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全國的中小學、幼兒園都放假了。當學生們心情輕松享受假期的時候,有很多老師還在加班加點,還在學習“充電”,為下個學期的教學教研做準備。
2021年12月14日,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計劃》。《計劃》特别提出:各地制定幼兒園教師和教研員培訓規劃,加大培訓力度,實施全員培訓,突出實踐導向,提高培訓實效。
在相關意見的指導下,全國各地的幼兒園利用寒假的時間積極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師資培訓活動,以提升幼兒園老師的理論水平和保教能力。
在培訓過程中,許多幼兒園主動引入AI、AR和體感等創新技術,推動遊戲化學習方式的創新。以具身認知理論、體驗式學習理論和情境式學習理論為基礎的AR體感互動教學系統,AR智慧教室等新型教學場景和學習方式,讓幼兒園師的師資培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個人認為,學前教育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核心在于幼兒園老師的學習能力。老師們要從思想上接受并認同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智能化的發展趨勢,要根據教學任務和教學場景轉換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幼兒園的遊戲化學習過程中,老師不需要全程主導,而是在講清楚學習目的,做好組織和協調之後,盡量做到“以孩子為中心”,讓小朋友在自主遊戲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作力。
最重要的是,幼兒園老師要堅持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各種教育信息化技術,借助智能技術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特别是在安全教育和科普教育方面,可以創設情景式、沉浸式的教學場景,讓小朋友“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幫助提高小朋友的安全意識和科學素養。
我們都知道,現在讀幼兒園的孩子,從懂事開始就接觸接觸智能手機、平闆電腦等智能化産品。在他們眼裡,AR眼鏡、MR頭顯這些高科技産品,就像我們當年看待DVD、數碼相機那樣平常。
因此,幼兒園老師必須不斷學習,才能滿足孩子們旺盛的求知欲。隻要幼兒園老師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态,學前教育信息化水平就一定能穩步提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