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很火的特效,隻需要拍自己的眼睛,就能cosplay文藝複興時期的油畫人物。
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混了進來
氧叔發現,外國人僅需對準鼻子和臉的輪廓和光影銜接,就能和名畫人物很匹配。
而亞洲人就算卡準鼻子和臉的輪廓,也非常違和。
驚現吳京和楊迪?
因為除了高鼻梁以外,歐美人和亞洲人的眼眶結構也有着極大的差别,眼部的光影表現自然不同:
高加索人種的眼眶結構:眉弓高、眼眶寬深、眼窩低,眼睛有深陷感,眼部光影是暗漆漆一片。
東方蒙古人種:眉弓平緩、眼眶相對窄淺,眼輪匝肌更肥厚些,皮膚組織、脂肪量也相對較多,眼部光影通常是明亮亮一片。
眼睛的美感,除了形與神外,還有眼部結構決定的明暗大關系。
就像畫眼睛至少需要兩号筆,一個細節塑造、一個光影顔色,才能完美體現眼睛的體積感。
上次叔講光影,是教大家根據光影的斷層,判斷和修複面部結構的斷層,塑造面部光影美感
今天我們仍從結構出發,根據眼眶結構來判斷和修正自己的眼部光影美感。let's go!
01
你是哪種眼部光影:
小燈泡型or整潔幹淨型
黑窟窿型or深遂勾魂型
漂亮的眼部光影是有明有暗的,眼部的骨骼和脂肪直接決定眼部明暗:
明處是眼眶骨立體、清晰、飽滿,眉弓有凸度,眉弓上緣相對陡峭帶來的;
暗處是上眼睑脂肪适中帶來的,陰影連成一片,沒有截斷、溝壑,邊緣處與明處過渡自然。
優秀示範選手
當眼眶骨小平癟,比如金高銀,眼部光影不僅缺少眉弓部分的明處,而且眼窩部分的暗處也相對弱一些。
一雙2D的眼睛看不出高低落差,情緒表現力自然稍弱。
當上眼睑臃腫到反光、或脂肪流失到明顯到有溝壑和斷層,都會破壞眼部光影的明處。
全智賢剛出道時,眼睛有點腫泡,上眼皮也亮亮的;随着眼周脂肪團的萎縮,眼窩和眉骨越來越明顯,此時的眼部光影美感最能體現出輪廓感和立體感(下圖中間階段)。
鄰家有女→女神降臨→美人遲暮
而随着脂肪繼續萎縮,眶睑溝變深,上眼皮塌出一道溝壑,眼部陰影斷層。
上眼皮锃亮反光、上眼皮有溝壑斷層
亞洲人多是平緩眉弓 上眼睑軟組織較厚(甚至腫眼泡) 眉眼間距較遠,眼部光影通常是亮面多暗面少、毫無輪廓的小燈泡型,比如王思聰。
小燈泡型vs整潔幹淨型
這種類型的進階方向,應是追求明暗分配适中、高低層次分明的整潔幹淨型。王思聰讓眉弓稍微擡高一些、眼皮脂肪保持幹淨清爽,油膩癡緩感會大大降低、眼部結構看起來也更加有型。
如果你擁有歐美人那樣高眉弓 眼窩深 眼間距近的眼眶結構,參考周天王嫂,眼部光影通常是明少暗多,年輕時保持軟組織飽滿,可以美成深遂勾魂型,一旦軟組織流失黑窟窿型,看起來成熟、深不可測甚至陰郁。
深遂勾魂型vs黑窟窿型
除了先天會不會長,決定最初的眼部光影美不美,後天眼窩容積的缺失會近一步破壞眼部光影美感。
眼窩容積=眶區骨組織 眼周軟組織。
眶區骨組織的老化有骨沉積或者骨吸收等,當眼眶骨缺少支撐缺損,眉弓逐漸平緩,高光表現點也會慢慢下移和消失。
圖片來自: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當上眶緣骨吸收,也導緻眶睑溝更明顯,讓眼窩暗處光影也出現斷層。
眼周軟組織缺失,如皮膚質地的老化和組織的松垂、移位及容量變化,眼周皮下脂肪、眼輪匝肌、眶隔脂肪也在不斷減少萎縮等,上睑逐漸坍塌凹陷出一道黑黑的溝壑,十分顯老。
又或因為體質、遺傳之故,在二十來歲就有上述眼睑脂肪萎縮的變化趨勢,以緻脂肪存量不足,眼窩暗處陰影有斷層,看起來疲憊不堪。
洪秀珠(左無斷層、右有斷層)
從理論上來說,軟、硬組織并舉的面部輪廓改型手術才是面部年輕化的理想術式。
但實際上,就眶區結構而言,軟組織位置較淺,老化對于軟組織的作用更直觀,而對骨骼的老化研究往往需要借助高級的儀器測量;
而且漢族人群眶區骨組織的老化沒有西方人那麼明顯,單純針對眶區所進行的年輕化治療,不必對其骨形态的變化予以較多的考慮和處理。
像甄嬛這兩年的眼眶骨後退、大玉兒的眼眶骨下塌,都沒去眶下植入假體、眉弓成型這類深至骨骼的年輕化改型,我們普通人在日常語境中,通過微創治療就可以解決眼窩容積缺失,打造眼部光影之美。
