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葆元
有人說《東京夢華錄》是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圖》,這是有道理的。《清明上河圖》中被房扉帏舍遮擋住的東西,在《東京夢華錄》中都得到闡釋,《東京夢華錄》叙述的盛況在《清明上河圖》裡都得到再現。區别是,《東京夢華錄》記叙的是汴京城裡,而《清明上河圖》記錄的是汴京城外。如果走進曆史深處,就會發現二者頗多差異。
張擇端作《清明上河圖》時,正值北宋盛世,市井中人安詳,國家的危機在後頭,畫面是表現不出來的。《東京夢華錄》寫成于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距離北宋覆亡已過去20年,再叙當年繁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即使今天我們讀着這些文字,感歎那個物華天寶年代的時候,心頭也難免有幾分怅然。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打碎了給人看,當年的汴京美輪美奂,當它以一片殘夢落在紙上,我相信作者是以這樣一種形式對他心中的那座盛都進行吊唁,透過這些文字,讀者也有傷懷之情。
紹興十七年的臨安與毀于戰火的汴京不可同日而語,懷舊寓意着某種諷今,這是統治者心中的隐痛,當時的“宮掖”隻是臨安府的衙門,宋高宗就蝸居在那裡接受大臣們的朝聖,還不如他封王時的府邸。怎奈滿朝文武,乃至全城百姓都是從汴京逃過來的,舊情揮之不去,難免要對比。
《東京夢華錄》的誕生,是那個時代對它的期許。所以作者隐去了真名字,孟元老是誰?史籍中沒有記載,史家猜測:一位是領了宋徽宗聖旨在汴京修築艮嶽的戶部侍郎孟揆,還有一位是開封府的孟钺,都沒有實據,隻是在孟姓人家中推測。古代文學中确有幾位留下曠世著作卻隐去真姓名的作家,《金瓶梅》是另一例。蘭陵笑笑生是誰?從明朝至今,引得無數史評家翻遍了臨清縣的戶籍家底。然而,名著歸誰并不重要,這件事起碼透露出一個信息,著作者是為了避嫌、避禍、避擾或者躲避什麼。須知,《東京夢華錄》誕生前二十年,北宋的徽欽二宗被金人掠去,連同那個如夢如幻的朝廷一同成為瓦礫,一旦把它訴諸紙上,會有什麼結果?
有一點是明确的,孟元老是北宋流徙臨安的移民,從開封逃到杭州,他熟悉京城的城市布局、人情風俗、節慶活動,在書中才有那麼精準的記錄。他不會是朝廷高官,大抵高官沒有那麼豐富的底層生活經驗,他也不是混迹于市井的走卒,那幫人沒有這麼精緻的筆墨和對一個城市如此戀戀的感情。北宋已經是一個文化社會,大量文化人聚集在酒樓茶寮,與商人、歌妓、下層官員渾聊的并不是優美的宋詞,而是國運。金人兵臨城下,汴京城門緊閉,宋徽宗下诏向全民求對策,一時主戰派和主和派争議朝堂,争論的結果是投降派占了上風,一番“納貢”之後,金兵撤退,宋徽宗喘出一口粗氣,他以為他的外交奏效了,翻臉就打壓主戰派,茶寮中就有民謠傳出,“城門閉,言路開;城門開,言路閉”。《東京夢華錄》不是寫市井情緒的書,市井情緒卻牢牢地附着在靖康元年和靖康二年的市井風物中,即使是生平優雅的年代,當它成為追憶,也為逝去流下一把辛酸淚。于是宋詞不再優美,在酒樓茶寮裡變了味,變得尖酸刻薄,請看這首《滴滴金》:“當初親下求言诏。引得都來胡道。人人招是駱寶王,并洛陽年少。自訟監宮并嶽廟。都一時閑了。誤人多是誤人多,誤了人多少。”中國文化有“一言難盡”之慨,也有“一言道盡”之妙,《東京夢華錄》有着憂國懷舊的畫外音,它的作者黯識世道,隐姓埋名也就可以理解了。既然人家不願道出真情,何必苦苦追尋?
曾經有一份宋徽宗宣和七年宋廷向金國進貢的禮品清單,從中能看到《清明上河圖》和《東京夢華錄》描繪的那些商店裡看不到的東西,北宋制造的商品有:禦馬、塗金銀鞍辔、象牙玳瑁鞭、塗金八角飲酒斛、塗金八角銀瓶、塗金大渾銀香獅、著色繡衣、果子籠、蜜餞、芽茶……從陳設品到衣飾,再到特色食品一應俱全。納貢也是隆重的,朝廷派出八十人組成的儀仗隊,由在京各司任職的官員領隊,隊中有副使、都輻、醫官、随行指使、譯語指使、禮物衹應、引接衹應、宣撫司、翰林司、鸾儀司,甚至帶去制造工匠,由虎翼兵、宣武兵護衛,這樣一個龐大的隊伍從汴京啟程向金國首都進發,畢恭畢敬,不敢有半點閃失,莊重背後卻透露着奴顔婢膝。
然而金人是長着雙腿的,靖康年間的那次解圍沒過多久,貪得無厭的他們又回來了,因為他們覺得宋朝的東西太好了,也太容易得到了,這次他們把汴京圍了個水洩不通,開出了一張更大的清單,索要黃金五百萬兩、白銀五千萬兩、絹緞各一萬端、牛馬各一萬匹,這些物資雖不能把北宋掏空,也着實割了一塊肥肉。金人仍不罷休,還要再割太原、中山、河間三個地塊歸他們,這就讓北宋朝廷支離破碎了。除了主權掠奪,更有精神侮辱,脅迫宋皇尊金主為伯父。宋徽宗顔面掃地,他沒想到,一個小聰明竟引來如此奇恥大辱!沒有辦法,索性金蟬脫殼,把那個輝煌的座位讓給兒子。
欽宗繼任,仍然缺乏一個朝廷有效的硬度,派使臣反複交涉,苦苦哀求。越是這樣,金人越是放肆,那年宋天子的春節是在恐慌中度過的,初五日,索良馬七千匹出城;初六日,虜索兵器出城;初九日,虜索河北、河東守臣家屬出城;十四日,竟放火燒了吏部和刑部大堂;二十四日,放火燒了名刹開寶寺;二十五日,把國子監全部藏書拉走;二十八日,把宮廷所藏古器掠走。此時,開封府扮演了一個十分不光彩的角色,金人準備更大的劫持,把趙宋皇家成員一個不留地劫持往北方,但是他們不認識那麼多皇室宗親,開封府為他們提供了一份完備的名單,從皇子到公主,連同親戚、數千宮女,一個不留地遷往風雪之中。繁華之夢坍塌了,距離那個歌舞升平的“東京夢”隻兩年時間。
宋高宗趙構僥幸逃出了這一場劫難,對于北宋的繁華與隕落心知肚明,所謂“家天下”到了他這裡蕩然無存,既沒有收複之志也沒有複仇之心,他選擇了偏安,一面是羅绮香軟的繁華,一面是低眉媚笑的卑躬。然而對主張抵抗者的打壓一點也不手軟,嶽飛是一例,這是禁武,言論上也不含糊。紹興年間有一位叫李浩的,向宋高宗呈獻了一部《同憤錄》。這是一部記錄靖康國恥的書,目的十分明顯,就是提醒他勿忘國恨家仇,沒想到宋高宗看後十分震怒,不僅燒毀其書還抓起了獻書人,多虧他的母親韋賢妃出來說話,李浩才免一死。以後這部書隐匿一百餘年才面世,那個叫孟元老的人生活在如此環境,豈敢披露真姓名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