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隻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最近小編就在網上看到一些特别治病方法有被震驚到!
比如前幾天,一則消息#男子胃結石醫生開藥2大瓶可樂#瞬間登上熱搜,引起了網友的熱議,甚至有人表示“喝可樂的理由又增加了——預防結石”。
同樣神奇的還有:遇到感冒咽喉痛去看醫生,醫生推薦吃冰棒;甚至已經有人将“粑粑”制成膠囊藥物,治好了不少人的消化道疾病。
那麼,今天我們不走尋常路,來聊點不一樣的——談談這些特别的治病方法,給大夥們漲漲見識!
一、
可樂竟是“結石克星”?
如果飲料裡面分等級,那“可樂”一定名列前茅。雖然可樂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隻要大家一提及它,就會直接聯想到長胖、腐蝕牙齒、骨質疏松等負面詞彙。
可誰能想到,作為“快樂肥宅水”的它,還能在胃結石的治療上創造“汗馬功勞”。
嗝~
今年9月份,廣西的李先生一連幾天胃難受得厲害,去醫院檢查才發現一顆約5cm的胃結石。
醫生經詢問才得知是(喜歡吃)柿子引發的結石,這才開單兩大瓶可樂,讓他每天喝100ml,連續7天,最後複查時“胃結石”已然溶解消失了。
無獨有偶,同年2月武漢的萬女士因吃多了山楂引發胃痛,就醫後才發現胃部已形成結石(大約6cm),醫生給她開了個“快樂水”處方。隔天檢查時,胃石基本消掉殆盡。
▲開頭熱搜主人公:廣西李先生;武漢的萬女士▲
1
可樂為何能成為“碎石”良方?
相信大家看到上面案例能猜出一些玄機,就是兩個人皆因吃多了柿子、山楂等水果引發的胃結石(也稱為植物性胃結石),而罪魁禍首是水果裡面一種叫做“鞣酸”的物質。
平常我們吃到柿子的澀味就是鞣酸造成的。
不熟的柿子含大量鞣酸,貪吃傷身
柿子等水果吃多了,體内的鞣酸自然積累,它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澱物,順帶吸附胃裡的食物殘渣,越變越大,直到形成黃綠色的胃結石。
當石頭一樣的硬物卡在胃裡,可想而知就會影響人的食欲、還會伴随胃痛、胃脹等不适症狀。
▲圖源(澎湃新聞)胃結石
而可樂屬于酸性的碳酸飲料,裡面含的磷酸能與鈣結合,逐層瓦解結石中的聚合物質,使胃結石變軟或變小。
并且因為可樂裡面有大量二氧化碳氣體,能助胃膨脹,之後趁着胃部空間變大,剩餘結石經過蠕動再消化就能排解掉。
看到這,你是不是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估摸着“要是得了結石,自己買可樂來喝,都省得看醫生咯”!
千萬别試,試試就逝世!因為——
2
可樂“碎石”并非适用所有人!
專家強調,“可樂療法”主要适用于植物性胃石,且對個人身體條件、結石大小和位置等都有要求,患者切莫盲目模仿,應謹遵醫囑!
另外也不光喝可樂一項這麼簡單,為了保護胃部不受傷害,醫生還會使用抑酸劑及胃黏膜保護劑等藥物來加持!
可樂“碎”石具體要看以下幾點——
● 看結石大小情況:此方法僅針對形成較早、結石相對疏松的植物性胃石,對于形成時間長、較硬的其他類型胃結石,可樂也沒轍。
● 看結石所處位置:胃部結石還能勉強幹預,但若是結石已移動到腸道,再怎麼喝可樂也無濟于事。要是結石在食管,喝可樂還有嗆咳風險……
●看患者身體條件:嚴重胃潰瘍、胃壁薄、糖尿病及痛風等患者均不适用“可樂療法”,恐身體有其他疊加風險。
總之記住一點:可樂治病,必須在醫生的嚴格指導下進行。
重點在上
二、
冰棒能緩解“感冒咽痛”?
冰棒不單單是解暑神器,居然還能充當“感冒藥”,難怪網友們直呼“颠覆了傳統認知”。
1
為何醫生說吃冰棒能治感冒咽痛?
