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扈俊麗。
一個陪媽媽們科學育兒的家庭教育創業者。
※除了原創文章,每天精選3篇學習筆記。
學習筆記内容來自:書籍、公衆号、知乎、微博、付費社群、群聊、朋友圈等,不代表個人觀點,也不清楚原始出處,所以大部分沒有注明摘自哪裡,侵删。
文末附有微信二維碼,掃碼可加微信。
這是第269篇學習筆記:太想要完美的關系,就進入不了任何關系
以下為學習筆記正文。
真正獨立的個體,自己做判斷,也自己做決策,最後自己承擔選擇的後果。
如果發現自己選擇錯了,就重新選擇。
不管你是遠渡重洋,遠離親人和父母,還是放棄了你的工作和事業。
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成年人,這些都是你在做選擇之前考慮清楚的事。
你是因為自我判斷認為值得或者應該這樣做,才做了這樣的選擇!
所以,這一切都隻跟你自己有關,而與别人無關。
如果你發現現實與自己想的不一樣,或者自己無力應對選擇的結果。
那你重新選擇另一種新的生活就是了。
那隻是你的事!
當你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并認識到這一層的時候,你就瞬間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獨立自主的個體僅需要對自己負責,你對其它獨立的個體沒有任何責任。
你作為一個獨立個體與另一個獨立個體之間的關系是有限關系,不是無限關系!
2、完美關系等于沒有關系
太想要完美的關系,就進入不了任何關系,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的。
經受不了一絲絲的被怠慢、經受不了一點點關系的摩擦,封閉自己而活在頭腦中,就成了最好的自我保護。
封閉和孤獨則不同。
孤獨是順利融入人群後、入世後,接納了自己内心深處總有一塊不能被共鳴的地方,并安然自若。
封閉,是從一開始就關上了門,不肯融入人群、關系中。
3、完美無瑕是個愚蠢概念
當生活不像計劃那麼如意時,我們就會産生抗拒的心理,會鬧情緒,因為我們感覺受到了威脅。
當我們心中“應該怎樣”的完美夢想破裂時,我們的自負感就凸顯了出來。
我們希望自己所愛的人和自己的生活都像受控的機器人一樣有條不紊、毫厘不差。
一旦達不到這個理想,我們看待人和事的态度就開始變得偏激過火。
我們往往意識不到,凡事都期望童話般的完美結局,其代價也許是損害親人的幸福。
如果孩子總是覺得父母“無所不知”,凡事都能拿出完美的解決方案。
那麼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會認為自己也應當如此。
我們不願意表現出自己的不完美之處,所以也會教孩子怎樣掩飾他們的不完美。
而他們真正應該了解的是:完美無瑕才是個愚蠢的概念。
我們要做的僅僅是以身作則。
當孩子意識到我們能完全接受自己,他們也會坦然接受自己的一切。
如果我們做了不得體的事,但卻能夠誠懇面對,就等于告訴孩子:不要把這些事太放在心上。
——摘自《父母覺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