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暖遇親子關系社區”
專注于研究25歲前家庭教育、親子關系對人一生的影響。
老實說有些沮喪,花10幾個小時寫一篇文章,閱讀量寥寥無幾。而我們卻要不斷查考資料,對語言進行編排、重組和創新,思考文章的結構、邏輯,還要使語言更流暢、文字更優美。有時為了一小段文字可能需要在十幾本書中尋找相應的資料,但是結果常是像一塊小石頭落入了大海,沒有任何波瀾。然而想到如果有一個讀者因為讀到這篇文章就能夠受益,那麼,所有的辛苦就不算什麼了。好了,話不多說,進入正題吧,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位人物是馬克吐溫。
“教養”決定了人的想法和行為。它是支配性的力量:它塑造出了我們的一切。教養是萬能的。桃子從前隻是一枚苦桃仁,卷心菜隻是受過大學教育的黃芽白罷了。在這個意義上講,我們都沒有自由意志。環境決定人,而不是人決定環境。
教養無所不能。什麼都不能逃過它的掌控範圍。它能将惡習轉變為美德,讓美德堕落為惡習。它能破壞原則,亦能創造它們。它可以在一年——甚至六個月内締造這些奇迹。
——馬克吐溫在一次采訪中如此說
從出生到死亡,我們無法得知我們何時将要出生,更不知道何時死去,甚至我們不能決定我們的父母如何來教養我們。而教養确實像極了一個埋藏在我們生命深處的遙控器,時時影響着我們對生活的判斷和作出決策。
先與大家介紹下馬克吐溫的家庭和出生。
出生時間:1835年11月30日 地點:密蘇裡州佛羅裡達
父親:律師 母親:未知
在這之前,他們住在田納西州東部山區一個叫詹姆斯敦的偏僻村子,前面還有5個哥哥姐姐,共7個孩子,他是第6個。
家庭并不富有,經濟拮據。
關于家庭簡介,就到這裡。至于其他的信息,例如他父母親的家族背景等這裡就不做介紹,有興趣可以去翻一翻相關資料。
在上一期李雲迪的家庭教育中,我們能很直觀地看到父母的言傳身教對雲迪的影響。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物,卻很難找到更多父母與他在一起的事迹。但不可否認,父母對他的影響,在日後的生活中還是能看到不少父母的影子。
我們在網上能看到一些關于他的家庭教育信息,似乎都是說他怎麼成為了偉大的作家。但我們今天講述的脈絡,更多是說家庭教育對他一生的影響,這種影響不一定講的都是成功,可能還有一些失敗。
受歡迎的丹尼爾大叔
這裡邁不過的一個人物是丹尼爾大叔,是他約翰姨父家的一個黑奴。他這樣描繪丹尼爾大叔在他心裡的形象。“農莊上的這段生活,使我深深地喜歡上了他的種族精神,并且打心底裡欣賞他們的一些優良品質。這樣的感情與欣賞六十年來從未變過,從未受到過哪怕一絲的損害。那張真誠的黑臉,無論在何時見到,對我來說,都是受歡迎的。”
盡管已經分開半個多世紀,但在精神上,丹尼爾大叔一直在馬克吐溫身邊,從未離開過。這種無形的影響,來自于丹尼爾大叔的忠誠、老實、有愛心、有才能、極富同情心、為人真誠的品格。
所以,這個形象也常出現在馬克吐溫的作品中,一會讓他乘坐木筏順着密西西比河漂流而下,一會兒又讓他坐在大氣球裡,飛躍撒哈拉大沙漠等等。
丹尼爾大叔不僅教他知識,而且教導他做人的道理。和丹尼爾大叔在一起,他學會了林中生活,知道了如何打獵,弄清了蛇、火雞、鹿、鷹的不同習性,還明白了各種花草的生長規律,懂得了各種他所不懂的自然知識。同時,他也了解到黑人的遭遇,雖然當時在漢尼巴爾他們的農莊根本沒見過人們虐待黑奴,但是在他心裡卻有了人人平等的意識。
有書上說:“和丹尼爾大叔在一起,他受到了美的熏陶,激發了他對文學的興趣,為他日後從事文學創作奠定了基礎。”
我個人覺得稍稍有點牽強。丹尼爾大叔在幼年的馬克吐溫心中更多的影響應該是品格上的,而不是文學上的。你說沒關系吧,确實也有關系,但這卻不是馬克吐溫寫作的直接原因。有的書好像把馬克吐溫未來在文學上的成就歸功于丹尼爾大叔的啟蒙。這一點,我們在他後來訪談節目中可以看到事實并非如此,丹尼爾大叔并未促使他決心想從事寫作這件事。他曾多次談到自己寫作是被生活所迫。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說的:
