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天天去,有人懷疑過電子秤的貓膩嗎?
一個蘋果不同的電子秤能稱出來各種重量,想讓它多重就有多重,缺斤少兩不在話下。
但是,現在電子秤不缺斤少兩也能讓你多花不少錢!
這是怎麼回事呢?快跟着小編去一探究竟吧!
電子秤上的貓膩
以前去菜市場買菜,很多人可能會擔心秤不準,現在去買菜,大家要開始擔心小商販的新伎倆了。
多加一個零
每次買菜,大家可能沒有留心商販在電子秤上輸入什麼。覺得看到數字是對了就行了,那你可就掉進了他們的圈套了。
一般在電子秤輸入欄裡有4位可以輸入,往往商販們輸入的都是整數。
如果你買10塊/斤的魚,他就會輸入是“20”,電子秤也會自動顯示出整數的價格“10”元。
即使真正的價格是9.1元,那條魚顯示出的價格也會是“10”元,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你就多付了0.9元。
這個“四舍五入”就是少按了一個“0”的結果。
如果你把單價裡多加一個零,結果就大不一樣了!
如果單價欄裡輸入了“20.0”,價格欄裡就會顯示出小數點後的1位。所以那條魚就變成了“9.1”元。
如果單價欄裡輸入了“20.00”,價格欄裡就會顯示出小數點後的2位。那條魚可能就變成了“9.01”元。
别看就是一個“0”的事,别看就是多付一元錢的事,積少成多,可能你買個菜就多花了一倍的錢。所以,記得在買菜的時候多說一句“多加一個零”哦~
小數點左移占便宜
除了少加一個零,會讓讓你多付錢,商販把單價的小數點往左多移一位也能占到便宜。
小數點别看小,作用可很大,尤其是在買東西的時候,少一點多一點心理上就不一樣。
比如在菜市場買菜的時候,你買每500克21.8元的闆栗,1公斤就是43.6元,但是商販往電子秤上輸入的單價卻是4.36元/kg。
水果店裡19.6元/kg的聖女果,電子秤上輸入的卻是1.96元/kg。
為什麼商販要這麼做呢?通過一組實驗,我們就能明白了。買716克的蘋果,假設單價是10元錢,那蘋果就是7.16元。
如果我們把單價設置隻顯示一位,那麼累計值就是0.01元。這意味着,同樣重量的蘋果,消費者要給商販多付2.84元。
我們随機将重量設置為0.986kg、1.026kg、1.016kg再次進行實驗。
實驗結果顯示,小數點移動過的單價和實際單價出來的商品總價有很大的出入,單價越貴的商品,移動小數點縮小單價後,商家占的便宜就越大。
菜販子的伎倆
菜市場不大,“坑”卻很多。除了被電子秤占到便宜,菜販子賣的一些菜也有問題。
去皮玉米
許多小販為了讓玉米看起來更好看,更加吸引人,都會把玉米皮剝掉,堆在一起售賣。
金黃色的玉米噴上水,在一絲絲陽光下顯得鮮嫩欲滴。但是這都是他們的小伎倆,可别上當了。
事實上,這種玉米很難一天就賣完,剩下的玉米堆積起來,時間長了就不新鮮了,但是從外表又很難分辨出來,其實它已經放了好幾天了,等買回家吃一口才開始後悔。
所以建議大家不要為了方便買去皮的玉米,帶有玉米皮的玉米更容易分辨,會更加新鮮。
長黑斑的花菜
長了黑斑的花菜就已經變質了,而且黑斑的蔓延速度很快,如果不把它趕緊切除,黑斑會很快布滿花菜,所以小販會不時切除花菜的一些部分。
所以,在購買花菜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挑到被切過的和已經長了一點黑斑的花菜。
葉片有水的蔬菜
很多人去買菜都會發現蔬菜葉片上沾有水,看起來非常新鮮,但是等我們買回家就發現,其實菜葉子已經焉了。
因為一些黑心攤販會把昨天沒賣完的蔬菜囤到第二天來賣,噴上一些水或保鮮劑,就會看起來非常新鮮,所以菜葉子有水的蔬菜不一定是新鮮的。如果是有露水的話,那也是圓形的,十分好分辨。
擺在前面的菜
一般商販會把放的時間越久的菜擺在最前面,因為要将不新鮮的菜快點賣出去。
而顧客買菜一般都會選擇自己夠得着的菜,利用了顧客的這個心理,商販就會将前一天的剩菜,或者相對不那麼新鮮的菜放到離顧客最近的地方。
所以在買菜的時候,不要覺得前面新鮮就買擺在最前面的,這樣你就中了圈套了。
買菜是一種生活
看秤也是一種學問
可别上當了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