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獨處是一種能力,社交是生存的必須,各有千秋,并不排斥。
不管你是否承認,有了好的人脈,可以讓人少奮鬥很多年,少走很多彎路。
任何一件事,單打獨鬥難成大器,隻能是“衆人拾柴火焰高”。
如何搞好人際關系?不管在什麼場合,需要記住以下“四種方法”。
02
第一,多“贊美”,讓别人心悅。
很多人以為,贊美别人,就是阿谀奉承,顯得非常虛僞。
其實,贊美有虛僞的成分,但也有積極的一面。隻有那些“謊言”一樣的贊美,才會令人反感,有根有據的贊美,不僅讓人心悅,還會讓别人走得更遠。
英國作家狄更斯,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生存,他找到一份在油瓶上貼标簽的工作。工作的環境很糟糕,時不時有老鼠光顧,夜裡睡在燈光昏暗的頂樓上。
孤獨的時候,狄更斯會寫一些文章,但是他害怕被人發現而譏笑。他的文章,太差了,拿不出手。
有一天,他的文章被刊登了,稿酬非常少,但是編輯肯定了他的努力。
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在寫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林肯曾說:“人人都喜歡稱贊。”
當一個人的成績,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贊美的時候,心情會特别好,并且會對贊美他的人,産生好感。
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你就積極贊美别人,比送禮、請吃飯喝酒,更靠譜。
當你贊美身邊所有人的時候,被贊美過的人之中,總有幾個人會崛起,并且會成為你的貴人。
說一句贊美的話,肯定别人的成績,是最廉價的“禮物”,随時随地都可以做到。
03
第二,給“面子”,化解尴尬和矛盾。
面子是什麼?沒有人說得清。但是,在很多人心中,面子大于天。
開豪車出門的人,希望提高自己的身價;化妝的女人,希望吸引别人的注目;喜歡發朋友圈的人,希望有很多人點贊;在微信群裡聊天,期待大家的共鳴......好面子,是一個人的本性,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說過:“給足了面子,他便是天底下第一号講理的人。”
争執是最沒有用的東西,主動讓别人赢,看似軟弱,其實是給了别人面子,也挽留了自己的面子。
1755年,華盛頓參選弗吉尼亞州議會的議員。在讨論中,他和一位叫威廉佩恩的人吵起來了。
第二天,華盛頓約對方在一家酒館見面。
對方摩拳擦掌,準備好了決鬥。到了酒館,才發現,呈現在面前的是美酒和真誠的道歉。
從此,威廉佩恩變成了華盛頓的忠實支持者,積極拉票、宣傳。
人與人交往,懂得化幹戈為玉帛,關系會更加融洽,并且難堪的事情,會讓彼此一輩子記住,留存美好。
04
第三,多“分享”,傳遞快樂。
真正睿智的人,會在朋友圈裡分享快樂,而不是炫耀自己。
同樣的内容,換一種表述,就大不一樣了。
比方說,你的孩子考上了大學,發朋友圈的時候,不要單純炫耀孩子的錄取通知書,而是告訴别人,孩子高考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家長應該如何做。同時,把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需要的家長。
富豪李嘉誠說過:“有錢大家賺,利潤大家分享,這樣才有人願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隻拿9%的股份,就會财源滾滾來。”
生活中的喜事,需要與人分享,财富同樣需要分享。
當你賺了很多錢的時候,多做善事,幫助窮人。雖然你花了不少錢,但是你的名聲會越來越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從而讓你的事業,更加順暢。
極度自私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金錢、學識等,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成為了别人眼裡的吝啬鬼,從而失去别人的幫助。
05
第四,多“傾聽”,打開别人的心結。
也許,你有過這樣的經曆:與人交談的時候,别人說得很動情,你卻無動于衷,恨不得早點結束,或者你低頭看手機,對别人說的話,愛理不理。
聰明的人,會給别人一個“不吐不快”的機會。不管别人說什麼,認真聽,記住一些關鍵詞語。别人說完了,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這樣的“快樂”,就是傾聽的成果。
與人打交道的時候,插嘴、擡杠、左顧右盼等行為,并不會得到什麼好處,反而是“拒人于千裡之外”。
耐心傾聽,可以從别人的嘴裡,聽到真實的聲音,也能讓對方心情愉悅。你什麼都沒有說,卻拉近了距離。
06
結束語。
人與人交往,本質上是一個“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過程。
從别人的眼睛裡,可以看到一個“真實的你”。
在人際交往中,用最廉價的辦法,“讨好”别人,你的人脈圈會變得更大,更溫暖。
看人看長處,記人記好處,不管和誰在一起,都要笑臉以待。即便對方是一個小人,你也不必小看,發現他的優點,鼓勵幾句,小人也會變成正能量的人,感恩與你。
好的人際關系,不靠花錢去收買,而是用真情去對待,心與心的距離更近了,互幫互助的事情,就好說。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