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死亡是一件令人敬畏又充滿悲傷的大事。人的一生,總要經曆幾次這樣的大事情,或是身邊親友,亦或是自己。不管心痛與否,在自然規律面前,死亡永遠是世人無法拒絕的離别。然而,壽衣是亡者在人世間最後的體面,所以講究頗多。
壽衣的含義
壽衣,又叫“裝棺衣裳”、“老衣裳”等,在不同的地域,關于壽衣的稱呼也有些許不同。壽衣是為亡者裝殓所用,一般由壽衣、壽褲、壽裙、壽帽、壽鞋、壽襪、壽枕等多件組成。最為亡者最後所穿的衣服,多是老人生前就開始細心準備,壽衣寓意着多福多壽、健康喜樂。
壽衣的禁忌——備“單”忌“雙”
關于壽衣的件數,取決于亡者的屬相和逝世的年齡。不同的家庭,受經濟條件的影響,也會有所調整。從傳統講究來看,多是準備單件數,比如3件、5件、7件、9件、15件等奇數,忌諱雙數的件數。民間有俗語:福不雙至,禍不單行 。根據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民間講究,一般喪葬白事購置物品多是以單數為主,雙數是絕對的禁忌。
壽衣的禁忌——喜“棉”忌“皮”
關于壽衣的材質,一般以棉質面料為主,忌用動物皮毛或者綢緞。按照民間流傳下來的說法,如果亡者穿了動物皮毛做的壽衣,來生會轉世為畜,子孫後代也會跟着遭殃。禁忌傳說,雖然真僞難辨,但棉質面料的壽衣柔軟舒适、堅牢耐用,可以在下葬前給亡者的屍身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壽衣的禁忌——系“布”忌“扣”
關于壽衣的固定,多是以布條來代替扣子,或者在火化下葬前,用剪刀将亡者壽衣上的扣子剪掉。按照傳統喪葬白事的禁忌,扣子的諧音有“子”字,擔心對後世子孫不吉利,所以亡者壽衣的固定,一般情況下,多用布條來代替扣子。
随着社會的日益進步,國家大力提倡環保簡易的新型殡葬,喪葬習俗在慢慢發生着變化。壽衣是亡者在人世間的最後一份體面,抛開禁忌不談,敬畏與尊重最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