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輕薄本,大家往往會想到那些13英寸、14英寸較為緊湊的機型,通過減小屏幕尺寸壓縮機身帶來的便攜性提高立竿見影,但是當你使用Excel編輯表格或是進行遊戲娛樂時,你又會感受到小屏的局促與不便。
那麼有沒有一款筆記本電腦可以通過犧牲一點便攜性來換取更大的屏幕與更舒适的日常體驗呢?有,在使用了一段時間聯想小新Air 15之後,筆者認為它做到,至于它表現如何?我們一起看看。
兼顧大屏與輕薄的平衡
2021年的新款聯想小新Air 15依然沿用了全金屬材質的機身,并以銀色為主色調,給人呈現出一種大氣有格調的感覺。簡約的設計語言同樣是小新Air 15的特色之一,整機A面除了左上角嵌入了聯想經典的“Lenovo”銘牌之外,并無其他修飾,純粹整潔,看起來十分清爽,非常适合辦公室、會議室這樣的正式場合。
令筆者驚喜的還是小新Air 15在便攜性方面做出的努力,16.9mm機身厚度與1.7kg輕的機身雖然沒有更小尺寸輕薄本的來的便攜,但即使日常上下班通勤也不會有明顯的負重感。
超窄邊框的視覺震撼
雖說與13英寸的輕薄本不在同一個量級,但小新Air 15更寬裕的機身尺寸并在在保持相對輕薄的情況下,為我們提供了一塊15.6英寸的1080P大尺寸高色域屏幕。
大屏帶來的寬廣視野與小新Air 15極緻的四邊窄邊框設計好處不言而喻,在觀看高清影視資源時沉浸感十足,配合上DC調光技術降低頻閃。我在這段時間裡一直使用小新Air 15辦公,發現這塊屏幕不但有着合格的色彩表現,長期觀看後也能保持舒适,眼部疲勞感得到了顯著的降低。
大屏的好處不言而喻,日常看電影更加舒适,辦公分屏也不會顯得局促,如果你非極緻便攜不可,那相信我,體驗過15.6,你很難回到小尺寸上了。
豐富的接口與小鍵盤帶來更全面的使用體驗
而相對均衡機身尺寸的另一大優勢就是鍵盤。作為一款15.6英寸的大屏輕薄本,而小新Air 15不但提供了小鍵盤,還采用了1.3mm的長鍵程與三檔背光對于财務或者編輯人員來說非常友好。筆者在加班不想燈光打亂思緒的時候一般會打開鍵盤燈。
此外,小新Air 15的電源鍵還集成了指紋識别,能通過Windows hello自動識别指紋進入系統安全且高效。
接口方面,小新Air 15保留了傳統的USB-A接口、3.5mm耳麥接口、HDMI接口一應俱全,還提供了全尺寸SD讀卡器,方便攝影師導入相機内存卡中的照片。機身左側的USB-C為全功能設計,并支持PD快充協議。
需要提到的是,小新Air 15在續航方面的表現也非常出色,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其支持21.3小時本地視頻播放與8.6小時日常辦公。我的實際體驗和官方數據基本一緻,一整天的常規辦公之後,甚至還有一些剩餘的電量。
11代酷睿加持下的性能硬實力
平心而論,如果單看小新Air 15設計、三維尺寸與重量是不是感覺它很像以前的上網本,隻能充當一些非高強度的工作,這個相對中庸的設計也十分具有欺騙性。
但别被它所欺騙,其搭載了4核心8線程、最高睿頻可達4.2GHz的英特爾酷睿 i5-1135G7處理器與英偉達GeForce MX450獨立顯卡。日常簡單的文檔浏覽、表格編輯自然是不在話下,而且配合這塊15.6英寸的大屏工作效率更高。
而聯想第四代Fn Q性能調節配合上這張MX450顯卡,能輕松激活它的野獸模式。在這個模式下,小新Air 15處理器和顯卡的性能釋放将會分别達到35W和25W。其帶來的提升将會在遊戲幀數上直接表現出來,像英雄聯盟這樣的網絡遊戲,穩定百幀不在話下,憑借英偉達的CUDA加速,輕量化的視頻剪輯也可以應付。。
論便攜,16.9mm、1.7kg的聯想小新Air 15可能并不搶眼。但論性能,英特爾酷睿 i5-1135G7處理器和英偉達GeForce MX450顯卡能夠提供的性能不但能夠充分地滿足日常的辦公、影音、遊戲,甚至簡單的圖片處理、視頻剪輯也很輕松,而這一切都被小新Air 15這塊15.6英寸的大屏幕下呈現。它很好的兼顧了大屏、性能、易用性與輕薄幾個關鍵點的平衡,如果你需要一位輕薄的大屏多面手,那麼聯想小新Air 15确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