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民 鄧中甲 肖相如頻道
導讀:今天學習6個清熱涼血的藥對。
01
生地黃 赤芍
此為涼血止血,養陰散瘀的常用配伍。
生地黃入心、肝、腎,苦寒質潤而滑利,清熱涼血止血,養陰生津,活血化瘀;赤芍苦,微寒,性散而洩,入肝經血分,善瀉肝降火,清血分實熱而涼血止血,又能散瘀血留滞而通脈止痛。
故《神農本草經疏》雲:“木芍藥色赤,赤者主破散,主通利,專入肝家血分,故主邪氣腹痛。其主除血痹、破堅積者,血瘀則發寒熱,行血則寒熱自止。血痹疝瘕,皆血凝滞而成,破凝滞之血,則痹和而疝瘕自消。涼肝故通順血脈。肝主血,入肝行血,故散惡血,逐賊血。”
《本經逢原》雲:“赤芍性專下氣,其主寒熱疝瘕者,善行血中之滞也,故有瘀血留著作痛者宜之。”
生地黃和赤芍都能入肝,清熱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生地黃清熱涼血力強,還能養陰生津,故既能清血分實熱,又能清虛熱,赤芍能清血分實熱,以活血散瘀見長。
二藥配伍,優勢互補,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力明顯加強。
且活血涼血之中能養陰生津顧護營陰,使活血而不耗血動血;清熱涼血同時又可兼顧熱傷陰津之病機,使邪熱清而瘀無所成,瘀血去而熱無所附;又止血而不留瘀,共奏涼血止血,養陰散瘀之功。
常用治溫熱病熱入營血,發熱舌绛,身發斑疹,吐衄尿血,婦人血熱崩漏者,可配伍水牛角、丹皮加強涼血活血之力,如《備急千金要方》犀角地黃湯。
二藥相配,均入肝經血分,長于清肝涼肝,且生地黃滋腎水以濟肝木,二藥均能清瀉肝火以護腎精,肝腎同治,故常用于肝經實熱或肝經瘀熱證。
如肝經熱盛之黃疸,滿身面目皆黃,狀如金色;或面赤身熱,眼閉不開,大便不通,小便如栀子汁,滿身生瘡,可配伍當歸等同用,如《證治準繩·幼科》地黃飲子。
近代用涼血活血法治療瘀膽型肝炎取得較好療效,以赤芍、生地黃配伍茵陳、虎杖、丹參等有較好的退黃作用。
此外,二藥均能清肝明目,《開寶本草》謂生地黃能“利耳目”,《神農本草經疏》曰:“(赤芍)酸寒能涼肝,故治目赤”,故還常配伍用于治療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流淚羞明,結眵黏稠等。
如《世醫得效方》地黃散以生地黃、赤芍配伍當歸、甘草治療“混睛外障,因毒風積熱,白睛先赤而後癢痛,迎風有淚,閉澀難開”。
此外,可配伍玄參、黃芩、菊花、青葙子、刺蒺藜加強清肝明目之功,如治療“眼目有黑花,茫茫如蠅翅者”,如《銀海精微》黑參湯。
02
生地黃 黃芩
生地黃和黃芩是清熱涼血止血的常用配伍。
生地黃甘寒質潤,補養陰血,清熱涼血止血;黃芩味苦性寒,清熱燥濕,涼血止血。
二藥合用,甘苦并用,燥潤相濟,清熱涼血止血中又養陰血,黃芩之苦燥受生地黃之甘潤所制而不傷津,相互為用,清熱涼血止血之功著,善于治療血熱妄行之出血證。
或有裡熱,但純用苦寒直折恐苦燥傷陰,純用甘寒生津以清熱又恐留邪之時,亦常取二藥燥潤合用,使苦燥清熱而不傷陰,甘寒養陰而不留邪。
如張元素之九味羌活湯治療外感風寒濕邪,内有蘊熱證之惡寒發熱,肌表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配伍生地黃、黃芩既清熱燥濕,又生津止渴,生地以其柔潤之體制黃芩之燥,使熱去津複而汗源充足,并制約諸解表藥之辛溫燥烈。
