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野生動物的雜交,大部分人首先能夠脫口而出的就是騾子了,騾子就是由馬和驢雜交而來的,那除了騾子,還有什麼其他的野生動物是由雜交而來呢?這種雜交行為在野生動物中經常發生嗎?野生動物的雜交活動會帶來什麼影響嗎?為什麼會有人提議禁止動物雜交呢?
野生動物的雜交是指兩個不同種或亞種動物之間經過交配或者其他有性繁殖等途徑産生的子代動物。
這種雜交活動可以是動物在自然界自主發生,或者是在人類有計劃或者無計劃的幹預之下發生的。
通常情況下,在自然界動物自主産生雜交的概率非常低,雜交後産生後代的幾率更是少之又少,但也不是沒有。
比如在自然條件下雜交形成的野生雜交昆蟲袖蝶,由中賊鷗和一種北方賊鷗雜交産生的大賊鷗、灰狼和北美郊狼産生的複雜雜交種美洲紅狼、棕熊和北極熊産生的基地雜交熊北極灰熊。
而我們熟知的騾子則是人工幹預下的雜交動物,另外還有獅子和老虎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交配繁殖的後代獅虎獸,還有馬和斑馬交配産生的雜交斑馬。
雜交的種類有很多種,一共分為簡單雜交、雙重雜交、三重雜交、四重雜交和多重雜交五種。
簡單雜交就是兩個不同種的生物直接雜交産生,它們産生的後代叫做雜交一代。簡單雜交的兩種動物可以是不同種或不同屬,亦可以是不同的品系(近交系),比如驢和馬的雜交就是簡單雜交,産下的騾子就是雜交一代。而由兩個完全不同的雜交一代,再次進行有性繁殖的雜交就成了雙重雜交。
三重雜交則是由雜交一代和雜交一代的純合親本群體産生,這個純合親本群體可以理解為雜交一代的父母代的所在的純種群體,比如純種馬和純種驢雜交産下的騾子雜交一代,而這個騾子雜交一代再和任意一頭純種馬或者純種驢進行有性繁殖,這就是三重雜交。
四重雜交就是在雙重或者三重雜交的基礎上,由兩個完全不同的雙重雜交或者三重雜交的後代間進行的雜交。
多重雜交則是由含特定基因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群體雜交産生,這裡的雜交不僅僅有動物還涉及到了植物。因此多重雜交在農牧業中應用比較廣泛,比如三系雜交水稻。
其實雜交看起來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就像是童話故事中跨越物種的愛情一般,但事實上雜交動物繁衍後代卻是一件非常悲慘的事情,因為雜交動物有着很嚴重的不育問題。
生殖隔離問題是導緻動物雜交不育的重要原因。生殖隔離也可以成為生殖屏障,舉例來說,北極熊和企鵝生存的地點是不同的,他們存在這世間的時間也是不同的,這種時空上的差異就是時空或物理屏障。
再或者不同種類動物的行為也是不同的,不管是生存習慣還是性行為,都會有所差異,這就是行為學屏障。而有的動物求偶交配繁殖的時間在四月,有的動物則在六月,這就是因為交配時間和季節不同産生的臨時屏障。
除了這些動物間的形體大小和個體差異也會造成機械屏障,總不能讓螞蟻和大象在一起繁衍雜交吧,差别太大。
因為這些生殖隔離的各種屏障,雜交動物繁衍後代的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動物們大部分也會知難而退,也就不容易去挑戰這種高難度行為。當然也會有曆盡千難萬險能夠繁衍後代的雜交動物,由于基因問題導緻的緻死率也是十分高。
以獅虎獸為例,相關數據顯示,人工飼養的獅子和老虎進行雜交時,生育率僅僅隻有1%-2%,而即使是成功生産的獅虎獸也并不能十分順利的存活很長時間,獅虎獸的成活率一度降低到隻有五十萬分之一,這就是基因融合失敗的導緻的。
獅虎獸僅僅是繼承了雙方的外形,但在生存能力上卻十分虛弱,這些獅虎獸們免疫力低下,極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這就讓獅虎獸的身體更加虛弱,因此成活率極低。
所以對于野生動物的雜交行為,在學術界和民間有着很強烈的反對聲音。
一些野生動物保護者認為,野生動物之間雜交産生的基因交換,會産生破壞作用,不僅不利于産生後代還會破壞原有基因的穩定性,這對生原始狀态下的生物物種多樣性構成威脅;野生動物雜交後産生的後代類似于外來生物的入侵,有很大的可能破壞現有生态平衡,對野生動物現有的生存栖息地帶來嚴重的破壞;對于人類而言,野生動物雜交産生的新物種是未知的,對人類和自然界帶來的危害後果,是難以通過實驗和推理來驗證的,因此可能會威脅人類自身的安全。
事物都有兩面性,野生動物雜交也不是全無用處。在人為的幹預下,将同種屬野生動物與家養畜禽間進行雜交,這種做法可以在野生動物中尋找家養畜禽退化丢失的優良性狀的目的基因。
比如野豬和家豬的雜交,野豬在很久遠的古代被人類馴養,逐漸地退化而成為家豬,這使得原本野豬中優秀的抗逆性基因退化,将野豬與家豬進行雜交能夠取長補短,使得家豬能夠繼承野豬瘦肉率高、适應性強、野味濃厚的特點,充分滿足了現代人類對營養需求。
利用雜交動物這一手段能夠為尋找、确定某些珍稀動物提供了一個可以斟酌的途徑。畢竟從理論上而言,可進行雜交的親本動物均可以互相作為另一種動物的代孕受體,但如何确定二者能夠生育出健康的子代,也是需要長期考量才能下定論。
但無論雜交動物也好,純種動物也罷,我們對待任何一種生物都應懷揣着對生命的敬畏之心,要堅決抵制對那些不懷好意逼迫野生動物雜交的行為。
參考資料:
[1]劉牧,肖西山,劉學鋒.野生動物雜交若幹問題探讨[J].野生動物學報,2015,3603:342-352.
[2]曾岩,平曉鴿,魏輔文.“野生動物”的概念框架和術語定義[J].生物多樣性,2020,2805:541-549.
[3]杜焓瑜,匡高翔,馬躍,葉永紅,李榮,李廣龍,徐豔春.一例雉科鳥類跨屬雜交及其親本物種的鑒定[J].野生動物學報,2020,4104:1036-1046.
[4].美國動物保護區出生罕見斑馬與驢雜交後代[J].當代畜牧,2010,08:6.
[5]李天皓.長白山野豬×杜洛克豬雜交群體種質特性的初步評估[D].四川農業大學,2019.
作者:新茶 校稿編輯:小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