的蔣華隻身從四川老家來到昭蘇縣薩爾闊布鄉莫因倉村打工,當他接過陌生男孩胡安太·阿克布西端來的那碗熱騰騰的飯時,他暗暗發誓,将來一定要回報他。轉眼38年過去了,蔣華不但和胡安太成了最好的兄弟,和整個村的村民也處成了家人。
“兄弟,忙嗎?晚上過來坐坐?”“可以呀!晚上把牛喂了,我就過來……”4月6日上午,看到胡安太從家門前路過,蔣華探出頭招呼着。
當年,蔣華剛來村裡就和17歲的胡安太一見如故,胡安太經常從家裡拿各種吃的送給蔣華,蔣華則會教胡安太磨面粉,也會給他講自己家鄉的趣事。就在那時,他們已經在用自己的方式溫暖着對方。
當時,村裡人對外來的蔣華很關照,給他分了35畝土地。蔣華在種地時發現村民們隻是将種子種在地裡,偶爾澆點水就不管了,因此産量都不高。“兄弟,從明年開始,你跟着我種,該澆水時就澆水,千萬不能讓麥苗幹了,該打藥時,也一定要打藥。隻要你做到了,我保證你家麥子産量一定會提高……”蔣華首先将自己的經驗告訴了胡安太。在他指導下,胡安太家的小麥産量增加了不少。村裡人開始信服這個外來人,經常找蔣華請教種植經驗。
經過3年努力,1987年,蔣華有了積蓄,準備蓋房成家了。胡安太比蔣華還高興,他和村民自發來幫忙。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蔣華終于有了自己的家。随後蔣華又承包了幾十畝土地。熱心的村民經常将馬借給他運送物資,這點點滴滴的幫助一直溫暖着蔣華,也讓他下定決心,在能力允許時,一定要幫着大家把日子過好。
1995年,蔣華開了村裡第一家百貨商店。“我最困難時,是兄弟胡安太一家和鄉親們幫助我,把我當家人,我們現在有條件了,也得幫大家……” 他鄭重地叮囑妻子張國秀,如果有人需要幫助一定要幫。這之後的幾十年裡,誰家有困難,誰家急用錢,隻要有能力,蔣華都願意幫一把。
蔣華(左)正在幫助村民蓋房子。 薛迪 攝
葉爾買克·瑪哈巴提是蔣華的鄰居,因為家裡老人常年生病,家中條件一直不太好,這讓蔣華對這個鄰居更多了份關心。有一天蔣華看到葉爾買克唉聲歎氣的,一問才知道,他父親住院了,蔣華立刻趕到醫院看望老人,并借給葉爾買克一萬多元錢,讓他給父親治病。而在村裡,這樣的幫扶,對蔣華來說是常态,現如今光給村民借出去的錢就有20多萬元。
看着兄弟蔣華如此幫扶村裡人,胡安太很是感慨,“蔣兄弟剛到村裡時的确很困難,村裡人很熱心地幫過他,可這之後的幾十年裡,他幫助過村裡很多的人。” 在胡安太看來,最幸運的事情就是自己從少年時代就認識了蔣華,之後,他們兄弟倆一起種地,一起合夥買拖拉機,打拼事業。
回憶當初奮鬥的日子,胡安太說,蔣華是一個非常能吃苦且有想法的人。當年農田裡都是石頭,土地非常貧瘠,想要增産就需要改善土質,蔣華經常會拉着手推車将一車車有機肥放在兩家人的地裡改善土質。随後條件好了,蔣華還和他一起合夥買了一輛拖拉機在村裡跑運輸,也正因為這樣,短短幾年時間,兄弟倆日子就過得越發紅火了。
胡安太感謝蔣華多年的幫扶讓自家日子越過越好,蔣華則感念胡安太一家當初雪中送炭。他說:“我剛來時人生地不熟,吃飯都困難,正是因為有胡兄弟一家幫助才堅持了下來,這輩子,有這樣一位兄弟值了。”
時間飛逝,現如今蔣華和胡安太都已經兒孫滿堂。蔣華的幾個孩子都在外地成家立業,多次提出接他去一起生活,可蔣華拒絕了。今年他還承包了村裡的1000多畝土地,帶着村裡富餘勞動力一起搞種植。蔣華說:“隻要還能幹得動,我才舍不得離開呢!隔幾天和好兄弟胡安太聚在一起喝個奶茶,聊聊天,再和村裡鄉親一起搞種植,這樣的日子過得才有滋味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