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7個月大的壯壯突然病倒了,發高燒、流鼻涕、咳嗽、嘔吐一塊降臨到壯壯身上,醫生說是感冒,吃藥2天後,剛剛見好轉,卻又拉起肚子來,一天就拉了十幾次稀水樣便!原本活潑的壯壯往日的笑容不見了,爸媽又着急又心疼,再次到醫院就診,原來壯壯得的是"秋季腹瀉"!随着秋意越來越濃,天氣的變化越來越大,各種疾病的發生也越來越頻繁,而此時也進入到秋季腹瀉的發期。
先來認識秋季腹瀉:腹瀉是兒科醫生們常常挂在嘴邊的“腹瀉、肺炎、佝偻病、貧血”“小兒四病”之一。而秋季腹瀉是指病毒引起的嬰幼兒腹瀉,多在每年9月至次年1月流行,因此得名“秋季腹瀉”,是寶寶夏末秋初最容易感染的疾病之一。“秋季腹瀉”的大名叫作“輪狀病毒腸炎”,輪狀病毒引起的“秋季腹瀉”是秋季的主力軍。因為輪狀病毒特别喜歡在氣溫20℃左右時繁殖;又特别喜歡攻擊6個月~3歲的小寶寶。所以天氣逐漸轉涼時稍不注意,寶寶拉起肚子來往往讓缺乏經驗的“新媽媽”們措手不及又心疼不已。
腹瀉對寶寶健康有什麼影響?秋季腹瀉起初會持續感冒的症狀,比如流鼻涕、咳嗽、發燒等,大便常呈蛋花湯樣便,渣少水多,有淡酸臭味。腹瀉早期常有嘔吐症狀,而後出現水樣瀉,高峰時期可達10~20餘次/天,容易出現脫水及電解質紊亂,嚴重時會危及生命。衆所周知,孩子的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沒有發育成熟,對食物和環境的适應能力比較差,但是,此時正是孩子生長發育的最快速的階段對營養素的吸收,高于其他年齡段,這時孩子如果發生腹瀉,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緻營養不良及營養缺乏性疾病,從而影響生長發育,嚴重還會危及到生命。在臨床上,相當一部分體弱多病的孩子,都是源于嬰兒期沒有及時的治愈腹瀉導緻。
如何預防秋季腹瀉的發生?輪狀病毒主要是經糞口傳播,也可以通過呼吸道感染緻病,感染後1到3天,就有大量的病毒從大便中排出,持續時間最長可達到六天!被這種糞便污染的食物,也會引起傳染感染者咳嗽的時候,病毒可以以氣溶膠形式存在于空氣中,在集體環境中極容易形成流行,所以媽媽一定要注意清潔衛生,護理寶寶的時候,一定要勤洗手,同時要少到人多的場所,遠離發生秋季腹瀉的孩子,防止自家寶寶被感染。其次,要保證家裡的空氣清新,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天氣轉冷,怕孩子受涼而大門不出,并且緊閉門窗,一定要保持房間内的良好的空氣流動,這樣能夠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當寶寶不小心感染輪狀病毒之後,家長一定要注意及時的補水,因為感染後會出現頻繁腹瀉、嘔吐,這樣會使得體液迅速丢失,如果不及時補液,很容易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其次,由于腹瀉本身就會導緻菌群失衡和乳糖酶丢失,這時候需要及時補充益生菌,讓有益菌在腸道定值,恢複腸道正常的菌群平衡,避免有害菌趁機占主導地位從而加重腹瀉,益生菌補充根據腹瀉程度一天服用3~4次。最好同時服用乳糖酶,無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腹瀉,小腸黏膜上的乳糖酶都會部分丢失,使得奶(母乳、配方奶或者純牛奶)裡的乳糖不能被正常消化吸收,繼發性乳糖不耐受性腹瀉。需要注意的是:腹瀉導緻腸道黏膜受損,除了補充益生菌和乳糖酶,還可以給予修複腸粘膜的營養素,比如鋅,不僅幫助寶寶改善食欲,還可以幫助消化道黏膜的修複。具體用量為小于六個月的寶寶,每日補充鋅10mg,而大于六個月的寶寶則每日補充鋅20mg,在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補充的時間長短,就是一定要補充10-14天,而不是拉肚子就吃,不拉肚子就不吃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