下面氧叔跟大家講講,針對眼部容量缺失性老化,我們可以采用哪些注射治療方法補充流失的組織容量。
02
修正or塑造眼部光影美感
眼窩填充的三種方式:
第一種是脂肪填充,在肚子或大腿等脂肪較多的部位吸取少量優質脂肪,經過提純後注射到眼窩。
優勢是脂肪來源于自身,無毒害更安全,術後幾乎不會發生排異反應;上眼睑處的血液非常豐富,有利于填充後的脂肪存活,日本醫生使用crf方法提純脂肪,存活率一般為80%以上,可以長期維持效果;
劣勢是脂肪填充少了效果不明顯,填充多了取出來費勁,一定要找有經驗豐富的醫生,可以去新氧綠寶石醫生榜裡查查誰的技術比較好。
第二種是玻尿酸,通過注射玻尿酸可以深入肌膚底層,填充上睑凹陷。
優勢是适合填表淺部位,操作方便,見效快,一般30分鐘内就可以完成,幾乎沒啥恢複期;且安全性高,在人體内會自行分解。
劣勢是由于玻尿酸會慢慢被組織分解,一般8-12個月就會被完全吸收,因此需要反複注射才能維持效果。
玻尿酸對生産工藝要求比較高,價格較貴,定期注射經濟壓力會比較大;而且上睑多次反複填充玻尿酸,皮膚會出現透明感,尤其在陽光照射下,會顯得更加假更加不自然。
第三種是局部脂肪釋放和移位,把脂肪多的地方給少的地方用,将後縮的眶隔脂肪釋放下移,即通過脂肪轉移,來矯正眼窩凹陷。适用于輕中度凹陷,要求上睑脂肪還存在一定的脂肪量。
目前來說,比較主流的自體脂肪填充,關于填充啥,有四類可以選擇:
第一類是顆粒脂肪,眼部填充通常是小顆粒脂肪,總體呈半流動的液體形态,可以通過注射器經小孔進行注射;
缺點是具有流動性,會向較低的部位流動并沉積聚攏,适合精細化補充,不适合塑形,需要醫生注意填充量、填充層次及分布的把握。
第二類是呈團塊的脂肪團,例如眶隔脂肪團、頰脂墊脂肪團或其他部位較大顆粒的脂肪團,這種較大顆粒的脂肪團,就可以加以固定和相對的限制移動範圍,不像小顆粒脂肪那麼容易亂竄。
注意脂肪團的填充則要堅持相似原則,輕易不要選擇小顆粒脂肪填充眶隔以内的組織,像什麼細顆粒脂肪替代脂肪團進行眶隔的填充。在大多數情況下,兩種脂肪最好不要混用哈。
叔去問了醫生,得知還有兩種比較流行納米脂肪和脂肪膠,相對于傳統脂肪移植,是一次技術升級,因為這種脂肪細胞更細密,不會有顆粒脂肪的粗糙感,也不會有纖維間隔,眼周運動不會顯得不自然。
納米脂肪是把常規脂肪反複推擠過濾獲得,反複推擠後脂肪組織内的成熟脂肪細胞就被大量破壞,最後納米脂肪裡就沒有多少脂肪細胞了,有的是脂肪前體細胞和一些幹細胞。
由于沒有大顆粒的脂肪組織,可以直接用很細的納米級的微針,實現微量精準注射。
傳統自體脂肪填充注射層次位于皮下脂肪層和肌肉、肌間隙層,而納米脂肪填充注射層次位于真皮下或真皮内。
脂肪膠則是比納米脂肪還要純的脂肪,可以理解為脂肪的精華提取物。原理是把納米脂肪進一步推擠後,再次離心把油脂和水去除而獲得。
由于脂肪膠推擠次數更多,油脂和水更少,高濃度的脂肪膠支撐力較強,不易擴散,硬性的填充效果更好一些,存活率也要高很多。
但大概10ml納米脂肪僅能提取獲得1ml的脂肪膠,消耗的脂肪比較大,一般應用到局部的填充會更多一些,現在很多都是納米脂肪、脂肪膠結合常規脂肪使用。
講完填啥,再說說不同部位怎麼填。
眼周脂肪填充的适用範圍主要包括:眉弓、眶隔脂肪、眼輪匝肌、眼輪匝肌後脂肪層(ROOF層)。
眉弓部分多使用常規脂肪,需要其體積隆起并減少移動,因此注射部位需要較淺,位于真皮、眉毛毛囊下及眼輪匝肌附近。
眶隔内則最好使用自體組織形态相似、性質相似的眶隔脂肪團、頰脂墊脂肪團等進行填充,以減少液态脂肪流動及沉積聚集,不僅可以更加持久的改善眼窩的凹陷,同時改善上睑提肌的運動,提高露瞳度,讓眼睛看起來有神。
眼輪匝肌下多用細顆粒脂肪填充,能明顯改善眼窩部位的凹陷,使眼窩恢複年輕狀态的飽滿。
處于眼睑後,眼球上的眼輪匝肌後脂肪層(roof層),萎縮後會加重上睑的凹陷,因為它的位置不深不淺,可尋找、可注射,通常采用小顆粒脂肪進行填充,從而改善上睑凹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