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不合格品?不合格品又稱不良品,是指不符合産品品質标準或訂貨合同規定的技術要求的産品。不合格品按其不合格的程度可分為:廢品、次品、回用品、返修品或主要、次要、緻命缺陷等。
出現不合格品應什麼樣流程處理呢?具體包括不合格品産生的原因、标識、隔離、處置和相應的記錄。
不合格品産生的原因
如何做好一名質量經理?質量經理應知合格品産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産品開發與設計、工序管制狀态、采購等環節。錯誤的操作方法、不良物料及錯誤的設計也可導緻不合格品産生。
一般來說,不合格品的産生都與以下方面有關,具體見以下幾方面。
一、産品開發與設計:
二、機器與設備管理:
三、材料與配件控制:
四、生産作業控制:
五、品質檢驗與控制:
不合格品是企業不願看到的,但又是很難避免的,因此企業要從不同的方面分析不合格品産生的原因,找出主要影響原因後才可以實施改進措施。
不合格的标識
為了确保不合格品在生産過程中不被誤用,工廠所有的外購貨品,在制品、半成品、成品以及待處理的不合格品均應有品質識别标識。
一、選擇标識物
1.杯識牌
标識牌,按貨品屬件或處理類型将相應的标識牌懸挂在貨物的外包裝上加以标示。
根據企業标識需求,可分為“待驗”牌、“暫收”牌、“合格”牌、 “不合格”牌、“待處理”牌、“封存”牌、“退貨”牌、“重檢”牌、“返工.” 牌、“返修”牌、“報廢”牌等。标識牌主要适用于大型貨物或成批産品的标識。
2.标簽或卡片或标簽卡或标示單
該标識物一般為-張标簽紙或卡片,通常也稱之為“箱頭紙' 在使用時将貨物判别類型标注在上面,并注明貨物的品名、規格、 顔色、材質、來源,訂單編号、生産日期、數量等内容。在标識品質狀态時,QC員按物品的品質檢驗結果在标簽或卡片的“品質”欄蓋相應的QC标識印章。
3.色标
色标的形狀一般為一張正方形或圓形的有色粘貼紙。它可直接貼在貨物表固規定的位置上,也可貼在産品的外包裝或标簽紙上。
色标的顔色一般分為:綠色、黃色、紅色三種。其中:
①綠色:代表受檢産品合格.一般貼在貨物表面的右下角易于看見的地方;
②黃色:代表受檢産品品質暫時無法确定,一般貼在貨品表面的右上角易于看見的地方;
③紅色:代表受檢産品不合格,一般貼在貨物表[61的左上角易于看見的地方。
二、應用标識物
1.進料不合格品标識
品質部IQC檢驗時,若發現來貨中存在不合格品,且數量已達到或超過來料品質允收标準時,IQC驗貨人員應即時在該批 (箱或件)貨物的外包裝上挂“待處理”标牌。報請部門主管或經理 裁定處理,并按最終審批意見改挂相應的标識牌,如暫收、挑選、退貨等。
2.制程中不合格品标識
在生産現場的每台機器旁,每條裝配拉台、包裝線或每個工位旁邊一般應設置專門的“不合格品箱”。員工自檢出的或POC在判定的不合格品,員工應主動地放入“不合格品箱”中,待該箱裝滿時或該工單産品生産完成時,由專門員工清點數量;并在容器的外包裝表面指定的位置貼上“箱頭紙”或“标簽'經所在部門的PQC員蓋“不合格”字樣或“REJECT”印章;在搬運到現場劃定的 “不合格”區域整齊擺放。
如果工廠内部對成批貨品質無法确定,需要外部或客戶确認時,QC可在該批貨品外包裝上挂“待處理”或“凍結”标牌,以示區别,此類貨品應擺放在工廠或現場劃定的“周轉區”等待處理結果。
3.倉存不合格品标識
QC足期對倉存物品的品質進行評定,對于其中的不合格品由倉庫集中裝箱或打包。QC員在貨品的外包裝上挂“不合格”标識牌或在箱頭紙上逐一蓋“REJECT”印章。對暫時無法确定是否為不合格的物品,可在其外包裝上挂“待處理”标牌,等待處理結果。
不合格品的隔離
如何做好一名質量經理?質量經理就應做好不合格品的隔離,以防不良品流入下一工位。
一、不合格品區域規劃
(1)在各生産現場(制造/裝配或包裝)的每台機器或拉台的每個工位旁邊,均應配有專用的不合格品箱或袋,用來收集生産中産不合品。
(2)在各生産現場(制造/裝配或包裝)的每台機器或拉台的每個工位旁邊,要專門劃出一個專用區域用來擺放不合格品箱或袋, 該區域即為“不合格品暫放區”;
(3)各生産現場和樓層要規劃出-定面積的“不合格品擺放區”用來擺放從生産線上收集來的不合格品;
(4)所有的“不合格品擺放區”均要用有色油漆進行劃線和文字注明,區域面枳的大小視該單位産生不合格品的數量而定。
二、标識放置
(1)對qc判定的不合格品,所在部n尤異議時,由貨品部安排人員将不合格品集中打包或裝箱3 QC在每個包裝物的表而蓋 “REJECT”印章後,由現場雜工送到“不合格品擺放區”,按類型堆棧、替碼。
(2)對OC判定的不合格品,所在部門有異議時,山部門管理人 員向所在部門的QC組長以t級別的品質管理人員進行交涉,直至品質部經理。
三、不合格品區貨品管制
(1)不合格品區内的貨物.在沒有品質部的書面處理通知時,任何部門或個人不得擅U處理或運用不合格品。
(2)不合格品的處理必須要行品質部監餌進行。
報廢,OC在外箱上逐一蓋“報廢”字樣後,由雜工送到工廠劃定的“廢品區”進行處理.
