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自成和朱元璋的經曆

李自成和朱元璋的經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1 17:22:33

公元1356年,朱元璋率領一支紅巾軍攻占了集慶(南京)。雖然彼時他還很弱小,但他卻以此為基地,披荊斬棘十餘年,終于建立了強盛的大明帝國。

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攻克了帝國首都北京。此刻,他已雄踞帝國北方。然而,很快他就兵敗如山倒,次年死于湖北。此後不到20年,清帝國統一全國。

李自成和朱元璋的經曆(為何強大的李自成失敗了)1

朱元璋:你有何資格跟我在一張圖上?

同樣是農民起義,1356年的朱元璋勢力遠遠不如1644年的李自成,朱元璋的敵對勢力也不見得比李自成的敵人弱小,為何李自成迅速敗亡而朱元璋卻成功了?

李自成和朱元璋的經曆(為何強大的李自成失敗了)2

一、李自成的失敗

因為一些原因,我們常常惋惜于李自成的失敗。也有很多人往往遺憾于吳三桂的叛變,還有清軍的措手不及。

那麼,曆史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沒有多爾衮率領的清軍在山海關打敗大順軍,李自成能不能建立一個強如大明的漢人帝國呢?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不急于下結論。因為,對于李自成大順政權在1644年的失敗原因,400年來有很多觀點。

其一,攻占北京後,大順政權的主要領導人地位迅速上升,一躍成為帝國的主宰,迅速紙醉金迷,腐化堕落,以緻于面對清軍和吳軍時戰鬥力下降,從而兵敗如山倒。

其二,大順政權領導人李自成受讒言蠱惑,冤殺了神機妙算的軍師李岩,而聽任丞相牛金星胡作非為。

其三,大順軍大将劉宗敏逼殺陳圓圓(或拷問吳襄),推倒了多米諾骨牌,導緻了吳三桂和清軍的聯合,大順軍實力不敵。

李自成和朱元璋的經曆(為何強大的李自成失敗了)3

如果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些觀點都有失偏頗。

首先,李自成進入北京是在1644年3月,而退出北京則在當年4月底,前後不到2個月。雖然曆史上不乏腐化的案例,但大多數都是以年為單位的潛移默化,在短短的幾十天内腐化導緻戰鬥力大幅度下降的情況還從未有過。

其次,關于李岩和牛金星等人是否存在以及在李自成政權中的地位,尚有争議。即使事實如此,如果大順軍的勝負僅僅僅系于李岩一身的話,那麼李自成能夠在明帝國的剿殺中存活那麼多年、橫掃北方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可知,這也是一個舍本逐末的觀點。

第三個觀點有其合理性,對于清軍的不重視是李自成的失誤之一。但是清軍入關僅僅隻造成了北京及其周邊的丢失,李自成還有廣大的河北、山西、陝西、湖北等地,其中太行、關中等形勝之地也統統在李自成的手中。而短短一年之後,李自成就兵敗垂成,讓一個僅僅擁有10餘萬軍隊的異族政權打的落花流水。将這些失敗統統歸于吳三桂的叛變似乎有些說不過去。

顯現,這都不是李自成失敗的根本原因所在。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李自成進京和離開北京時,有一個現象的反差,很明顯。

李自成進京的時候,“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傳遍北方大地,廣大百姓歡呼雀躍,許多前明遺老遺少也僅僅把順代明看作是朝代更替,對新生的大順政權有着相當的好感。可以說,李自成是帶着百姓和士紳的擁戴進入北京的。

李自成和朱元璋的經曆(為何強大的李自成失敗了)4

而李自成退出北京的時候,攜帶更多的是财物,身邊卻沒有了百姓的呼聲和士紳的幫助,一年之後李自成竟然死于農民武裝之手。要知道李自成本是農民軍出身,他的起義也與百姓有着相同的訴求,應當在底層百姓中間有着天然的親和。

