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河蜿蜒,燕山聳立,
靈動的山水之間孕育了一座
超級工程——
國家電網河北豐甯抽水蓄能電站
(以下簡稱豐甯電站)。
▲豐甯電站上下水庫全貌。圖片來源:國網新源集團
高低落差400多米,
上下兩座水庫庫容
均超過4800萬立方米,
12台機組,
總裝機容量360萬千瓦,
豐甯電站創造了
裝機容量、
儲能能力、
地下廠房規模、
地下洞室群規模
四項世界第一。
從開工之日起,
經過3173天建設,
2021年12月30日,
這座山水間的超級工程
首批兩台機組投運。
目前,
豐甯電站地下廠房内,
安裝、調試、運行……
12台機組、多個工作面
還在同時進行。
▲豐甯電站地下廠房多工作面同時作業。圖片來源:國網新源集團
巍巍峰谷間能量萬千。
依山就勢築起大壩,
以水為介,
在機組的轟鳴聲中,
電能、動能、勢能互相轉化,
盡在掌握之中。
01
蓄能山水間
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
必須保持用電量和發電量的
動态平衡。
目前正在大力發展的
風能、太陽能,
屬于靠風吹日曬,
發電要“看天吃飯”。
風能、太陽能的發電情況
與我們的用電習慣
在時間上也大不相同。
抽水蓄能電站利用其
巨大的庫容和裝機
調和這種不平衡。
▲豐甯電站上水庫。圖片來源:國網新源集團
發電用不完,
抽水蓄能。
發電不夠用,
放水發電。
一抽一放,
熨平了風光的波動,
保障了大電網安全,
提升了全系統性能,
促進了新能源消納。
▲豐甯電站與送出線路工程。圖片來源:國網新源集團
南靠京津冀負荷中心,
北鄰張家口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豐甯電站的位置得天獨厚。
電站的投運
可以促進北京、張家口
清潔能源的消納,
也為京津冀協同發展
提供綠色動力。
▲張北風電場。鄒明 攝
電站首批機組投運恰逢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會期。
兩台機組有力保障了
冬奧場館100%綠電供應。
▲2022北京冬奧會在奧運曆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100%綠色電能供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豐甯電站直接接入
新能源近區,
可以從源頭上降低
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
這不但開創了抽水蓄能
發展史上的先河,
也為破解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
提供了寶貴的“中國方案”。
在新能源大規模發展以前,
抽水蓄能在電力系統中
主要發揮調峰填谷、
配合火電、核電
提高運行經濟性等作用。
▲國家電網遼甯蒲石河抽水蓄能電站。圖片來源:國網新源集團
随着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步伐,
風電、光伏發電快速發展,
抽水蓄能憑借技術經濟優勢,
功能也随之不斷拓展。
除了調峰填谷,
抽水蓄能電站還有
調頻、調相、儲能、
系統備用、黑啟動等功能,
在緊急事故支撐、
系統平衡調節
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抽水蓄能是目前
技術最成熟、
經濟性最優、
最具大規模開發條件
的儲能方式,
也是清潔低碳的靈活調節電源。
02
高山出平湖
群山之間,
如何建造一座超級工程?
首先看選址。
20世紀90年代,
在進行華北地區抽水蓄能
電站規劃選點時,
設計人員在崇山峻嶺中
發現了這塊寶地——
四周衆峰環抱,
俨然一個天然大庫盆;
上下庫之間距高比适中,
地形地質條件得天獨厚,
适合開發抽水蓄能!
抽水蓄能電站主要包括
上水庫、下水庫、輸水系統、
廠房系統、專用建築物幾部分。
與常規水電站相比,
除了有兩個水庫,
抽水蓄能電站的水頭較高,
水庫水位升降頻繁、
對防滲要求高。
在建設世界最大規模的
抽水蓄能電站地下廠房、
地下洞室群過程中,
豐甯電站建設者
首次系統性攻克
複雜地質條件下
超大型地下洞室群建造關鍵技術。
這對後續抽水蓄能建設
有着示範意義。
▲豐甯電站地下廠房施工現場。圖片來源:國網新源集團
回望中國抽水蓄能發展史,
從1968年河北崗南水庫安裝了
一台裝機容量1.1萬千瓦的
進口抽水蓄能機組,
開啟了中國抽水蓄能的先河,
到今天自主設計、建設
世界裝機規模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
中國電力人在50多年裡
經過不斷學習和探索,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抽水蓄能機組關鍵技術和成套設備
實現從無到有、
由弱到強的根本性跨越。
我國以工程為依托,
不斷攻克機組及控制設備關鍵技術,
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
