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的發達使得營養、醫學、保健的知識普及,衆所皆知膽固醇和血脂異常、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關系。但對膽固醇的認識卻極為模糊,甚至誤解。在了解了雞蛋的營養價值和吃法之後,接着,就讓白教授再給媽媽們詳細講解一下膽固醇的知識吧。
膽固醇慢性病的“禍首”?
膽固醇是一種脂肪也稱為油脂的蠟狀物質,伴随血液流經循環系統,長期血膽固醇過高會在動脈壁上沉積,導緻病變。血膽固醇除了來自食物之外,人體肝髒會自行合成,以應合體内所需的膽固醇量。
經常聽到有人說自身有“高血脂”問題,這須要進一步解析。
1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心髒血管有害
膽固醇有三種類型,其中最重要且對心髒血管有害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超出正常值時,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率。
2
回顧過去五十年,公共衛生學專家針對美國人的飲食習慣做了許多追蹤研究,1960年代美國心髒協會根據其研究數據,試圖減少心 髒病罹患率,而呼籲大衆限制飲食中膽固醇及脂肪攝取,從此膽固醇及飽和脂肪成為罪魁禍首,被标示上導緻慢性病的罪名。美國政府也為了維護國人的健 康,1980年首定飲食原則, 每隔5年修訂一次, 這個飲食建議在過去的35年,影響了美國和許多國家人民的飲食習慣。
然而,五十年後的今天,肥胖、糖尿病、心髒病等健康問題,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所以專家們又開始由不同角度加以探讨研究。
慢性病增加的兩大原因
限制膽固醇及脂肪,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增加
攝取食物是為了滿足飽足感,當限制膽固醇及脂肪的同時,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就會有相對增加的傾向。
加工零食随處可得,糖及反式脂肪酸攝取量增加
加工食品業興起,各種簡便的加工零食處處随手可得,營養研究結果反被食品加工業濫用在市場促銷上,無形中促使大衆食用了大量非天然,添加許多糖及反式脂肪取代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的食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使得全民健康問題更為嚴重。
10類食物膽固醇含量最高
除了首篇提到的雞蛋之外,普遍被認為含有高膽固醇的食物是蝦,膽固醇主要存在動物性内髒類食物尤其是肝髒,蝦頭和龍蝦頭是海産食物中膽固醇最多的部位,所以蝦頭、蝦子背面的腸泥拿掉後,蝦肉基本上沒有膽固醇。
以此類推,花枝或烏賊已去除内髒,所以不含膽固醇;而文蛤、牡蛎等貝類海鮮,食用的整個肉體包裹着内髒,膽固醇含量必然很高。
①蛋黃
②肝髒
③魚、魚油如鲱魚青魚油
④美式快餐
⑤動物油脂如奶油
⑥貝殼類海鮮、蝦
⑦加工肉制品如培根、香腸
⑧紅色肉類如羊肉、牛肉
⑨奶酪或起司
⑩蛋糕、派、餅幹等含有蛋及動物脂肪的烘焙食物
膽固醇不可完全不攝取
不少人對膽固醇認識不足,認定它隻對健康有害而無益的物質。
★人體每天都需要足夠的膽固醇以合成荷爾蒙,攝取不足肝髒會自行加以合成。
★飲食中膽固醇的總攝取量确實須要加以留意節制,但不是完全不吃,同時增加可溶性纖維的攝取,以加強膽固醇代謝,減少烘焙和油炸食物,此外日常規率的運動不可少,這才是全面保護心髒血管健康的保健之道。
(注:含可溶性纖維豐富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豆莢類、各種豆類 – 紅豆、綠豆、全谷、燕麥和堅果類)
「父母堂」特邀專家/營養學家
白小良教授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及教育學院營養教育博士、美國Montclair州立大學兼任教授;美國世界周刊健康人生作者。目前研究課題:(1)美國華裔父母的教養态度和兒童肥胖的關系;(2) 中國人對"高血壓"的健康信念。
主要著作:《教養從餐桌上開始》、《家庭營養師》、《飲食與營養》、《嬰幼兒營養食譜》、《現代保健食譜》等。
幫你做更好的父母
護航0~10歲 寶寶成長
長按二維碼關注互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