前後對比是極度不合理的。所以,到底發生了些什麼,才會導緻這樣的情況呢?或許這能有助于我們找到原因。

李自成和朱元璋的經曆(為何強大的李自成失敗了)5

二、1644年的大順皇帝李自成

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當年3月19日(農曆),崇祯皇帝死,李自成進入北京。

早在1643年,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賦”的時候,明帝國治下的廣大百姓中間就流傳着一句話:“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事實上,之所以李自成能在短短是兩三個月從西安到北京,正是因為士紳百姓的擁護。一路上明軍幾乎不戰自退或者投降,而很多地方李自成幾乎是被主動簇擁着進的城,比如,大順軍開進宣府時,“舉城嘩然皆喜,結彩焚香以迎”;就連明帝國的首都北京,李自成也是在明廷兵部尚書張缙彥、太監王德化等人的主動投降下進入的。

當李自成進入北京之後,當時的明政府的官員們争相請求錄用,甚至連大學時等高官也不例外。當年七月,劉澤清在對吳三桂的信中說“三面環觀,曾有誰不降賊?”

自成自居西安,建置官吏,至是益盡改官制。···召見朝官,自成南響坐,金星、宗敏、企郊等左右雜坐,以次呼名,分三等授職。自四品以下少詹事梁紹陽、楊觀光等無不污僞命,三品以上獨用故侍郎侯恂。-《明史·卷三百九》

清人所修《明史》對李自成等人是不太客觀的。但是這段記載中,卻提到明廷官員的普遍投降,三品以上隻有一個侯恂沒有接受大順的任命,所以這應該是可信的。

李自成和朱元璋的經曆(為何強大的李自成失敗了)6

明人衣冠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那位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著名的明末學者顧炎武,在其《日知錄》中曾寫道:

“有亡國,有亡天下。···異姓改号,謂之亡國。人将相食,為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看來,在當時士紳百姓眼中,明帝國是朱氏君臣的國家,與他們沒有太大關系。這或許可以說明,為什麼當時廣大的百姓士紳都對大順發自心底的擁護,而非抵制。

大順政權目前急需的應該是恢複生産、重建秩序,而這無疑是相當有利的現象。且看李自成大順政權的作為:

其餘勳戚、文武諸臣奎、純臣、演、藻德等共八百餘人,送宗敏等營中,拷掠責赇賂,至灼肉折胫,備諸慘毒。藻德遇馬世奇家人,泣曰:“吾不能為若主,今求死不得。”賊又編排甲,令五家養一賊,大縱淫掠,民不勝毒,缢死相望。征諸勳戚大臣金,金足辄殺之。-《明史·卷三百九》

多方查閱資料,這段關于“追贓助饷”和劫掠京城的記載并不是對李自成的诋毀,而是事實。甚至在大順政權任命地方官員之後,官員們首先做的,也是拘捕明朝官紳追贓助饷。

而同時,關于李自成安撫百姓、恢複生産的記錄卻是少之又少。除在1643年正月招撫流亡的貧苦農民,“給牛種,赈貧困,畜孽生,務農桑”,又“募民墾田,收其籽粒以饷軍”等不成規模的舉動以外,很少有相關記載,甚至連大順政權建立田制、收取賦稅的記錄都難以找到。同時,也很少看到李自成廣泛征用在野人才、建設政權方面的的記載。

李自成和朱元璋的經曆(為何強大的李自成失敗了)7

相反,我們看到的,大順政權治下的北方局面是:士紳群體惶惶不可終日,遍地雞飛狗跳,無人建設和維持秩序,兵荒馬亂,百姓也無法恢複生産。

在大順皇帝李自成眼裡,士紳乃至北京城中居民隻是他用來養活軍隊的軍饷,而百姓的死活、農業生産的恢複、社會秩序穩定,似乎并沒有那麼重要。

李自成起義的原因是因為活不下去,而現在換成他主宰天下,除了他的軍隊,廣大百姓仍舊難以生存。那麼,百姓士紳為什麼還要支持這樣的大順呢?

