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經常會遇到寶爸寶媽們的咨詢:
大夫,孩子晚上睡眠不好,汗多,容易驚醒,四肢偶爾還會出現不自覺的抖動,這是什麼情況?是孩子在做噩夢麼?
大夫,孩子都一歲多了,牙齒還沒長出來,這是什麼情況?孩子要是沒有牙齒,長大了可怎麼辦啊?難道天天喝奶喝果汁?喝稀飯?
大夫,孩子胸骨好像有些問題,感覺有點往外凸,骨頭也好像和我們的不一樣,孩子的肺是不是有問題啊?不會像吹氣球那樣把肺給吹炸了吧?
大夫,孩子的腿好像是“羅圈腿”,這可怎麼辦啊?需要做手術麼?孩子走路還有一些外八字,有沒有關系呢?
維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在臨床上分為初期、活動期(激期)、恢複期和後遺症期。各個時期的臨床表現是不一樣的。
(一)初期:多見于半歲以内,尤其是3個月以内的嬰兒,主要表現為神經興奮性增高,表現為容易激惹,煩躁、睡眠不安,夜驚、多汗,晚上經常搖頭晃腦,由于枕部頻繁摩擦,可以導緻出現“枕秃”的情況。請注意哦,出現枕秃并不是因為孩子“聰明絕頂”了哦!那是因為孩子缺維生素D!
(二)活動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除了初期的那些症狀外,骨骼改變最明顯,尤其在生長最快的部位,比如顱骨在六個月以内可以出現乒乓球樣改變,也就是顱骨軟化。7個月到1歲孩子有可能出現方顱、雞胸、漏鬥胸、手足镯、肋骨外翻(肋膈溝)、脊柱側彎或後凸的情況。1歲左右的孩子胸廓的改變較典型、雙下肢開始負重行走後有可能出現K型腿、X型腿、O型腿的外觀改變。乳牙萌出延遲。
(三)後遺症期
多見于2歲以後的孩子,臨床症狀小時,X線檢查正常。可以遺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嚴重時需要手術糾型。
如何預防孩子們的維生素D缺乏呢?
孕母在孕期就應該注意攝入富含維生素D及鈣、磷豐富的食物,多曬太陽,積極參加室外活動,增加維生素D的儲備量。足月兒半個月即可以開始補充維生素D400IU/D,可以一直補充到孩子滿兩歲。早産兒、低出生體重兒、多胞胎生後即可開始補充維生素D800IU/D,三個月後改為400IU/D,補充到孩子滿兩歲。
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關注兒科恩銘,一起為孩子們的成長加油助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