其實,醫生的出發點很簡單。由于熱脹冷縮原理,感冒會引起咽喉腫脹疼痛,此時吃冰棒,能使原本腫脹的血管和肌肉遇冷收縮。
腫脹消退了,疼痛感自然也會減弱。這也是生活中常見的“冰鎮止痛”方法。
而吃冰棒又比冰敷脖子來得更加近距離,咽喉經過零下溫度冰鎮之後,能快速止痛止血消腫,減輕患者不适感。
但“冰棒止痛”可不像大家平常随心意來吃。想要效果好,還需講究吃的方法:
● 選對冰棒:痰多時,應選擇含糖量少的冰飲,也盡量不選含堅果的産品,以免傷口二次刺激;
● 控制攝入量:冰涼物自帶冷刺激,患病期間最好控制在150g攝入量之内,腸胃不适者、咳嗽者慎用;
● 飯後吃:減少腸胃不适,應避開空腹食用冷飲,飯後吃的時機相對合适;
● 吃慢點:既然目的是給咽喉降溫,那我們含服冰飲時可在口腔含久些。如果怕腸胃不适,可采用含服後吐出的方式。
冰鎮的辦法是最初輔助治療的步驟,隻能緩解片刻症狀,真正引發感冒咽喉疼痛的主要原因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後續還需用藥物進行針對性治療。
2
哪些情況不能用此招?
盡管我們知道“吃冰棒”治療有局限,但架不住見效快,還是有很多人樂意用此方法。
然而真的是“日常感冒引起的咽痛都能冰鎮法”嗎?
當然不是
這要看感冒的病因
吃冰棒主要适用普通型感冒中的風熱感冒。針對風寒感冒出現的咽痛症狀,此招隻會适得其反。
若是會引起高燒,并伴随怕冷、打哆嗦、頭痛、關節與肌肉疼痛等症狀的流行性感冒(屬于病毒感染),咽部降溫同樣不适用。
另外像一些特定手術(如扁桃體切除、拔牙等),醫生或會采用“咽痛吃冰”的方式,這也是在綜合病患身體情況之後開出的“藥方”,其他人萬萬不可亂用。
三、
“吃屎”能治好多病?
是的,你沒有看錯!「吃“屎”治病」雖說聽着有點惡心,但它已然成為一項嚴肅的醫學治療技術,還有個高大上的名稱叫做“糞菌移植”。
以後這句話=祝你身體健康
1
粑粑什麼時候變成“香饽饽”?
人人嫌棄的粑粑,卻能逆襲成功「變廢為寶」。這事得從幾千年前說起,古代就有用糞便來治療疾病的記載。
東晉時期《肘後備急方》(後世稱作中國第一部臨床急救手冊)中就有記載拿糞便汁治療食物中毒和腹瀉 :“絞糞汁,飲數合至一二升,謂之黃龍湯,陳久者佳。”
後來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口服糞水治療嚴重腹瀉、發熱、嘔吐和便秘等疾病。
而現代醫學中,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FDA)在2013年就宣布可以将人類糞便作為藥物使用。
糞便自此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糞菌移植(FMT)。
治療方式也不像古代那般簡單粗暴,讓你「趁熱吃」。而是通過高新設備去提取糞中的有益菌群,其過程會經曆攪拌、過濾、離心等步驟,最後得到一瓶瓶待移植的細菌液。
△糞便制成的細菌液
現在移植的方法主要有兩種:注入菌液和食用膠囊。
前者是通過鼻胃管、内鏡、灌腸等方式進行投藥。具體操作過程,詳看下圖就懂了▼
後者則是将捐贈者的大便凍幹後制成粉末,做成膠囊給患者吃下去。話說換成是你,你願意接受“吃屎來治病”的方式嗎?(留言區聊聊呗)
△糞菌膠囊
2
“吃屎”療法到底有沒有效果?
目前來看,糞便移植在腸道相關性疾病、肥胖、糖尿病、抑郁症、自閉症等在内的幾十種疾病方面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鑒于糞便移植仍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有一些未知的風險依然需要規避,所以選擇糞菌移植一定要經過本人以及醫生慎重考慮之後執行。
此外,糞便移植之所以能得以發展,離不開背後的“捐屎人”。
現在部分醫院已有糞便捐獻項目
成功者最高能獲500元
然而回報雖可觀,卻不是你想捐就能捐的。想要一份健康無污染的原材料,需要通過層層篩選:
也就是說,天天熬夜吃夜宵、飯點不規律的“加班狗”想捐糞便,醫院收都不敢收!
由此可見,身體健康才是無價之寶,大家且珍惜吧!今天文章的口味比較“特别”,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何感想?
看完文章覺得有用的話,麻煩大家點贊、在看,也歡迎互相轉發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