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已經上映三周的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仍在火爆熒幕,票房在進一步提升。關于本片的話題也依然很多。比如有人吐槽,影片的設定是咋回事?把中華民族的圖騰——龍,弄得那麼慘,俨然是全村集資供一個孩子去上大學的苦情劇。這是導演的胡編亂造嗎?
沒戳,正是……
正是在下!
▲《哪吒傳奇》中的敖丙,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權遊》中的龍,仍然代表着毀滅與堕落
其實不止是《哪吒》,作為政治與文化象征的“龍”形象,與我們在神話小說中常見的龍的形象似乎也不符合。龍在《西遊記》裡是懦弱官僚,《封神演義》中是無良地主,《八仙過海》中是難纏惡人。那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作為中國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遲至秦漢時期,龍在政治文化中已成為高貴的身份與無上權力的象征。往後龍在政治文化中的神聖性不斷提高則是人所共知的事實,這點無可置疑。
在東漢時期編纂的《說文解字》中,對龍的解釋可以代表時人對龍的統一認知:“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可見在東漢時期,龍還隻是一種瑞獸,性質與玄武、朱雀、白虎、黃龍一樣,在《淮南子》中并稱為“天官五獸”,并不是帶有人性色彩的神祇,更沒有四海龍王的概念。
▲漢瓦當中四象的經典形象
進入魏晉時期,佛教在中國逐漸興盛,大量的佛教經典被譯為漢文,并在社會間廣為流傳,但一個誤會恰好發生在經書的翻譯環節。季羨林先生在《西遊記裡面的印度成分》一文中說“龍王這東西本身就不是國貨。葉公好龍的’龍’,同以後神話傳說中的龍、龍女或龍王,完全是兩碼事。後者來源于印度,梵文Naga,意思就是’蛇’,所說龍王者實際上就是蛇王。”這就導緻了原本作為瑞獸的龍解鎖了一個文化分支,開始逐漸發展出人性。
在佛經中,代表“蛇王”的“Naga”一詞出現的頻率極高,又由于其在漢文中一律被翻譯為“龍王”,所以其實龍王一詞的大量出現是随着佛經的譯介與流傳而逐漸為人所知。據介紹佛教世界觀的重要經書《正法念處經》卷十八畜生品記載,龍王屬于畜生趣,乃愚癡、嗔恚之人所受之果極。
這隻是佛家對龍王身份的定位,看起來似乎與中國本土文化對龍的定義有較大差異。但是在西晉時翻譯的《佛說如來興顯經》載:寶在固在於王龍王藏。又其大海摩尼珠。而有四角。
在於四方海龍王宮。各自别立。東晉時翻譯的《佛說長阿含經》載:阿耨達龍王齡中夜後起大密雲。彌滿世界而降大雨。如構牛頃。雨八味水。潤澤周普。地無停水。佛經中的這些描述不僅與本土龍的形象有所重合,其中“四方海龍王”的概念甚至還有後世明清小說中龍王的影子。
▲山西長治觀音堂龍王像
佛教對于龍王的外表叙述并不多,各龍王的形象與常人無異,其區别僅是頭頂長有三、五、七、九不同數目的蛇或龍,這與希臘神話中的美杜莎有些類似,從形象看,沒有中國“龍”的形象有威懾力,這也是後世民間龍王為何沿用中國龍形象的原因。在此一時期,除了上述兩部經書外,《大樓炭經》《佛說海龍王經》《阿育王傳》《大方廣佛華嚴經》《妙法蓮華經》《大智度論》都對龍王有過不少記載,不僅如此,龍宮、龍女最早也都出現于佛經中。
綜合來看,在佛教中,龍王是堕落之人轉生後的形象,需要通過修行來解脫惡行。衆龍王在十二天之一水天的統率之下,其職責為守護佛法,其居地為水中,主要神力是降雨滋養萬物,其居所龍宮則是佛教法寶之一——經卷的儲藏地,這為後世人将龍宮想象成藏寶之地提供了想象空間。
▲在傳統神魔小說中,龍宮成了珍寶聚集之地,其實更多是來源于人們對佛教中“龍宮”的想象
可以說,佛教中“龍王”概念的傳播,極大的豐富了中國原有“龍”的形象,使其逐漸擁有了人性。由于二者在名稱與神力上的大體相似,所中國的“龍”與“龍王”概念很快就交織在一起。在東晉時期道教的《太上洞玄靈寶八威召龍妙經》中,描述了龍王虞淵降水救濟世人的場景,這是中國本土典籍上首次出現龍王及其形象。從内容上來講,此書的創作很明顯受到是佛教典籍的影響。但在具體的傳播中,中國“龍”和佛教“龍王”基本上失去了界線。
到了隋唐時期,佛教更盛,由于佛家典籍的系統性與整體性強于道教,因此佛典在普通百姓中流傳的更廣。在佛家典籍的傳播中,龍王能夠招緻雲雨的神力再一次被強調,龍王與龍在民間逐漸成為了“水神”的代名詞。大量的龍神廟,龍王廟被建立起來,河神、河伯等中國原生水神則逐漸被邊緣化。有意思的是,龍王廟的管理有時是由僧侶,有時是由道士管理,可見其形象的複雜性。
▲從沿海到内地,隻要有水就有龍王廟
最為明顯的是,先秦時期,在南方我們能讀到楚辭《河伯》,在北方,則有西門豹治邺不敬河神的故事。而到了唐代,所有與水神有關的故事基本都與龍王有關,且龍的形象越來越拟人化。宋人所寫筆記《雲麓漫鈔》中有句話說得最為貼切:“自釋氏書傳入中土,有龍王之說而河伯無聞矣。”可見宋代時,就有人知道作為“水神”的龍王,并非出自中國傳統文化,但有這樣見識的人,恐怕僅僅局限在士大夫,普通市民則無所聞矣。
到了元明清時期,市井文化開始興盛,中國原有的儒釋道的人物、思想、世界觀、宇宙觀都被融入到話本、雜劇,小說等文化作品之中。像“龍”“龍王”這樣的概念,肯定難被區分出來,至于其形象中的道教元素,儒家元素,佛教元素,更是相互交織在一起。于是,身份是道教天官,長相是中國傳統龍形與人身,衣着是中國傳統官吏,府邸是佛教中的龍宮,原型是中國本土“龍”與佛教“龍王”,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敖丙及其家族——龍王家族。
關于四海龍王的名字問題,目前尚無定論,因為佛經中的龍王皆有确實姓名,而四海龍王有确實姓名出現,則是在元雜劇《争玉闆八仙過滄海》中。至于為什麼龍王的形象多為負面,更多的是因為龍所承載的政治含義。在諸多神魔小說中,龍與龍王的地位都是管理一方水澤的封疆大吏,雖然它們聽命于天庭,但實際上相當于江河湖海中的“土皇帝”,有時候甚至就代表皇帝。誕生于民間的神魔小說,自然不會對這些官僚體系的代言人有什麼好感。
從中國“龍”文化與佛教“龍王”融合變異,最終促成四海龍王敖廣家族誕生的曆史源流來看,中國古代神魔小說,神話傳說中的許多人物的産生,其實都與文化的交流,融合,發展息息相關。而這些變化的産生離不開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如果現在還有人隻是死守着我們先祖們想象出來的形象與故事不放,不去探尋這些故事與形象新的時代價值與社會價值,那麼恐怕古人都要笑我們迂腐了。何況在佛經中,龍王群體本身就是為贖罪孽而鎮守四海,《魔童降世》的改編,恐怕有意無意中完成了向佛教經典的緻敬。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賀蘭雪,任何媒體或者公衆号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将追究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