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0月12日電 題:《趙偉:全球能源危機,這次不一樣?》
作者 趙偉(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近期,歐美能源危機持續發酵,并開始在全球範圍内蔓延。以史為鑒,過往全球能源危機的原因是什麼?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示?
歐美能源危機愈演愈烈,并開始向全球蔓延
9月以來,歐美天然氣、動力煤、原油等能源品價格紛紛漲至曆史高位,能源危機持續發酵。從市場數據來看,歐美天然氣、動力煤、原油等能源品價格,自9月起呈現“急速”上漲态勢。
圖1 9月以來,天然氣、動力煤價格加速上漲
圖2 9月以來,原油價格加速上漲
不僅如此,能源品價格的上漲,還大幅推升了歐美電力價格,進一步加劇能源危機沖擊。作為歐美發電的“燃料”,天然氣、動力煤、原油等價格的飙漲,大幅推升了歐美的發電成本。
圖3 2021年以來,歐洲主要經濟體電價上漲
圖4 2021年以來,美國電價大幅上漲
全球産業鍊高度融合下,歐美能源危機,也通過能源品價格上漲等通道,向全球加速蔓延。9月以來,巴西、印度等新興經濟體,也被卷入歐美能源危機的“漩渦”中。巴西方面,在幹旱拖累水電發電的同時,歐美帶動下的全球天然氣和動力煤價格的飙漲,使得國内火電發電成本激增。與巴西相比,水電資源不豐富、對火電依賴度更高的印度,更是深受能源品漲價之苦。由于國際市場的動力煤價格漲幅過大,印度部分燃煤電廠因無力購買而遭遇“煤荒”。
伴随着能源危機愈演愈烈,全球資本市場波動也明顯放大。作為經濟發展的命脈之一,能源問題的不斷發酵,使得全球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大幅升溫。從市場數據來看,自9月起,“恐慌指數”VIX的整體中樞水平明顯擡升,标普500、富時100等主要股指也紛紛由單邊上漲轉為寬幅震蕩甚至下跌。
圖5 9月以來,VIX指數中樞水平明顯擡升
圖6 9月以來,标普500、富時100等指數波動明顯
過往全球能源危機爆發的原因是什麼?
在梳理過往爆發的能源危機之前,我們有必要首先厘清能源的相關概念。從定義來看,能源泛指可以提供能量的資源。根據能否從自然界直接獲取,能源可進一步細分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其中,一次能源主要包括了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以及風能、水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作為一次能源加工後的“産物”,二次能源主要為電力、熱力、成品油等。
回溯曆史,全球曾多次爆發能源危機,持續時長及影響不一。分别爆發于1973年、1979年、1990年的三次石油危機,是市場相對熟知的能源危機。這三次石油危機,持續時長在5個月到30個月不等。由于危機持續時間較長,美國等主要經濟體的工業生産、居民生活均受到明顯沖擊,美國更是一度陷入滞脹。除了三次石油危機外,過往爆發的能源危機還有2012年日本電力危機、2019年美國加州電力危機,以及2021年美國德州電力危機。與石油危機相比,這三次電力危機持續時長較短,影響範圍相對有限。
曆史上爆發的三次石油危機,都是一次能源危機,背後均與政治或軍事沖突有關。由于戰争拖累了原油的生産、供應,全球油價随之大幅上漲。而三次電力危機,是典型的二次能源危機,觸發因素是極端氣候、自然災害等。與以石油危機為代表的一次能源危機不同,二次能源危機往往是由自然因素引發。以2012年日本電力危機為例,在海嘯引發的福島核洩露事故之後,由于火電等短期難以填補核電下滑的缺口,日本在當年5月至7月遭遇了史上罕見的電力危機。與日本相似,美國加州、德州分别在2019年、2021年,因為遭遇山火、嚴寒等自然災害,電力系統出現大規模癱瘓,電力危機随之爆發。
本輪能源危機因何爆發,未來方向在哪?
本輪能源危機爆發的根源,在于疫情沖擊及采礦類企業資本開支意願低企下,傳統能源品的産能彈性大幅下滑。2020年疫情暴發以後,天然氣、原油等傳統能源開采行業出現企業破産潮,産能一度跌至冰點。雖然随後疫情減輕、需求端逐步回暖,但對改善自身現金流的極度渴望,以及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加快推進“碳中和”政策,使得這些傳統能源開采企業的資本開支持續低企。受此影響,無論是天然氣、原油,還是動力煤等,産能彈性都大幅下滑,供需缺口持續拉大。
圖7 油氣廠商資本支出意願低企,影響天然氣産量
圖8 2021年以來,全球天然氣産能持續下滑
本輪能源危機爆發的導火索,是極端天氣嚴重拖累綠色能源發電,導緻對傳統能源品的發電需求激增,後者供需缺口随之急劇走擴。歐洲方面,年初以來,因為長時間出現超高壓天氣,海上風速大幅下降,風力發電量随之驟降。與歐洲一樣,美國也遭遇了極端氣候幹擾。年初至今,因拉尼娜現象持續發酵,美國遭遇了百年未遇的幹旱天氣。受此拖累,美國水力發電大幅下滑。風電、水電的缺位,使得歐美對火電的替代需求激增。需求大幅增長,疊加供給彈性嚴重受限,最終推動天然氣、動力煤及油價大漲,并反過來傳導到電力價格端。
與過往能源危機相比較,本輪能源危機兼具了一次能源危機和二次能源危機的特征。曆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機,是一次能源危機,并未顯著影響到電力等二次能源。同時,三次電力危機均是二次能源危機,危機期間一次能源的價格整體表現穩定。與過往的這些能源危機相比,本輪能源危機,同時出現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電力)價格飙漲,影響範圍和程度明顯更大、更深。
短期來看,随着冬季到來,整體用電季節性回升,疊加傳統能源品供應難明顯擴張,全球能源危機或将進一步發酵。經驗顯示,冬季供暖季到來後,整體用電需求,尤其是火電發電需求(水電發電在冬季一般驟降),往往迎來明顯的季節性回升。考慮到傳統能源品供應短期難以放量,寒冬季節的到來,可能使得全球能源危機進一步加劇。
中長期而言,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傳統能源産能日益萎縮與綠色新能源供給波動較大的交織影響下,能源危機的爆發可能變得更加頻繁。風力、水力發電盡管具有綠色環保、成本低廉的優勢,但也存在更易受氣象因素等影響、波動較大的劣勢。對于全球而言,綠色新能源供給的不穩定,可能使得與2021年相似的能源危機的爆發變得更加頻繁。當然,如果有儲能設備大規模投入、使用,能源危機爆發的風險會随之下降。但考慮到儲能設備高額的成本,距離大規模投入使用或仍需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