研制出大型抽水蓄能機組及成套設備。
▲國家電網遼甯清原抽水蓄能電站鋼闆數控化切割。圖片來源:國網新源集團
國家電網安徽響水澗抽水蓄能電站
是我國第一座機組設備完全自主化
的抽水蓄能電站,
标志着我國掌握了
抽水蓄能機組設備研制的核心技術。
▲國家電網安徽響水澗抽水蓄能電站。圖片來源:國網新源集團
國家電網浙江仙居抽水蓄能電站
是我國自主研發、自主制造、
自主安裝、自主調試
的抽水蓄能電站。
我國抽水蓄能機組研發制造取得突破,
實現了40萬千瓦級
抽水蓄能機組關鍵技術自主化。
▲國家電網浙江仙居抽水蓄能電站。圖片來源:國網新源集團
南方電網廣東陽江抽水蓄能電站
機組單機容量40萬千瓦,
是國内已投運單機容量最大
的抽水蓄能電站。
▲南方電網廣東陽江抽水蓄能電站。圖片來源:南網50Hz
國家電網吉林敦化抽水蓄能電站
在國内首次實現700米級
超高水頭、高轉速、大容量
抽水蓄能機組的完全
自主研發、設計和制造。
電站500千伏交聯聚乙烯高壓電纜
單根長度超過1500米,
中間沒有一個接頭,
在國内沒有先例可供借鑒。
▲國家電網吉林敦化抽水蓄能電站。田鵬 攝
國家電網黑龍江荒溝抽水蓄能電站
是目前國内緯度最高的在運抽水蓄能電站,
為嚴寒地區建設
大型抽水蓄能電站積累了經驗。
電站機組應用了
“分數極路比”繞組技術,
發電電動機設計了
繞組對稱四支路結構,
進一步優化機組定子線棒布局。
▲國家電網黑龍江荒溝抽水蓄能電站。何平 攝
在抽水蓄能電站施工中,
鑽爆、反井鑽、爬罐法開挖工法外,
目前,越來越多的電站開始使用以
多類型硬岩隧道全斷面掘進機
(TBM)
為代表的機械化設備施工。
▲世界首台大直徑超小轉彎半徑TBM在國家電網河北撫甯抽水蓄能電站投用。圖片來源:國網新源集團
作為全球最大的抽水蓄能
專業化建設、運營、管理企業,
國網新源集團有限公司在國内率先将
TBM施工方法引入抽水蓄能電站建設,
并提出了适合TBM施工的
抽水蓄能電站平洞、
斜井等建築物設計理念,
統一了不同電站功能相近隧洞的
開挖斷面型式和尺寸。
▲全球首台緊湊型超小轉彎半徑TBM“文登号”。 李富春 攝
▲處于始發狀态的“文登号”。圖片來源:國網新源集團
03
造福一方百姓
抽水蓄能電站是
電力系統不可或缺的
組成部分。
而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的意義
又不止于電力系統。
▲國家電網浙江桐柏抽水蓄能電站上下庫全景。褚銀銀 攝
以豐甯電站建設為例,
截至2021年年底,
電站累計使用
鋼筋13.6萬噸、
鋼闆4.3萬噸、
承德本地水泥近80萬噸,
拉動地方GDP增長超過
422億元;
電站建設高峰期作業人員達
4000人,
每年拉動當地消費至少
3000萬元。
電站附近村莊生活配套設施
逐漸完善,
村民就醫、上學、出行等
得到極大改善。
▲豐甯電站與當地政府合建的豐甯滿族自治縣醫院永利院區。圖片來源:國網新源集團
在生态環境方面,
灤河上遊生态脆弱,
水土流失嚴重,
豐甯電站下水庫庫尾
設置攔沙壩及洩洪排沙設施,
将庫區分成攔沙庫和
蓄能專用下水庫兩部分,
通過“蓄清排渾”方式
解決泥沙問題。
同時,電站參與灤河水環境治理,
建設了水質監測站,
定期向環保部門提供
水質監測數據,
助力灤河治理。
▲豐甯電站蓄能專用下水庫和攔沙庫泾渭分明。圖片來源:國網新源集團
電站建設還增加工程區内
濕地面積800餘畝,
有效改善了當地生态。
這些年,庫區常常能看到
黑鹳、白天鵝等珍稀鳥類。
▲國家電網江西洪屏抽水蓄能電站。圖片來源:國網新源集團
從黑龍江到海南、
從新疆到浙江,
40餘座抽水蓄能電站
風景各異,姿色萬千。
▲國家電網浙江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美如畫。張佳彬 攝
▲冬季的國家電網新疆阜康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現場英姿勃發。圖片來源:國網新源集團
截至2021年年底,
我國抽水蓄能電站核準在建
總裝機規模為6153萬千瓦,
在運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規模
為3639萬千瓦,
均居世界首位。
随着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推進,
抽水蓄能發展速度加快。
“十四五”期間,我國
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數量
将超過200個。
▲國家電網山東沂蒙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進出水口綻放出水花。圖片來源:國網新源集團
落筆在高山之巅,
書寫于萬裡山河,
中國的抽水蓄能事業
正在蓬勃發展。
更清潔的能源供給,
更安全的電力供應,
更幸福美好的未來,
自主創新、不斷超越的
中國抽水蓄能技術
将為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
中國力量、
中國智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