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北京動物園引導圖

北京動物園引導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4 23:23:22

北京動物園引導圖?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記者從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2021年科普遊園會今天(5月23日)在北京市屬公園拉開帷幕,40餘項公園特色科普活動将作為全國科技周活動持續至5月30日,遊客市民可關注各公園微信公衆号了解活動詳情,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北京動物園引導圖?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北京動物園引導圖(雨燕環志拜訪動物的家)1

北京動物園引導圖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記者從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2021年科普遊園會今天(5月23日)在北京市屬公園拉開帷幕,40餘項公園特色科普活動将作為全國科技周活動持續至5月30日,遊客市民可關注各公園微信公衆号了解活動詳情。

本次科普遊園會以“線上 線下”聯動科普形式,将帶來來自頤和園、天壇公園、北海公園、北京動物園、北京植物園等市屬11家公園及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中國園林博物館、北京市園林學校等單位的園林生态項目及科技科普成果。

在北京動物園主會場,一場科普劇為此次活動拉開了序幕,邀請遊客拜訪朱鹮、丹頂鶴、大鲵等動物們的家,啟發小朋友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圍繞“科技助力生态保護”主題,現場設立了“失而複得的朱鹮”“野生鴛鴦生态保護”模型展示、動物體檢、動物豐容等互動項目,遊客可以了解北京動物園在生态保護、野生動物重引入和野生動物飼養管理方面的應用成果。主會場還設置了動物手指畫、鴛鴦團扇彩繪、“動物大闖關”互動答題、科普導賞和自然筆記活動。

頤和園、北海公園、中山公園、玉淵潭公園、中國園林博物館等也設立了分會場活動。每年3月底至當年8月初,是北京雨燕飛抵北京繁育的時間。頤和園内廓如亭是中國面積最大的亭式古建築,每年都吸引大量雨燕在此築巢、繁殖。23日起,頤和園将通過科學網捕環志北京雨燕野生種群及現場科普,在一周時間内對北京雨燕及相近品種、雨燕環志保護工作、鳥類環志科研工作成果進行深入科普宣傳。北京植物園的科普老師帶領遊客進行戶外觀察和自然體驗,學習裸子植物知識及植物文化,完成尋寶活動。

據悉,線上科普遊園會基于“科普公園”微信公衆号,設立“古樹尋蹤、科普盛宴、園林科技、一園一品、自然筆記”五個版塊。

科普遊園會活動推薦

5月23日至30日,北京市屬11家公園及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北京市園林學校、中國園林博物館将開展“探秘動物”“花花世界”“雨燕科普”“雕梁畫棟”“愛護自然”等五類、40餘項科普活動。

◆天壇公園·領略花中皇後的風姿

月季又稱月月紅,被譽為花中皇後,天壇月季發展和栽培曆史悠久,在專業技師的引導下欣賞常見月季觀賞品種和天壇特色自育品種,并制作屬于自己的那一朵紙藝月季花。

◆北海公園·團城古樹尋蹤自然筆記

提起北海團城,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高大巍峨的白袍将軍和蒼翠挺拔的遮蔭侯,團城上共有40株古樹名木。公園科普工作者将講述團城上古樹的保護、複壯措施及團城古滲井對古樹的涵養作用,帶領遊客完成自然筆記。

◆香山公園·森林小衛士

公園不僅是遊客眼中的美景,還是各種小型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家園。遊客可以跟随園林植保工作者進行一次實地的昆蟲觀察,了解紅葉蟲害,并開展天地十方和黃闆懸挂,在動手中學習無公害綜合防治方法。

◆北京動物園·動物行為訓練系列直播

通過北京動物園抖音官方賬号,動物園将在食草動物區、犀鳥館和河馬館推出“中國本土珍稀食草動物”“犀鳥行為訓練”“犀牛河馬行為訓練”三場系列直播活動,每場直播1小時。以飼養員動物行為訓練展示、保護教育教師講解和互動問答形式介紹羚牛、黑麂、雙角犀鳥、白犀等動物的日常習性,豐容設施以及日常行為訓練等内容,宣傳開展動物行為訓練的目的和意義,科普動物福利相關知識。

◆玉淵潭·觀鳥賞花遊濕地自然體驗活動

春夏之交正值鳥類的繁殖季節,科普人員将帶領遊客參觀遊覽,講解濕地功能、景區特色、觀鳥識鳥賞花,講解自然知識和趣味故事。

◆中國園林博物館·“花中四君子”植物熱縮體驗

花中四君子一直代表着美好的人格品德,活動通過讓孩子們了解梅蘭竹菊常見的花序、葉序類型,并通過顯微鏡觀察,了解植物微觀細胞結構,最後利用熱縮片的原理,制作胸針飾品,引導學生認識植物,與自然親密接觸。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戴軒 校對 趙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