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兵之首(祖)——棍
棍也被稱作“棒”,古代多稱棍為“梃”,長度約為1.3-2.6米,大多是齊眉棍(所謂的齊眉棍就是指棍棒長度直立在成人眉宇之間)。自古以來有“槍紮一點,棍打一方”的說法,但因為棍為鈍器,不要造成鈍器傷和瘀傷,殺傷力較小。
百兵之王(賊)——槍
槍是指長柄上裝有銳利物品的兵器,槍杆多用木制之,椆木最佳,合木軟輕次之,白蠟杆更次之。在江湖上素有月棍年刀久練槍的說法,可見想要精通槍法,必須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練習,比如我國古代曆史上的趙雲楊家将等,無一不是使用長槍的名将。
百兵之君(皇)——劍
劍有四面六面和八面的說法,在我看來,四面為秀氣,八面為霸氣,漢代時期的常見,更是彰顯了我國那個時代不一樣的風采。劍在我國曆史上有着非凡的意義,是高貴品格的象征,在我國也有很多關于相劍的說法。莊子更是說出了天下三劍的說法。而在古代,佩戴長劍也成為了一代讀書人的象征,然而在現代由于法制的規定和劍文化的沒落,很少人配件,甚至說很多人都不太喜歡這種古代兵器了。
百兵之膽(帥)——刀
武諺有雲: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大刀看頂手。看手的意思是說不用刀的手是否能夠随招式運使圓滑;看走的意思是說腳步能否進退得宜,使雙刀能夠運使得開。而看頂手的意思是說雙手能否靠近刀的底盤,使劈斬更加有力。而最有名的莫過于武聖關羽使用的青龍偃月刀。
百兵之魁(霸)——戟
戟是鈎和矛的結合體,具有刺殺和勾啄雙重作用的長兵器,大多為十字形和蔔字形。後來因為鐵制兵甲的發展,戟的破甲能力不如長槍等突刺式兵器而逐漸沒落,成為儀仗兵器。但這并不表明戟不适用于戰場,而是他的多樣式功能對武将的要求較高。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戰場上使用戟的武将大多是以一擋百的好漢,比如薛仁貴呂布等。後來不知道因為什麼關系,戟也就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模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