生地黃和黃芩還可養肝清肝而調肝,可用于治療肝血不足,肝火妄動,或陰虛肝郁化火諸證。
肝體陰而用陽,内寄相火,肝之陰血不足,陰不制陽,易緻肝火妄動。
張錫純曰:“(黃芩)善入肝膽清熱”,明确指出黃芩善清肝瀉火。生地黃入肝腎,養血補肝體。生地黃和黃芩均能清肝熱,肝為藏血之髒,清肝有助于涼血,涼血有助于清肝。
二藥相伍,氣血并調,養肝清肝并進,使肝血足而肝熱清,肝火不再妄動,陰能涵陽,有利于肝之疏洩和藏血之職的恢複,肝能藏血而出血易止。
故可用于陰血虧虛,或肝熱而影響到肝藏血功能,肝不藏血而導緻或加重的各種出血,如《金匮要略》黃土湯治療虛寒便血,雖陽虛為本,但出血日久,肝血易虧,肝陽易旺而生熱,肝熱則血亦不能藏,使出血纏綿難愈,而生地黃、黃芩在此方中除了制約白術、附子溫燥以防動血之弊外,還可養肝清肝而調肝,複其藏血之職,出血易止。
正如《張氏醫通》所說:“其妙尤在黃芩佐地黃分解血室之标熱。”
在溫陽攝血之中配伍生地黃、黃芩二藥,給後人啟迪頗多,示人以治療虛寒證時不可忽視局部可能存在之虛熱病機,治療虛性出血時既要重視複脾統血之職,又不可忽視複肝藏血之職。
肝藏血而主疏洩,與女子月經、胎産的生理功能關系密切,若血虛血熱或肝火亢盛等,均可影響肝的生理功能,導緻肝不藏血,疏洩失常,而出現月經不調、胎産諸疾。
朱丹溪提出了“血不妄行,乃能養胎”,消除了世人“俗以黃芩為寒而不敢用”的認識局限,使黃芩安胎之功得以廣泛運用,合生地黃能養肝清肝調肝,調經安胎,可用于治療血熱或肝熱之月經不調,胎動不安。
不僅用于表現為出血多之崩漏、月經先期、胎漏,還可治閉經、痛經、不孕等。
常配伍當歸、川芎、芍藥等加強調經安胎之功,如治療“室女月水不利,少腹刺痛”之《聖濟總錄》當歸散;治療“室女經閉,咳嗽發熱”之《回春》牡丹皮湯;治療“婦人經脈不調,赤白帶下,久無子者”之《攝生衆妙方》當歸澤蘭丸。
生地黃和黃芩配伍可養血活血,清熱涼血,還可用于治療虛勞幹血。幹血病機往往血虛血瘀又有郁熱,因“留瘀之處,必有伏陽”。
生地黃能養血活血針對血虛血瘀病機,黃芩和生地黃合用清熱涼血力強可消郁熱。
此時生地黃用量宜遠大于黃芩,因幹血病機以血虛血瘀為主,黃芩無養血活血之功,量大苦燥易傷陰津,故黃芩用量宜小。治幹血生地黃和黃芩用量比例可參考5:1,如大黃䗪蟲丸用幹地黃10兩,黃芩2兩。
生地黃和黃芩發揮清熱涼血或養肝清肝調肝功效時,本研究中大多方劑的用量比例為1:1,可參考該比例,此外,根據病位和病情的需要可調整二者用量比例。
03
生地黃 黃連
生地黃與黃連滋下清上,是治療消渴的常用配伍結構。
二藥即為《外台秘要》引《肘後備急方》黃連丸的組成,原方用于治療消渴。
“陰虛為本,燥熱為标”為消渴病的基本病機,并貫穿于消渴病發生發展的整個病程。
腎為先天之本,藏五液,而寓元陰。若素體陰虛,或因勞欲過度,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等因素,導緻腎陰虧損。
陰虛無力制陽,則陽氣躁動而生内熱,上燔肺金則煩渴多飲,中灼脾胃則胃熱消谷而多食,故陰虛是本病發生之根本。
臨床上多數消渴病人有口渴多飲,五心煩熱,失眠多夢,潮汗耳鳴,舌紅少津、少苔或無苔,脈細數等不同程度的陰虛見證。