返工,在外箱上逐一蓋“返工.”字樣或挂“返工”标識牌, 由有關部進行返工,具體包括:返工、返修、挑選及選擇性做貨。
條件收貨:QC接收貨通知,取消所有不合格标識,外箱若有不合格字樣則用“綠色”色帶進行覆蓋。
其他不合格的處理規定,均由品質部按處理通知協助相關部門進行妥善處理.
不合格品的處置
不合格品經過評審後則要對其進行處理,不同的不合格品的處理方法是不同的。在處理不合格品時可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一.條件收貨(AOD)
在不合格品經局部修整後,可接受或直接使用時,且不會影響産品的最終性能,在品質上可視為允收品範圍内。對此類産品的接受,也稱為“讓步接受”或“偏差接受' 當該批來貨被特許進廠後,IQC應在該批來貨上作“特采”标記,并将驗貨佶息傳遞給來貨 使用部門和該部門的PQC,以各相關部門作出應對行動。
二.揀用或選用
對于來貨基本合格,但其中存在一定數量的不合格品時,在入倉前或使用前,由工廠安排人力将不合格品剔除掉,然後再将來貨入倉或投人生産的過程,稱之為“來貨揀用或選用”。如果該批來貨未經挑選,即投入生産中使用,由使用部門邊挑選邊做貨,則稱之為“挑 選性收貨”。
三.返工與返修
返工、返修是指對不合格品的重新加工和修理,使産品品質達到規定要求。QC部門在對返工、返修作業進行管制時,主要應控制以下幾方面工作:
(1)掌捤好品質允收标準,并向返工與返修人員闡明品質要求要點;
(2)在制品品質檢驗與試驗的方法;
(3)記錄返工品的品名規格、數量;
(4)對返工品進行重檢。
四.退貨
因來貨品質不合格,經QC鑒定後,将來貨退回發貨部門的行為。不論被退的貨物是自制還是外購進廠,OC在作出退貨決定前,都應作如下考慮:
(1)來貨否按其他方式被接受,如挑選、返修。
(2)所退的貨物造否為産品的重要部(分;若被使用,對産品的最終品質是否造成嚴重影響。
(3)若進行退貨是否造成生産線停工待料。如來貨被強行使用會造成重大品質隐患,則一定要退貨。
五.報廢
QC部門在作出物料報廢前,應做如下考量:
(1)若進行報廢,足否造成較大經濟損失。
(2)是整體報廢,還是部分報廢;産品的組件可否拆卸下來轉作其他産品用。
(3)批量進行報廢時,應注意報廢批中,是否能檢出部門允收品。
總之,由于物料的報廢将直接造成工廠的經濟損失,所以品質部也收到物料的報廢申請時必須認真核對,并指派QC主管或主管助理級的品質管理人員親臨現場核查,以确定所申請的物料确實無法迸行再利用時,方可簽署報廢申請。
不合格品的記錄
對不合格品應該從産生一直到處理完成為止的整個過程進行記錄,清楚地表明不合格品的産生原因、評審、處理和改善後的效果等内容,便于分析和改進。進行不合格品記錄時要掌握以下内容:
一、選不合格品記錄方式:
進行不合格品記錄的表格類型有:
(1)品質檢驗記錄表格.如《IOC來貨檢驗報告》、《PQC巡檢表》、《産品檢驗單》等;
(2)品質評審與處置圮錄,如《IOC退貨報告》、《品質鑒定單>)、 《不合格品報告》、《特采申請/報告》、《物料/産品報廢申請表》等
(3)品質改善報告,如《品質糾正與預防措施》;
(4)各類品質分析報表,如《生産部月份品質狀況分析報告》《品質部統計月報表》。
二.核實不合格品的記錄内容
對不合格品的記錄是為了方便以後的品質追溯,以及為工廠品質改善提供原始資料。所以,對不合格品的記錄應包括以下具體内容。
(1)不合格品的名稱、規格、顔色、編号;
(2)不合格品産生的訂單号、生産日期、部門;
(3)不合格品數量占總産量比率;
(4)不合格品的缺陷描述;
(5)相關部門對不合格品的評審結論;
(6)不合格品的處置意見和實施結果的詳細情況;
(7)針對不合格現象的糾正措施與預防及實施效果。
如何做好一名質量經理?質量經理就應對不合格品的産生到處理的全過程進行記錄,既是規範品質管理的要求,又可以為企業提供完整的資料,為企業分析和改善提供保證。
ISO9001-2015版質量管理體系程序文件标準培訓全套資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