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鄭闆橋喜歡作詩畫畫,他66歲時,畫了一幅竹子,并題了一首詩:“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這首詩反映作者自己喜歡竹子,多少年一直都在畫竹,表明已經入“時”(即已經有一定年限);白天畫,晚上想,如何畫得更好,表明已經入迷;畫竹時,把多餘的堅決删去,以保留竹子清瘦的風格,表明已經入神;每次畫竹,都會遇到難點,但戰勝了難點,就又提高了一步,表明已經入“境”(即進入更高的境界)。
在公文寫作上,我們要像鄭闆橋那樣,堅持不懈地努力,做到多寫多練,積極思考,勇于突破,不斷進步。每次起草公文,隻要時間允許,就多作修改,力臻完善。文章總是越改越精,越改越好。魯迅先生說過:“文章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将可有可無的字、詞、段删去,毫不可惜。”在這方面,要很細緻,不能大而化之,一目十行;要有耐心,克服“視覺疲勞”,要有智慧,運用一定的技能;要有信心,确保每次拿出的“産品”都能合格,讓領導滿意和放心。
對文稿修改的方法,可以歸納為“一、二、三、四、五”。
“一”是發揚一種精神,就是工匠精神。要精雕細刻,字斟句酌。
“二”是堅持兩個原則,就是尊重原稿本意,貫徹領導意圖。
“三”是采用三種方法,就是“增加、删除、移動”。
“四”是實行四個步驟,就是推敲标題,理順結構,充實内容,修飾文字。
“五”是把好五道關,就是政治大局關、法律政策關、内容表述關、文字标點關、體例格式關。
“文章不厭百回改。”一個機關、單位的公文起草後,按照拟制程序,要經過辦公室的統一審核後,再報領導審簽。起草人員要做“有心人”。如果辦公室在審核中作了修改,領導在審簽中也作了修改,起草人員要仔細看,仔細想,如此改動好在哪裡,今後自己再起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文稿中被發現出問題,不管是大的差錯,還是小的瑕疵,今後都要嚴加防範。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名言:“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聯系公文寫作,想到三點:一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起草時,難免會考慮不周,出點問題,這不足為奇。二是知錯則改,善莫大焉。發現問題後,及時加以修改,這是正确的态度,值得肯定。三是引以為戒,下不為例。确保類似的犯錯不重複發生。
(摘編自:上海文化出版社《公文寫作點津》)
監制/李小标 責編/劉文韬 編輯/朱琳瑄 制作/朱琳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