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國學小呆。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國學經典《三字經》中“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的相關講解。
那麼整句“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的具體含義是:
經傳都讀熟了然後讀子書。子書繁雜,必須選擇比較重要的來讀,并且要記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這句《三字經》其實就是要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情:
學習和掌握各門類的知識都要牢記一條原則,學習曆史更是如此,所以一定要仔細讀過内容之後,再找出其中的精要所在,這樣才不會浪費太多的時間,這就是提綱挈領,掌握主要脈絡。對于重點曆史事件要記住它的起因和結局,才能很好地掌握這門學問。
與這句《三字經》講述的内容相關,有一個小故事,叫做《劉翀讀死書》。
故事是這個樣子的:
從前,一個名叫劉翀的人,他對書上的學問非常相信,隻要是書上所寫,他就覺得絕對錯不了。
一天,劉翀看到一本講水利的書,就如癡如狂地讀了起來他讀後畫了水利圖,到州官那裡去宣傳水利的好處。州官見他對水利非常了解,就讓他去修水利。
劉翀到了工地後,不看那裡的水勢如何,也不問降雨情況,就盲目地讓人按照他所作的水利圖修堤築壩。
劉翀所負責的水利工程終于完工。可是,他們修的渠道剛開始使用,就被洶湧的洪水給沖垮了,農田被淹沒了,還死了不少人。
劉翀看到自己修的堤壩剛使用就被毀了,既傷心又懊惱地說:“難道古人也會欺騙人嗎?難道書裡面的東西也有假的嗎?”
故事講完了,其中的道理你都明白了嘛?
好了,我們今天的學習就到這裡了,如果喜歡小呆的講解,請點關注,有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