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的特征特性與栽培技術
龍小琴
白及 [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 f.],為蘭科白及屬多年生藥用植物 ,其藥用部位為幹燥塊莖。主産于我國南方的貴州、四川、雲南等省區。白及最早收載于 《神農本草經》,又名甘根、冰球子等,性味苦、甘,微澀,主歸肺胃經。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等功效,用于治療肺結核咳血和胃潰瘍導緻的胃出血之吐血、尿血、便血等症; 外用主要用于治療外傷出血、手足皲裂、燒燙傷等。同時,白及在保健食品、塗料印染,花卉觀賞及美容等行業也有廣泛應用,因此白及商業價值大 。目前市場供不應求,近年來,因人們無節制地對野生白及進行采挖,造成野生白及資源量減少嚴重,已經被列入世界瀕危植物保護品種 。市場需求大,為了滿足需求,人工馴化的野生白及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因種植集中化,再加上生長環境的改變,病蟲害愈發嚴重,使白及種植産生一定障礙 。本文通過探讨白及優質高産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主要關鍵技術,為白及種植水平和病蟲害防治提供參考。
1 形态特征
白及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在 20~50cm。扁球形鱗莖,假鱗莖為不規則圓筒形或卵形,直徑 1cm 左右,有線狀的須根。葉闊全緣,為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寬 2. 50 ~ 5cm,長 15 ~ 40cm,基部有管狀鞘,向上端漸狹窄,環抱莖上。總狀花序頂生,花序軸蜿蜒狀,長 4~ 12cm,有花 4 ~ 10 朵; 長圓狀披針形的苞片,長 1. 50~2. 50cm; 花玫瑰紫色,直徑 3~ 4cm,萼片長圓狀披針形,長約 2. 50cm,花瓣長圓狀披針形,長約 2. 50cm,唇瓣倒卵形,内面有縱線 5 條,上部 3 裂,中間裂片長圓形,邊緣波紋狀; 雄蕊與花柱合成一蕊柱,和唇瓣對生,花期 4—6 月,花粉塊長圓形。果期 7—9 月,蒴果,圓柱狀,直徑約 1cm,長約 3. 50cm,有縱棱 6 條; 種子微小,多數 。
2 生長習性與環境
白及喜溫暖、濕潤、陰涼的氣候環境,常生長于丘陵、低山溪谷邊及陰蔽草叢中或林下濕地 。
3 白及的栽培技術要點
3. 1 選地整地
選擇腐殖質含量高、疏松肥沃的沙質壤土,排水良好,氣溫在 25℃以上,稍陰濕環境。不耐寒,氣溫在 9℃以下進入休眠期,0℃以下或者遭遇嚴重的霜害凍害,塊莖極易被凍傷或者凍死。山地栽種時,宜選陰坡生荒地栽植。把土翻耕 20cm 以上,施廄肥和堆肥,施農家肥 1000kg·667m-2,沒有農家肥可撒施三元複合肥 50kg·667m-2。施肥後,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勻。栽植前淺耕 1 次,把土整細、耙平、做 1 個寬130cm 的高畦 。
3. 2 繁殖方法
白及種苗生産有以下幾種方式: 無性繁殖,利用采挖野生白及逐步積累種苗 ; 種子繁殖,用白及的種子繁殖,因其種子特殊,目前還有很多技術難題,發芽率低,幾乎沒有人采用這樣繁殖方式 ; 組織培養,周期短、增殖率高,能在短期内培養出大量的幼苗 。在白及扡插、鱗莖、種子繁殖系數非常低的情況下組培快繁是最佳選擇方式。
3. 3 種苗準備
白及的種苗來源主要有種子分株繁殖和播種繁殖2 種 。
分株繁殖的種苗,應選無破損、無蟲蛀、當年生、芽眼多的鱗莖、大小相似,分切成帶 1~2 個芽的小塊,要求不能損傷表皮和隐芽,切面平滑,切口沾草木灰、晾幹後栽種。
經播種繁殖的白及組培苗,需開瓶煉苗 6d,洗淨培養基,假鱗莖1cm 以上的部分用剪刀剪去,以1 ∶ 1比例加入珍珠岩、營養土為介質,定植于塑料穴盤。
3. 4 栽種方法
移栽白及成活的關鍵在于其原球莖,因為原球莖生命力旺盛的白及一般都能移栽成活,移栽成功率可以達到 95%。每年 2、3 月種植,按株距 15cm、行距26~30cm 開穴,穴深 10cm 左右。将假鱗莖芽嘴向外放于穴底,每穴 3 個,呈三角形排放。栽後覆蓋細肥土或草木灰,澆 1 次稀薄人畜糞水,蓋土與畦面平齊。種前深翻土地,起寬 1. 30m、高 0. 20m 的畦,施足底肥,細耕後平整畦面,以便栽種 。
3. 5 田間管理
3. 5. 1 中耕除草
白及植株矮小,壓不住雜草。因此,要注意中耕除草,每年一般除雜草4 次。第1 次是在3—4 月出苗後; 第 2 次是在 6 月生長旺盛時,此時雜草生長快,白及幼苗矮小,要及時除盡雜草,避免草荒; 第 3 次是在 8—9 月; 第 4 次結合收獲間作的作物淺鋤廂面,鏟除雜草。每次中耕都要淺鋤,以免傷芽傷根 。
3. 5. 2 追肥白及喜肥,每年追肥 3~4 次,每個月噴施 1 次磷酸類肥料或稀薄的人畜糞尿。第 1 次在 3—4 月齊苗後,施硫酸铵施 4~5kg·667m-2,兌腐熟清淡糞水施用; 第 2 次在 5—6 月生長旺盛期,施過磷酸鈣30~40kg·667m-2,拌充分漚熟後的堆肥,撒施在廂面上,中耕混入土中; 第 3 次在 8—9 月,施入腐熟人畜糞水拌土雜肥 2000~2500kg·667m-2 。
3. 5. 3 灌溉和排水
白及喜陰,經常保持濕潤,幹旱時要澆水,7—9月份早晚各澆 1 次水。白及又怕澇,雨後要及時疏溝排除多餘的積水,避免爛根。
4 病蟲害防治
白及的病害主要有塊莖腐爛病、炭疽病、葉斑灰黴病等; 蟲害主要有地老虎、細胸金針蟲、螨、蝸牛、蝼蛄、菜蚜等,主要為害假鱗莖。識别與發生特點見表 1,防治措施見表 2。
表 1 主要病蟲害的識别與發生特點
續表 主要病蟲害的識别與發生特點
表 2 白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措施
5 小結
随着白及的人工種植面積逐年擴增,其種植技術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在白及的種植過程中仍有病蟲害發生,對白及的生長狀況産生很大影響。農業部門和科研院所應當着重加強我國白及栽培技術的研究,對病害蟲的防治措施進行細化; 做好白及的田間管理,并積極地對病蟲害進行預防,改善我國白及在種植方面的弊端,促進白及産業的健康發展,提高白及種植的經濟效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