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上最大的生物是什麼?不言而喻,肯定是大象了!不管是從電視上,還是在動物園,我們都有機會看到大象的龐大身軀。現存的大象主要是亞洲象和非洲象,其中非洲象比亞洲象又要大許多。
一隻成年非洲象可以有4m高,體重在5.5噸到8噸之間。人和大象相比,就顯得太渺小了。那我們站在大象這樣的龐然大物旁會有危險嗎?
大象會主動攻擊人類嗎?
其實,大象的性格相對溫和,又是植食動物,一般來說是不會傷人的。與其他動物相比,大象實際上是很聰明的。它們是群居動物,不管外出找吃的,還是遷徙,至少都有十幾頭大象一起活動。
生活在叢林和草原的大象們即便有龐大的身軀,但年幼的小象仍會成為老虎、獵豹和狼等動物的捕獵對象。為了應對外界威脅,象群中往往都有雌象作為領導者,它們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象群及時、有序應對危險,以保證象群的安全。
大象龐大的身軀,讓它們在自然界中基本上沒有天敵,即便在這沒有對手的叢林中,大象也從不主動惹事。它們的進食很大,每天得吃150公斤左右的植物,同時還要喝90升左右的水。
由于是植食動物,即便再餓,大象也不會吃肉,這樣的性子,常常會讓人誤以為大象溫順。倘若大象被激怒,我們又不能及時得到救援,則會給我們帶來滅頂之災。
大象被激怒不會咬人嗎?
由于大象的口腔構造和很多動物都不一樣,大象不像老虎、獅子般那樣有着尖銳的牙齒,除了有2顆長長的象牙裸露在外,口腔裡還有4顆牙齒,而這4顆牙齒卻由十幾個牙片組成,牢牢地長在口腔深處,呈扁平狀,用于咀嚼各種草類、樹葉。也就是說,除非我們主動把手伸到大象嘴裡,大象才有可能咬到我們。
大象雖然不會主動攻擊我們,但我們決不能去攻擊大象。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少,就曾有人因激怒了大象,而受到了大象的攻擊。
2016年,柬埔寨某景區的大象突然不聽象夫的指令載遊客前往景區,象夫便用鐵鈎敲打大象頭部,大象被激怒,瞬間便發起反擊。大象迅速用象鼻把象夫抛到空中,任其摔到地上,随後用象牙刺傷象夫,然後踩踏緻死。
無獨有偶,2017年,泰國一景區有兩名遊客騎象觀光,突然人群中有一名遊客覺得好奇去扯了大象的尾巴,大象受到刺激亂撞,最終導緻一人失去了生命。
今年,南非的一頭大象在被遊客激怒後,折斷了路邊的樹枝并氣勢洶洶地将其向遊客扔去,所幸遊客乘坐了吉普車,并迅速駛離了現場,才沒有人因此受傷。
大象為什麼會被激怒?大象被激怒,并非是毫無緣由的,我們不注意自己的行為,便會在無意中激怒大象。此前,一名南非的司機在下班途中遇到了一群大象,這名司機便向象群鳴笛,表示為大象讓路,然而沒想到其中的一頭大象突然沖出象群,發了瘋一般朝他撲過來,并直接攻擊汽車,差一點将汽車推進河中,還好救援及時趕到,司機才平安無事。
後來經分析發現,司機鳴笛的行為被大象理解為挑釁,無意中激怒了大象,這才導緻了後面的沖突發生。包括前文的“扯大象尾巴“這個行為,這是對大象的挑釁。千萬不要去試探大象的脾性,畢竟我們根本就不是大象的對手。
除此之外,當小象受到威脅時,此時的大象會不顧一切保護小象,對威脅小象的人進行強烈反擊,即使自己受傷也在所不惜。所以,如果我們傷害了小象,或者被大象認為我們有意傷害小象,我們就會被大象攻擊。
當然,如果大象毫無征兆地突然暴怒,很有可能是大象處于發情期。處于這個階段的大象特别容易暴怒,要麼是突然把小汽車掀翻,要麼是攻擊遊客,要麼是破壞周邊環境……它們很難控制住自己的行為,當遇到發情期的大象,最好不要靠近或者命令大象。
當然,并非每一頭大象都如此憤怒。與非洲象相比亞洲象溫和得多,與野生象相比訓象也相對溫和。雖然大象發怒的時候讓人害怕,但大多數時候我們能與大象和平共處。
大象是一級保護動物,如今世界上的大象越來越少。栖息地縮小、人類為獲取象牙獵殺大象、氣候環境的極端變化都使大象的處境越來越危險,如何保護大象将成為全人類都需要去面臨的一個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