果不其然,在李自成敗于清軍之手後,一路向西安撤退。而那些數月前曾經迎接他的百姓士紳,卻對他冷眼旁觀;前明官吏和軍隊,甚至紛紛投向了異族政權清廷的懷抱。

或許僅僅因為這個,來判斷李自成失敗的原因有失偏頗。我們再來看一個成功的例子,300年前,同樣出身于農民義軍,那個建立大明帝國的朱元璋。

李自成和朱元璋的經曆(為何強大的李自成失敗了)8

三、1356年的江南中書省平章朱元璋

元至正16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率軍進入集慶,改名應天府(今南京)。在中國曆史上著名的都城中,南京幾乎是南方唯一的代表,這說明了南京的地理優勢。

李自成和朱元璋的經曆(為何強大的李自成失敗了)9

然而,相比于1644年的大順皇帝李自成,“江南中書省平章”朱元璋此時的勢力遠遠難以比肩,而他的對手們,元帝國、陳友諒、張士誠等等,也并不見得東北的清帝國、各自為政的南明更加弱小。朱元璋幾乎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與大順政權作為不同的是,朱元璋進城之後,首先做的一件事,是宣告吏民:我是來保護你們的,不是來傷害你們的。

太祖入城,悉召官吏父老谕之曰:“元政渎擾,幹戈蜂起,我來為民除亂耳,其各安堵如故。賢士吾禮用之,舊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貪暴殃吾民。”民乃大喜過望。···遣儒士告谕父老,勸農桑,尋還應天。-《明史·太祖本紀》

朱元璋并不是說了這樣一句空話。在立足應天之後,除了軍事上的動作,朱元璋花費了很多的精力,恢複占領區的農業生産、頒布軍紀嚴禁掠奪、妄殺等等。朱元璋還專門頒布了曆書,指導農業生産。

同時,朱元璋花了很大力氣,征召那些在野的儒士、隐士。關于這一點,我們往往注意到劉基在軍事方面發揮的作用,卻忽略了李善長、呂昶、宋濂、葉琛、劉基等人,在朱元璋占領區恢複當地農業生産、積累财富建設政權等方面的作用。

數年之間,應天的朱元璋就擁有了一塊穩固的、富庶的根據地。而百姓和士大夫,也對朱元璋更加擁護。

有一個問題曾經令子彧異常困惑:在與陳友諒、張士誠,乃至後來的元帝國進行軍事争奪的時候,地盤并不寬廣的朱元璋卻往往能夠取得勝利。

而現在看來,朱元璋能取得這些軍事上的勝利,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這塊基地。

李自成和朱元璋的經曆(為何強大的李自成失敗了)10

雖然朱元璋也出身貧民,特痛恨官吏,但他卻盡最大可能去征召儒士輔佐、善待投降的元朝官吏和将領。這樣,朱元璋争取了更多的士大夫的投靠,團結了更多的人,維持了社會的穩定秩序,也才能有機會、有能力恢複生産、建設政權。

在關于朱元璋的記載中,“禮用賢士”、“勸課農桑”、“減免租賦”等等非常多,可見在朱元璋的執政生涯中,一直注重對百姓生存現狀的調查和改善。

仿佛在優秀皇帝們的傳記中,通常都能找到這些相關記載。然而這并不意味着,這是些千篇一律的廢話,特别是對一粥一飯的廣大百姓來說。

而最終的結果,朱元璋最初的這塊地盤比起李自成的地盤小的多,但是朱元璋卻能夠以此為基地,建立起龐大的帝國。抛開軍事因素不談,朱元璋的成功與他的這些作為,是分不開的。

李自成和朱元璋的經曆(為何強大的李自成失敗了)11

四、農民起義的死結:能否完成身份的轉變?

