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身上為什麼長蜱蟲

人身上為什麼長蜱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7:43:16

“那隻蜱蟲的頭紮進我女兒頭皮裡,隻剩下接近膚色的肚子,摸上去軟軟的,我一直以為是顆痣。”6月9日上午,回憶起在女兒小雅頭上吸血一個多月的蜱蟲,長沙市民趙女士後怕不已。

被蜱蟲吸血一個多月,沒有出現感染的小雅算是幸運的。近日,河南信陽一位七旬老人因感染“發熱伴血小闆減少綜合征”(俗稱“蜱蟲病”)去世,另外還有3人關聯被傳染也不幸去世,此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随着夏季的來臨,蚊蟲生長旺盛的時期已到,專家提醒,蜱蟲、隐翅蟲這樣的“恐怖生物”,不得不防。

蜱蟲吸在女孩頭上吸血一個多月

小雅今年9歲,是長沙一名小學3年級學生。一個多月前,頭上突然長了一顆接近膚色的“痣”。媽媽發現,這顆痣“生長”非常迅速,因擔心惡變,帶着小雅來到醫院。

長沙市中心醫院皮膚科主治醫生劉穎科接診後,仔細檢查發現,這顆“痣”竟是一隻活的蜱蟲!萬幸的是,小雅沒有出現局部紅腫、疼痛的症狀,也沒有出現畏寒、發熱等不适,和這隻蜱蟲“和平相處”了一個多月。

人身上為什麼長蜱蟲(在9歲女孩頭上吸血月餘)1

(紮入皮膚之後,吸血的蜱蟲變成膚色。受訪者供圖)

劉穎科醫生采取醫療手段,幫小雅把蜱蟲進行了處理,目前孩子症狀良好。

無獨有偶。近日,市民王女士洗澡時,發現背部突然長了一個“坨”,有點輕度瘙癢。王女士很快發現這個“坨”不太一樣,趕緊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皮膚科就診。劉穎科醫生介紹,王女士背部皮膚可見小片紅斑,中央被認為是“坨”的皮疹,其實是一隻吸飽了血的蜱蟲,入院時還緊緊地吸附在王女士的皮膚上。

緻4死1傷,小小昆蟲為何如此恐怖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等媒體報道,5月27日,河南信陽市潢川縣雙柳鎮天橋村的黃先生反映,近日包括父親在内的3位老人因患上“蜱蟲病”先後不治去世。同村有老人此前同樣因“蜱蟲病”去世,包括黃先生父親在内的3位老人曾幫忙給逝者淨身穿衣。

截至目前,該起疑似因處理去世蜱蟲病感染者遺體而造成的繼發感染事件已關聯4人死亡,1人治療中。

小小蜱蟲,為何能夠引發如此嚴重後果?

據介紹,“蜱蟲病”是由“布尼亞病毒”引起的新發傳染病,蜱蟲為其傳播媒介。該病大多數患者有惡心、嘔吐及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狀和乏力等表現,少數重症患者可因多髒器損害而死亡。

該病死亡率在10%至30%之間,尚無有效的疫苗和治療方法。除被蜱蟲叮咬外,接觸患者的血液和體液也可能被感染。醫護人員和患者家屬在診治或照護病人時,暴露的皮膚、黏膜直接接觸病人的血液等體液,都可以導緻感染發病。

【提醒】蜱蟲傳播病原體種類最多,取蟲别魯莽

6月8日,湖南省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專家介紹,蜱蟲跟蚊子、蒼蠅、蟑螂、老鼠一樣,是我省廣泛存在的病媒生物種類,常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或者寄宿于牲畜等動物皮毛間。

在蟲媒傳染病中,蜱蟲傳播的病原體種類最多,被蜱蟲叮咬後最常見的問題是皮膚感染。因為蜱蟲的吸血時間長,且吸血時異常專注,往往連假頭一起紮進皮膚裡。蜱蟲的口器上長着倒刺,如果生拉硬拽地拔除正在吸血的蜱蟲,很可能連假頭一起折斷在皮膚裡,引起繼發感染。

“蜱蟲叮咬時不覺疼痛,常常被忽視。”劉穎科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蜱蟲沒有吸血的時候,腹部扁平,大約2-10mm。當吸飽血後,就會脹大像一顆紅豆,身體大的可以達到30mm。

劉穎科提醒,如果發現皮膚上有像豆般脹鼓鼓的不明物體,要警惕蜱蟲的可能。這時候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捏、拽、用火或者其他東西刺激它,因為這樣做可能讓蜱蟲的口器折斷在皮膚裡,也會刺激蜱蟲分泌更多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一旦發現有蜱蟲叮咬皮膚,可用酒精塗在其身上,使它頭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下蜱蟲。也可以用煙頭、香頭輕輕燙蜱蟲露在體外的部分,使其頭部自行慢慢退出。

蟲體取出後,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并随時觀察身體狀況。民間也有将油塗在叮咬的蜱蟲上,或将正被叮咬的部位浸在水裡,使蜱蟲無法呼吸而松口,這種方法也很實用。

【支招】花露水、驅蚊水有防護作用

蜱蟲的運動方式為爬行,沒有翅膀,不能飛行,喜吸牛、羊、鳥類的血液,偶爾也侵襲人類,但不是嗜吸人血,更不會主動往人居房裡湊。

湖南省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專家介紹,我省蜱蟲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帶。這些地方一般使用農藥少,因此,使用針對爬蟲的廣譜衛生殺蟲劑可很好地控制蜱蟲密度。

經常在戶外草叢中穿梭的貓狗身上,也經常能發現蜱蟲。養寵家庭要注意,避免寵物将蜱蟲帶入家中。行人在穿過蜱蟲區域時,最好戴好帽子、穿長褲長衣,并把褲腿紮進襪子或者靴筒裡。如果全副武裝太熱太悶,也可以将含有驅避劑的驅蚊水噴灑在衣服和暴露的皮膚上(不建議給兩歲以下幼兒使用避蚊胺)。

常用的花露水、驅蚊水便能起到作用,購買時隻要注意查看商标說明上标注的農藥登記證号及有效成分含量就可以。

這些“恐怖生物”也要留意

●蚊子 6月8日上午,海關總署辦公廳官方微信發布最新提醒:警惕登革熱疫情傳播。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目前,巴西、菲律賓、新加坡、越南、緬甸、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均報告不同程度的登革熱疫情。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主要通過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叮咬傳播。

●恙蟲 2016年,佛山63歲的馮女士在菜地被恙蟲咬後,多髒器功能衰竭死亡。羌蟲很小,肉眼幾乎看不到。如果在草地或灌木叢活動後,發現不明原因高燒,就要認真檢查身上是否有蟲子叮咬後的焦痂,特别是在一些隐蔽的部位如會陰部、腋窩、腹股溝等。

●隐翅蟲長沙市中心醫院皮膚科醫生介紹,隐翅蟲不咬人,人們患隐翅蟲皮炎是因為皮膚接觸到了隐翅蟲體内的強酸性毒液。遇到隐翅蟲飛到皮膚上時,千萬不要直接用手把它拍死,正确的做法是輕輕吹走或用其他物品驅趕。

●紅火蟻在紅火蟻多發區千萬不可赤腳。紅火蚊上颚可咬,尾刺可蜇,一旦被叮咬會讓人感覺非常疼痛,過敏體質的人甚至可能會因此起休克,若膿泡破掉,則常引起細菌的二次性感染。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就醫。

全媒體記者:李琪

通訊員:朱文青

(三湘都市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