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小夥伴說,她在入職的第一天,公司被稅務局稽查了!原因是稅負異常,這中獎幾率很大了,今天我們不說稅務稽查,就說稅負率,先看個案例:
在這個案例中,供電局的生産經營沒有發生較大變化,稅負正常應該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範圍,不會存在大幅升降,反之,當稅負異常時,就會容易引起稅務局的關注,所以大家在工作中通過分析稅負變動,來進行自查。
01.稅負是什麼
什麼是稅負?稅負即稅收負擔率,是應納稅額與課稅對象的比率。實踐工作中,稅負率評價有一定的差異,計算口徑不盡相同。02.稅負怎麼計算
重點需要關注的是增值稅稅負和企業所得稅稅負。
(1)增值稅稅負
計算公式: 增值稅稅負=當期應納稅額/當期應征增值稅收入*100%
對于“免抵退稅”企業:
某時期增值稅稅負率
=當期“各月應納稅額累計數”÷當期“應稅銷售額”累計數
={當期各月[(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進項稅額轉出-上期留抵稅額)累計數 當期“簡易征收辦法應納稅額”累計數-當期“應納稅額減征額”累計數]÷當期“應稅銷售額”累計數。
在分析增值稅稅負時,主要是關注兩個點,一個是進項稅額一個是銷項稅額。
進項問題:當銷售額變動率高于正常峰值同時稅負率低于預警值或者銷售額變動率正常,而稅負率低于預警值的,我們要重點評估進項稅額,查找是否有擴大進項抵扣範圍、騙抵進項稅額、不按規定申報抵扣等問題,并同時核查銷項稅額的計算是否正确。
銷項問題:針對銷項稅額,需要關注的是有無賬外經營沒有申報入賬、瞞報、遲報計稅銷售額、錯用稅率等問題。
(2)企業所得稅稅負
計算公式: 所得稅稅負率=應納所得稅額÷利潤總額×100%。
比較常用的是:所得稅貢獻率=應納所得稅額÷主營業務收入×100%
如果企業所得稅的稅負偏低,可能存在不計或少計銷售(營業)收入、多列成本費用、擴大稅前扣除範圍等問題,應運用所得稅變動率等相關指标作進一步評估分析。03.影響稅負的主要因素
分析企業稅負率的合理性必須考慮企業的經營特征,相同行業、相同産品的企業,由于生産經營方式不同,稅負率會有比較大的差異。
(1)企業的價值鍊
價值鍊長,附加值高,稅負高
比如一家做電器的甲企業,主要是生産銷售冰箱,如果冰箱流向市場賣給客戶的不含稅售價是6000元/台,可抵扣的總成本是
4000元/台,該企業一個會計期間内賣出去了一台冰箱,我們來計算一下增值稅稅負是多少?
增值稅稅負=當期應納稅額/當期應征增值稅收入*100%
當期應納稅額=(6000-4000)*13%=260元
稅負率=260/6000=4.3%
假設該企業是生産和銷售分立,該企業将以5000元/台的價格銷售給銷售公司,銷售公司以不含稅6000元/台的價格
賣給客戶,其他條件不變,則
生産企業 :當期應納稅額=(5000-4000)*13%=130元
稅負率=130/5000=2.6%
銷售公司:
當期應納稅額=(6000-5000)*13%=130元
稅負率=130/6000=2.2%
以上兩種不同的經營模式,價值鍊分割後,各個部分的稅負均有下降,而原先生産銷售一體的企業,價值鍊越長的,稅負越高。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拿自己企業和同行業企業做對比分析稅負時,一定要注意,選擇經營模式相同或者相似的進行比較,不同價值鍊,稅負不同。
(2)企業産品的市場定位
一般來講,做高端産品的企業,稅負比較高,做低端産品的企業稅負,比較低。
比如我們熟悉的電子産品行業,索尼和普票牌子的産品相比,稅負率就比較高,化妝品行業,SK-II、雅詩蘭黛等比韓束、自然堂等稅負率高。
(3)企業的運輸方式
運輸費用的處理有不同的方式,我們比較兩種常見方式的稅負差異:
一是買方承擔,運輸公司直接開具發票給買方;一是賣方承擔,運輸公司直接開具發票給賣方。
4.常見行業稅負
很多會計經常問:我們這個行業的稅負是多少?因為稅負在各個行業,不同地方,甚至不同年份都是很大差距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稅收政策沒有要求必須達到多少稅負!下圖是各行業企業所得平均稅負(僅供參考)。
稅負是個動态統計數據,隻在特定條件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很多時候,稅負低不代表企業稅務有問題,比如疫情期間市場不景氣造成産品滞銷,銷售額底,這樣的話,企業進項稅額大銷項稅務底,自然稅負低,甚至有留抵。如實跟稅務機關反饋就好了,而不是一定要達到某個稅負水平企業才是正常的。
稅負一定要辯證看1.時間2.行業(細)3.地域4.政策…05.企業稅負風險管理
随着金三系統的上線,金三系統的強大功能在實際稅務工作中越來越凸顯,稅務監察,大數據比對與分析,每個大大小小的企業其财務數據與納稅信息裸奔在稅務系統中。
稅負是稅收風險分析的一個重要指标,也可能是納稅評估和稅務稽查的切入點。稅負率長期偏低、長期零負申報、長期虧損、其他異常信息加上沒有正當理由去解釋……那離納稅評估和稅務稽查不遠了。
關于企業财務人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
(1) 指标值監控
指标值=稅負變動率=(本期稅負-上期稅負)/上期稅負*100%
如果企業指标值變動過大(預警值通常在正負30%),可能存在一些經營或者賬務問題。這個時候,需要去進行自查分析,找到變動過大的原因。
(2)自查分析
時間:定期計算相關指标,比如一年
方向:每月/季度申報前,可以從企業業務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确性方面進行自查分析,及時關注指标變化進行适當調整。
銷進項自查:銷項主要是關注企業的業務收入有沒有少計的,不計入的,遲計收入等問題(視同銷售收入需要尤其注意);進項主要是關注有沒有不得抵扣但是抵扣了的,比如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的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等情況,以及非正常損失需要做進項稅額轉出的。
(3)維度
橫向比是和同行業稅負做比較,是否和行業稅負差距較大?縱向比是和自己比,曆史年份的稅負變化趨勢是怎樣的,幅度是多少?
企業财務小夥伴們應該養成足夠的風險管理意識,及時識别并進行妥善處理,做好稅負分析,為企業保駕護航,做好稅負異常指标的監控以及自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