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先生帶着父母逛杭州的河坊街,購買肉脯遭遇套路。本來隻買了四張,算起來不用多少錢,可店員一刀下去,竟然要好幾百。吳先生覺得有貓膩,那貓膩出在哪裡呢?
杭州河坊街上,有一家叫做唐僧肉肉的肉脯店。各種味道的肉脯一張一張地摞在櫃台上,由顧客自行選擇。吳先生帶着父母逛街,逛到這裡,就買了四張。肉脯标價是138塊錢一斤,吳先生估摸了一下,四張也就是半斤多。
沒成想,店員一稱,一斤七兩多。原本以為隻要幾十塊錢,結果花了243塊錢。難道是店家在稱上動了手腳?吳先生當時也到别的店去稱了一下,還真是這個重量。但是,吳先生一家仍然覺得被騙了。
問題出在哪裡呢?吳先生他們實際隻挑了四張肉脯,遞給店員,店員切成一條一條,然後再稱重。覺得分量不對,吳先生和父母把豬肉條重新拼回去,結果,拼出來接近10張肉脯。
明明隻要買四張,為什麼多出來一倍都不止?吳先生一邊撥打小強熱線,一邊返回店家,這段視頻記錄了他跟店員理論的過程,最後,店員承認,确實在切肉脯的過程中,将早先切好的肉條也加到了裡面。
想讓自己多吃點肉,這樣的回答讓吳先生一家人哭笑不得。他們認為,這家店實在不誠信,為了增加營業額,偷偷加分量,消費者即便發現多買了,因為肉脯已經切掉了,也退不了了。當時,吳先生在店員切肉脯的案闆旁邊,發現了一個袋子,裡面放着很多切好的肉條,吳先生當即認定,他的情況并非個例,這家肉脯店是慣犯。
針對吳先生一家人的憤怒,這家肉脯店的店長當場道歉,表示,這是店員的個人行為。還将243塊錢退給了吳先生,同時贈送他四張肉脯。不過,吳先生一家人都覺得,這件事情不能這麼私了,必須讓更多人,包括主管部門知道。
記者随後趕到了杭州河坊街,以消費者的身份找到了吳先生所說的唐僧肉肉。這裡的肉脯口味很多,但價格都是一樣的,138元一斤。挑好之後,可以不用切,直接稱;也可以切成條再稱。根據觀察,大多數人選擇切好了再稱,因為吃起來方便。
記者挑了四張肉脯,遞給櫃台裡的店員。櫃台上的肉脯堆得很高,完全無法看清店員切條的過程,那麼,這一次,店員會不會給記者添加分量呢?
記者挑了四張肉脯,稱出來是161塊錢。相對于吳先生的200多塊錢,是便宜了。可是,四張真要那麼貴嗎?拿着切成條的肉脯,我們也進行了拼湊。一張肉脯是切成六條,四張肉脯拼起來,還有十條多在外面,差不多是兩張的樣子。
剛剛,吳先生已經和店家理論過一番,店家又是賠禮又是道歉,可是轉眼間,相同的手法再次上演。記者随後表明身份,店員也承認,确實添加了早先切好的肉脯。
店員解釋,案闆旁邊事先切好的肉脯,是為了湊整數。可是,在上稱之前,就往裡面添加,添加的過程也不告之消費者,這樣的湊整數,算不算欺瞞?另外,這裡的肉脯十幾種口味,之前切好的肉脯,又如何能保證跟消費者購買的口味一緻?甚至在産品質量上面,也很讓人擔心,夠不夠新鮮。
記者采訪過程中,這家唐僧肉肉店的店長趕了過來,之前的吳先生,也是他負責處理。一見面,他就強調,他們店不存在私自添加的情況。
最後,這位店長表示,這種情況是員工的個人行為,因為,員工的工資跟銷量挂鈎,多賣肉脯,就能多發工資。店長承諾,會嚴肅紀律,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然而,我們覺得,還是請相關部門幫他們一起嚴肅一下紀律。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本文為小強熱線原創内容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