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華海财險扭虧為盈

華海财險扭虧為盈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11:13:32

華海财險扭虧為盈?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姚祥雲,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華海财險扭虧為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華海财險扭虧為盈(華海财險上演主雇互撕)1

華海财險扭虧為盈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姚祥雲

繼英大财險“竊聽門”事件之後,又一家财險公司因為内部的荒唐事兒上了頭條。

7月19日,一份關于華海财險内部高管被免職的紅頭文件,一封該高管反擊公司非法解聘員工的公開信,演繹出的一場“主雇互撕”大戲,無疑已将這家成立僅兩年的财産險公司推上了風口浪尖。

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的消息可知,該高管被免職的原因是因為業績不佳、分管部門業績發展不利、管理混亂等,而被免職的高管于晖卻對此不同意,并認為這是非法及無效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這個争議孰是孰非,這場“罵戰”暴露出的其實是經營問題。作為成立不到3年的中小型财險公司,華海财險卻已連續更換兩任董事長,但也依然無法擺脫虧損的魔咒。數據顯示,華海财險已經累計虧損4億元。

被辭職起由“三大罪狀”

這件将華海财險推上風口浪尖的事情還要從6月底說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的文件顯示,6月30日,華海财險曾發布《關于于晖重大失職和違紀情況的通報》,指出公司董事會秘書、拟任副總經理于晖在履職過程中存在重大失職和違反公司紀律情況,造成了不良影響。依據公司章程和問責管理辦法,經董事會批準,決定對于晖給予免職處理。

在通報中,華海财險列出了于晖在工作中的“三大罪狀”:首先,分管業務發展不力。華海财險在通報中指出,于晖自2016年2月開始分管公司非車險業務。一年多來,其對公司部署的重點工作重視不夠、落實不力,導緻非車險業務下滑嚴重,保費收入大幅落後于預算時間進度。同時,賠付率居高不下,特别是意外險和健康險賠付情況在其分管前後差異巨大。

其次,分管部門管理混亂。于晖在分管非車險業務期間,未經公司總經理辦公會等決策機構審議,随意調整分管部門的管理職責,擅自變更部門内部架構,增設處室,以強化管理為名,随意增設管理層級,變更部門隸屬關系。

最後,違反公司管理規定。于晖作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思想松懈,紀律觀念淡薄,不能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近期在未經董事長和總經理審批同意的情況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内,擅自遠赴深圳、昆明、銀川等多地,行前未提交出差申請單,後續也未履行補報手續,産生較壞影響。

針對華海财險列出的問題,于晖本人未予以承認,并在其通過内部郵件發給公司全體員工的公開信中聲明:“解聘我董事會秘書及公司副總經理職務,并對我工作崗位做出調整的安排,是非法的、無效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相關人士處了解到,該事情還未完全達成和解,下一步的發展仍是未知。

成立兩年虧損兩年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卻注意到,作為中小型險企,華海财險在成立的這兩年間,經營業績并不理想。

作為國内為數不多的地市級法人财險公司,華海财險成立于2014年12月,注冊地煙台,注冊資本12億元,以國内首家海洋類專業性财産保險公司自居。值得關注的是,華海财險股東結構較為分散,共有12位股東,其中有8家持股比例為10%,并列為第一大股東。也就是說,沒有一家公司有絕對控制權。

雖然如此,但自成立之初,華海财險就伴随着人才和經營的問題。據悉,華海财險成立以來持續伴有人才、資源方面的困境,第一任董事長、總經理為田豐、田祚強。2015年6月,來自長安責任保險的姜南成為華海财險總經理。一個月後,保監會出身的趙小鳴成為華海财險第二任董事長。

在經營方面,華海财險的業績壓力也逐步凸顯。根據華海财險2015、2016兩年的年度報告顯示,兩年度公司分别虧損1.2億元和2.9億元,累計虧損達4.1億元。以華海财險2016年年報為例,去年華海财險已賺保費為5.79億元,但是淨虧損卻高達2.9億元,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華海财險發展艱難。

此外,華海财險主要業務是車險,該項業務占比64%,但也是虧損大戶,兩年合計虧損超過3億元。

為了提高償付能力,華海财險還進行了兩次增資。第一次增資發生在2015年初,由開業的8.5億元增加至10.2億元。第二次增資發生在2016年,注資資本金由10.2億元增至12億元。

不過,從上半年的經營業績來看,華海财險的業績并未有所好轉。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一季度華海财險保險業務收入2.99億元,虧損達0.21億元。

【原标題:華海财險上演“主雇互撕”:開業僅兩年 虧損已是4個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