我們靠辛苦寫作謀生,其中一些人再怎麼努力也養活不了自己。在他們看來,冬天時去賣檸檬水都能讓自己的日子更好過些。我也那麼想,而且也那麼做了。畢竟,這總比餓着肚子寫作強。拿着鎬四處奔波尋找金銀礦的時候,我第一次萌生了當作家讨生活的念頭。我從沒想過自己會走上這條路,當汽船領航員和福音傳教士是我不變的兩個雄心勃勃的理想。前者實現了,後者則成了一生的遺憾,因為我實在給不了它必需的信仰。當那些有名的文學編輯稱贊我的小品文時,我開始相信自己有幽默文學的才華了。至于為什麼寫了那麼多,那是生活所迫。不然的話,我可能早就敗給了自己天生的怠惰了。
另一段話,
隻有在不得不拿起筆的時候它才管用。無論何時,一項強加在我頭上的任務帶來的隻有難以名狀的憤怒和怨恨。我感覺自己跳進了奴隸堆裡,我要反抗。從孩童時期起,我就身處那樣的境遇,總是被命令做一些非常不情願的事情。寫作給了我很多自由。但我仍然被迫走上這條路——賺錢養家糊口是我愈加迫切的需求。
看到了吧,所以有些書上說的并不可信。
我想丹尼爾大叔之所以能一直在馬克吐溫心中留有一席之地,那是因為唯有美好的品格才能曆久彌新,真正觸動人心的,絕不是那張黑色的臉,而是生命中品格的魅力。
在孩子的生命早期,能遇到一個像丹尼爾這樣擁有良好品格的老師,實在是一生之幸。在一個家庭中,影響孩子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跟孩子相處的其他人,孩子如果能從小接觸到這些優良的品格,這對孩子的成長将是極其有利的。而馬克吐溫自己也說:“我一直是個心地善良的人。”這跟童年時的丹尼爾大叔不無關系。
愛做發财夢的爸爸
馬克吐溫的父親在他12歲那年就去世了,所以他與父親交集時間較短。
即便這樣,父親的烙印卻在馬克吐溫身上揮之不去。
《鍍金時代》有一個塞勒斯上校,有一句台詞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這可值好幾百萬啊——幾百萬啊!不錯,不錯!”這是他一貫的語調。雖然這個人物的原型是他母親的堂兄弟,但是像極了他父親對他所買土地的期望。
在他大哥四五歲,大姐更小,而他還是個被抱在懷裡的嬰兒時,他父親一次性購買了十萬英畝左右的土地,全部土地的價格為四百元左右。在當時,一次付那麼多錢,已經非常不少了。父親認為擁有了這片土地,将非常保險地成為富人。
他曾欣慰地說:“不管今後我自己的遭遇怎樣,我的子孫們是保險的了。我不能親自看到我這些地皮成為銀子、金子,可是我的孩子們是能夠見到的。”
他幻想着這片土地能成為無價之寶。他這樣說道:“美國共有一千四百萬人口,其中一千一百萬人是最近四十年增加的,以後的增加速度還會更快。我的孩子們會親眼見到移民一直向着田納西州芬屈雷斯縣沖來,到那時,他們手裡擁有的這十萬英畝好地,會令他們變成巨富。”
買田四年後,一八三四年,金融大危機爆發了。這場危機使他的财産縮水至原來的四分之一,奪走了他備受尊敬和羨慕的芬屈雷斯縣最富有公民的稱号。注意前面,他父親和母親結婚的時候啥都沒有,這都是父親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沉默、嚴肅而又傲氣的父親不甘心成為衆人憐憫的對象,轉而召集全家人向“西部”,荒涼之地艱難跋涉。在密蘇裡州的佛羅裡達搭帳篷住了好幾年。
不久後,他遷移到了漢尼巴爾,從此以後,運氣轉好了一些,開始有了治安法官這樣的身份,并在賽羅格特法院做起了書記官,當時沒有任何人敢不理睬他發出的傳票。在漢尼巴爾的頭幾年裡,他幹得很好,可是噩運再一次捉弄了他。他為艾拉·斯托特做擔保人,可是艾拉故意鑽了新破産法的空子,溜走了——這樣做,他就可以舒舒服服地一直過到死去,可是這一下我爸爸卻被毀了,因此他窮了一輩子,直到他進入墳墓。
父親最後可值得期盼的就是那塊地,他說,過不了多久,這塊地皮就能讓大家發财,從此過上幸福的日子。他是抱着這個信念,安然死去的。但是這塊地皮,最終也沒能讓這個家庭富裕起來。至于為什麼沒有富起來,這裡就不做多餘的闡述。
盡管父親的發财夢破滅了,但這個夢卻一直延續到了小馬克吐溫的身上。
在采訪中他這樣說:
“我的發财夢從來就沒有停過。年輕時,我滿懷憧憬去了西部,期待在内華達發現儲量豐富的馬克吐溫金銀礦主礦脈。那時的我根本沒有想過當作家,滿腦子都是一夜暴富的念頭。然而,事與願違,一番努力徒勞無功,無奈之下我成了新聞記者。我讨厭這個職業,但又找不到能填飽肚子的工作。它滿足不了生活開銷,盡管我非常享受得到這份工作帶來的快樂。”
當記者問到:這麼說,您是個财迷啰?