治宜滋陰清熱,生地黃甘寒質潤,入腎經滋腎陰,并能入心經清心涼血;黃連苦寒降洩性燥,入心、胃經瀉心、胃之火,清熱解毒。
二藥相配,潤燥相宜,不燥不膩,生地黃甘寒養陰而不膩滞,黃連苦寒瀉火而不傷陰,生地黃滋培下焦之陰,黃連清解膈上之熱,複水火既濟之用,滋補腎陰以治本,清上焦燥熱以治标,共奏滋下清上、清熱降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其滋下清上,與消渴“陰虛為本,燥熱為标”病機甚為相合,故為消渴所常用。
可配伍天花粉、藕汁同用,如治療肺熱津傷,煩渴多飲之《丹溪心法》消渴方。
如用治胃熱津傷氣虛,可加養胃陰益胃氣之品如石斛、人參、白術等,如《證治寶鑒》黃連白術飲。
二藥均性寒入心經,清心涼血瀉火力強,且生地黃入腎經滋腎,腎水上濟于心,亦有助于清心,合用清心瀉火,養陰生津,亦常用于心火亢盛、胃火熾盛諸證。
用治心中有熱,擾神津傷,心煩口幹等,可配合麥冬同用,如《普濟本事方》千金地黃丸;
治療心火亢盛,陰血不足證,可配伍朱砂、當歸等同用,如《内外傷辨惑論》朱砂安神丸;
治療溫病熱傷營陰,熱勢不減,神昏谵語,夜寐不安,可配伍阿膠、白芍、雞子黃、黃芩同用,如《重訂通俗傷寒論》黃連阿膠湯;
心經熱盛之口瘡糜爛,洩瀉,吐舌,面紅煩渴,尿赤澀,可配伍木通等,如《醫宗金鑒》瀉心導赤散;
治療胃火牙痛,可配伍丹皮、當歸、升麻,如《脾胃論》清胃散。
04
生地黃 石膏
二藥為清氣涼血,養陰生津之常用配伍。
石膏味辛性寒,質重氣清,清中能透,外解肌熱,内瀉胃火,長于瀉氣分實熱;生地黃甘寒微苦,質潤性寒,既能清熱涼血又能養陰生津。
二藥配對,其性皆寒,石膏偏于清氣,生地黃偏于涼血,氣血兩清,從而達到清氣分、血分之熱以保陰液之功,共奏清氣涼血,養陰生津之功。
用治溫病氣血兩燔,高熱口渴發斑;熱在氣分而津傷,證見身熱、煩渴、脈浮滑大數;肺胃火熱所緻的吐血、衄血、斑疹、牙痛、咽痛等。
若治療血分有熱發斑者,可配伍當歸、赤芍、黃連等同用,如《壽世保元》當歸散。
治療肺熱之鼻淵,可配伍麥冬、知母、栀子、黃芩、蒼耳子、丹皮、川芎同用,如《醫門補要》清肺飲。
治療陽明實火,牙痛,口瘡,可配伍黃連、連翹、丹皮、升麻同用,如《喉症指南》清胃散。
治療陰虛胃熱,若腎陰不足較重,以熟地黃易生地黃與石膏配伍,則變為滋陰清胃的常用配伍。
石膏辛甘大寒,入足陽明胃經,擅清洩胃熱;熟地黃味甘性溫,入少陰腎經既能滋補腎陰之虧損,又能生精充髓壯骨。
二藥相配,攻補兼施,清火與滋水并用,瀉胃與滋腎并行,實火得平,虛火得降,瀉火正為保陰,滋陰無礙除火,相得益彰,共奏滋陰瀉火之功。
用于陰虧火旺的頭痛、牙痛、口渴等,可标本兼顧。如《景嶽全書》玉女煎即以二藥加知母、麥冬、牛膝而成,治療少陰不足,陽明有餘之證。
05
生地黃 玄參
此為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常用配伍。二藥均甘寒微苦,均能養陰生津、清熱涼血,生地黃長于涼血止血,玄參長于瀉火解毒。二藥相須為用,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力倍增。
二藥同入血分,常相須用于溫病熱入營分,身熱夜甚,時有谵語,煩渴,舌绛脈數者;或熱入血分之狂亂谵語,斑疹顯露,或吐血,衄血,舌绛苔少者。
二者養陰生津力也較強,還常用于熱病傷陰,心煩口渴,腸燥便秘者;或陰虧火旺的咽幹心煩,手足煩熱,舌紅,脈細數等。