對于李自成的失敗,很多人也曾注意到“追贓助饷”這一行為,并把它納入李自成失敗的原因之一。然而,很少有人意識到,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中國曆史上,幾乎每個王朝的末年,都有很多次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比如陳勝吳廣起義、黃巾大起義、黃巢高仙芝起義、還有本文的李自成等人的起義等等。

他們的勢力都足以摧毀當時的帝國,然而,他們之中真正成功建立長期穩定政權的卻是少之又少。

我們往往把失敗歸咎于,地主官僚的狡猾和農民的樸實。然而,經過千錘百煉的農民義軍首領如李自成等,在很多方面并不比曆史上的枭雄們遜色,但是為什麼他們中的大多數,還是失敗了呢?

李自成和朱元璋的經曆(為何強大的李自成失敗了)12

農民起義之初,滿地都是别人的地盤、别人的财富,所以往往起義者也是破壞者。百姓和士紳擁護他們,是因為他們破壞舊的秩序,那個讓他們難以生存的舊秩序。根本來說,他們所擁護的,不是某個英雄,而是生的希望。

但是慢慢的,當起義軍達到一定規模之後,他們會從一個破壞者變成一個地盤、人口、财富的擁有者。這時候,首領們應該轉變身份,從一個舊秩序的破壞者,變成一個新秩序的建設者,建設一套能夠讓大多數人赢得生存的新秩序。而且這個新秩序的建立,需要領導者,還需要很多人才參與建設。

然而,意識到這一點的農民起義軍首領很少,但無疑,他們幾乎都成功了。比如劉邦、朱元璋等。

而其他首領們,顯然沒有意識到這個身份的轉變。那麼,他們也就意識不到,他們需要建立一個新的秩序。而他所占領的地盤,也就是一個繼續擁有舊的秩序,或者是沒有秩序、混亂不堪的荒地而已。

而擁有廣大土地的李自成,顯然仍舊是一個破壞者,他廣泛“追贓助饷”的行為,就是代表。

對于農業帝國的臣民百姓來說,生存的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農業生産。一個沒有良好秩序的地盤是無法有效保證農業生産的。所以,起義雖然暫時成功了,但百姓士紳們生的希望,卻再次破滅了。

于是,起義軍難以繼續赢得百姓的支持,也無法有效的積累财富物資供養軍隊和政權建設。雖然他們可能憑借強權短暫的建立政權,但幾乎無一取得最終的成功。

這是大多數農民起義最終走向失敗的根本原因,比如黃巢、李自成。那麼,既然那麼重要,為什麼這麼多傑出的李自成們都做不到這一點呢?

李自成和朱元璋的經曆(為何強大的李自成失敗了)13

因為做到這一點實際上并不容易,特别是那些出身農民起義的枭雄來說。

因為他們首先必須團結更多的人,這其中包括他們原來曾經仇恨的官吏、士紳、地方實力派等階層。不僅要放棄仇恨,甚至還要禮遇他們、重用他們,來維持社會穩定,因為他們是重建社會秩序的重要參與者。

他們還需要維持軍隊紀律,改變以搶掠和奪取作為供養軍隊的主要物資來源,而轉過來以屯田、合理收取租賦等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方式來供養軍隊、建設政權、積累财富。

破壞舊秩序往往是容易的,但建立新秩序,特别是合理的新秩序,往往是困難的。這才是為什麼李自成們所以失敗,而朱元璋們所以成功的根本原因。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篇首提出的那個問題,如果沒有清軍的出現,李自成能不能建立一個強如大明的漢人帝國呢?

曆史曾經并非沒有給予李自成的大順政權統一全國的機會,但李自成的失誤不僅僅在軍事上。我想顧誠先生在《南明史》中的這句話能夠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

全文完。

李自成和朱元璋的經曆(為何強大的李自成失敗了)14

參考資料:《南明史》顧誠、《明史》《明史紀事本末》

本文由一品鏟史官子彧原創,已簽約維權騎士,侵權必究。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