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現率通俗解釋?關注智慧股市101,看股海浮沉一、貼現率的定義:,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貼現率通俗解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關注智慧股市101,看股海浮沉。
一、貼現率的定義:
貼現率又稱門檻比率。是指将未來支付改變為現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未到期的票據向銀行要求兌現,銀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貼現率是一種基本貨币政策工具。
二、貼現率的用途:
企業所有的應收票據,在到期前需要資金周轉時,可用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或借款。銀行同意時,就會按一定利率從票據面值中扣除貼現或借款日到票據到期日的止的利息,而付給餘額。
貼現率的高低,主要根據金融市場利率來決定。貼現率也能适當預測經濟發展,企業财務成長測算,投資預測與回報測算,資産評估和企業價值評估等等。
三、再貼現率的定義:
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将其貼現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時的扣息利率。再貼現即一般商業銀行資金不夠時,便向中央銀行融通借款。借款方式,便是用手上現有的商業票據向中央銀行再貼現,以獲得資金。這種再貼現時支付的利率叫再貼現率。各成員銀行将已貼現過的票據作為擔保,作為向中央銀行借款時所支付的利息。
當商業銀行需要調節流動性的時候,要向央行付出的成本。指商業銀行為中央銀行提供貼現票據,融通資金時所支付的貸款利率。也可指把未來現金收益折合成現在收益的比率。理論上講,央行通過調整這種利率,可以影響商業銀行向央行貸款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調控整個貨币體系利率和資金供應狀況的目的,是央行調控市場利率的重要工具之一。
四、再貼現率的含義:
1、再貼現意味着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貸款,從而增加了貨币投放,直接增加貨币供應量。
2、再貼現率的高低不僅直接決定再貼現額的高低,而且會間接影響商業銀行的再貼現需 求,從而整體影響再貼現規模。從而進一步影響市場的貨币供應量。再貼現率高,就會 影響商業銀行的貸款需求。反之,再貼現率低,就會促進商業銀行的貸款需求增加。
3、再貼現率的數值由中央銀行決定。
當市面資金緊縮時,中央銀行降低再貼現率,商業銀行的貸款成本變低,就會傾向通過再貼現獲取資金,導緻市場上的貨币總量增多,同時商業銀行也會降低其市場利率;反之,當市面資金過多時,中央銀行可提高再貼現率,抑制通貨膨脹,提高市場利率。
五、貼現率和再貼現率的關系:
再貼現率會影響貼現率,即再貼現率<貼現率。
中央銀行通過變動貼現率來調節貨币供給量和利息率,從而促使經濟擴張或收縮。當需要控制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提高貼現率,這樣商業銀行就會減少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就會減少,而商業銀行的利息将得到提高,從而導緻貨币供給量減少。當經濟蕭條時,銀行就會增加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從而準備金增加,利息率下降,擴大了貨币供給量,由此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但如果銀行已經擁有可供貸款的充足的儲備金,則降低貼現率對刺激放款和投資也許不太有效。中央銀行的再貼現率确定了商業銀行貸款利息的下限。
再貼現政策是中央銀行貨币政策的組成部分,辦理再貼現是商業銀行獲取資金的途徑之一。再貼現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的融資成本和融資方式,并一直是我國票據交易預期年化利率定價的基準之一。從2001年9月11日起,人民銀行将再貼現率由2.16%大幅調整至2.97%後,2004年3月又再次調高至3.24%的水平。自2008年9月以來,人民銀行三次調低存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央票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也大幅下降。2008年11月18,商業銀行間轉貼現率已降至3.12%,随着國家積極貨币政策的陸續推出,再貼現率也有着向下調整的空間。
再貼現率具有調節靈活的優點,但也不宜頻繁變動,否則給人以政策意向不明确印象,使商業銀行無所适從。此外, 再貼現率的調節空間有限,且貼現行為的主動權掌握在商業銀行手中,如果商業銀行出于其他原因對再貼率缺乏敏感性,則再貼現率的調節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現階段,再貼現率隻是作為票據貼現率的定價基礎。人民銀行曾有過規定,即票據貼現率應在再貼現率基礎上加點确定。而轉貼現率則不受限制,已經完全市場化。即便如此,由于貼現率與再貼現率有着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再貼現率仍會對票據市場預期年化利率定價産生重大影響。
每日股文,明天見!
上一篇:貼現(轉貼現、再貼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