故《得配本草》曰:“(生地黃)得玄參,定精意。”
《辨證錄》牙仙丹即是以該二藥治療諸火牙痛,該方方論曰:“玄參尤能瀉浮遊之火,生地黃亦能止無根之焰,二味瀉中有補,故虛實鹹宜,實治法之巧而得其要者也。”
治療溫病熱入營分,常配伍麥冬、丹皮、銀花、連翹等以清營透熱,涼血養陰,如《溫病條辨》清營湯;
若熱毒熾盛,氣血兩燔,可配伍石膏、知母以氣血兩清,如《溫病條辨》化斑湯;
若陰虛火旺,肺陰受灼,咽燥咳喘,潮熱,咯血者,可配伍麥冬、百合、貝母等同用以養陰清肺,止咳化痰,如《慎齋遺書》百合固金湯。
若熱病傷陰,津傷便秘,常配伍麥冬同用,如《溫病條辨》增液湯。
增液湯不僅用治陰傷津虧便秘,還常同用于熱傷陰津諸證,因生地黃、玄參、麥冬均甘寒質潤,清熱養陰,生津潤燥,能針對溫病熱邪易傷津液之病機特點,為溫病所常用,如《溫病條辨》清燥湯、冬地三黃湯、清營湯均同用三藥配伍組方。
增液湯養陰生津力強,又是各種陰虛津虧證的基礎方,亦常于陰血不足證,如《校注婦人良方》天王補心丹在增液湯藥物組成的基礎上再加茯苓、遠志、酸棗仁、五味子、人參等治療陰虛血少之神志不安。
此外,生地黃能養肝清肝而明目,玄參能清熱涼血、瀉火解毒,可用治肝經熱盛之目赤腫痛,亦能養陰而明目,故《神農本草經》曰:“(玄參)補腎氣,令人目明。”
二者都能養陰清熱而明目,故亦常相須為用于目疾。
若眼目有黑花,茫茫如蠅翅者,可配伍黃芩、赤芍、菊花、青葙子、刺蒺藜,如《銀海精微》黑參湯。
若肝火太盛,腎水虧乏,耗散真陰,瞳神漸漸縮小,可配伍寒水石、菟絲子、石決明、車前子、麥冬、川芎、栀子、知母等,如《眼科臨症筆記》益光散。
06
生地黃 木通
二藥為清心利水的常用配伍。
生地黃甘苦而寒,入心清熱涼血,入腎養陰生津,腎陰充足則心火得降;木通味苦性寒,其性通利,上能清心降火,下能清利小腸,利尿通淋。
生地黃得木通之清利,利水使熱邪有出路,清降心火之力更勝;木通得生地黃,則利水而不傷陰,生地黃清心有利于木通清小腸之熱,心與小腸相表裡也,故《得配本草》謂生地黃:“使通草,導小腸郁熱。”
二藥相配,清心與養陰兼顧,利水與導熱并行,利尿而不傷陰,養陰而不戀邪,共奏清心養陰,利水通淋之功。
常用于治療心經熱甚,心胸煩熱,口渴面赤,口舌生瘡;或心熱移于小腸之小便短澀刺痛,甚至尿血。
故王好古曰:“生地黃入手少陰,又為手太陽之劑,故錢仲陽瀉丙火與木通同用以導赤也。諸經之血熱,與他藥相随,亦能治之。溺血、便血皆同。”
可配伍竹葉、甘草同用,如《小兒藥證直訣》導赤散。
用于血淋,常配伍小薊、蒲黃、藕節、栀子、當歸、竹葉、滑石等同用,如小薊飲子。
心熱口苦,可配伍大黃、黃芩、黃連同用,如《證治彙補》黃連瀉心湯。
若心經積熱,目眦赤澀,可配伍黃連、炒栀仁、歸尾、菊花同用,如《審視瑤函》洗心湯。
注: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本文選摘自《至陰之品-地黃說》,李衛民、鄧中甲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10.8。本公衆号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轉載請注明出處。
封面圖來源于攝圖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