他這樣回答:并非如此盡管缺乏錢财是萬惡之源。真正讓我着迷的是當一位成功企業家的興奮和滿足感。我想做父親做不到的事情。追逐财富的過程讓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美國人的可愛,仿佛這個國家的血液正流淌在我的血管中。我喜歡刺激的投機買賣,渴望為家人創造富足的生活,給他們一切。甚至在想到家庭之前就有了這種熱情。
後來,馬克吐溫跟父親一樣做了不少投資,但以失敗而告終。同樣,我們這裡就不分析他為什麼失敗的原因了。
從19世紀20年代安德魯·傑克遜的任期直到1861年南北戰争爆發,美國的經濟體系已經從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蛻變為工業化市場經濟。由發明和工藝革新而來的工程技術的廣泛應用成為國家繁榮的一個标志。
在這樣的情境下,許多虔誠的新教徒,把追求财富當作自己的職責,這一點在他父親身上顯得非常明顯,而這一點又繼承到了馬克吐溫的身上。
虔誠的母親
(字數已經三四千了,覺得有點長,想停下來)
其實,本來還應該講講他母親對他的影響。好吧,那我們就不細說,既然提到了,就稍微說一下。
馬克吐溫的言論中,我們能看到諸多決定論的影子。決定論起源于19世紀歐洲的生物和哲學,它反對前期浪漫思想主義和長期盛行的基督教神學中的自由意志。而他之所以傾向于決定論跟他的母親又是密不可分的。
他母親是一個虔誠的新教徒,接受的是加爾文主義思想——預定論,在她母親的熏陶下,他不自覺地接受了母親的觀點。後來,他廣泛深入地閱讀此類書籍,與聲名顯赫的理論家們通信,也都是源于此。
最後,再來簡單講講他母親吧,看看新教徒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母親是八十八歲去世的,應該來說相比父親,母親對他的影響更為深遠,但她四十歲的時候患上了不治之症,身體很虛弱。她體形瘦小,有着優美、突出而又可愛的個性,心地寬宏,寬宏到能夠裝得下每個人的痛苦和幸福。
别人隻對少數幾件事富有興趣,而她則會将這種興趣一直保持到死的那一天,并且是對整個世界,世界上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具有的。縱觀她的一生,她從來不會對事對人半信半疑,或是劃清界限,對部分事或人漠不關心。不論對什麼事或人都懷有熱烈而又永不熄滅的興趣,并且對自己來說,一刻也不能夠安靜。
她無論對人還是對動物的興趣都是熱烈、親熱而又善意的。她總是有原諒家人、愛家人的理由,哪怕她自己為此受到牽連,她也不會在乎。
這個故事記載在他的自傳裡:
有一天,我在我們村子裡,看到一個邪惡的科西嘉人,這個人是我們鎮上誰都害怕的,隻見他追趕着他家的大姑娘,很快地便把一些小心謹慎的男公民抛在了身後,他的手裡還拿着一根粗繩子,據說是用來捆那個姑娘的。我媽媽将大門開得大大的,來迎接那個姑娘,接着不僅沒有在她身後把門關起來上鎖,而是站在門口,張開兩手,阻擋着要過來的人。那個男人咒啊、罵啊,用他手中的那根繩子吓唬她。可她絲毫也沒有退縮,也絲毫沒有害怕。她隻是站在那裡對他進行咒罵、侮辱和嘲弄,在街中央根本聽不到她說話的聲音,但是,對于這個男人的良心,對于他那沉睡中的男子漢的人性來說,她的聲音卻是振聾發聩的。于是,他便請求她的原諒,并把繩子給了她,對天發誓說她在他所見過的女人當中是最勇敢的,說完便揚長而去,從此再沒有給她找什麼麻煩。從此以後,他們兩人成了好朋友,因為媽媽身上有他一直在找的東西——對他并不懼怕。
這就是她的媽媽,一個有着虔誠信仰的媽媽,弱小的身軀,藏着大大的能量。媽媽的虔誠對于馬克吐溫來說,不得不說影響深遠。
一個人透過他的家庭能看到這個人更深層的東西,也能夠通過童年時期發生的一些事,理解他現在的一些行為、思想。借着了解他身邊的人,他的形象從骨架到血肉就慢慢豐滿起來了。
正是因為身邊有這樣的人,漸漸的就有了後來的馬克吐溫,幽默而富有才華。在他去世将近一個世紀後,馬克吐溫仍然位居最有生命力和最受歡迎的美國作家之列。而他的153條言論被收錄在了《耶魯名錄》,比卡爾·馬克思多了整整150條,被譽為美國的塞萬提斯、荷馬、托爾斯泰、莎士比亞和拉伯雷。
也許,馬克吐溫的名字有一天會被忘記,但思想的光芒卻依然熠熠生輝。一個家庭是培育參天大樹的土壤,我們能給的就是盡量讓這片土壤變得更加肥沃。
1910年初,他最後一次去了他特别喜歡的度假勝地百慕大群島療養;1910年4月21日,在家中與世長辭。
歡迎關注“暖遇親子關系社區”
專注于研究25歲前家庭教育、親子關系對人一生的影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