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7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了2019年消協年主題"信用讓消費更放心"。中消協秘書長朱劍橋對此解釋稱:近年來消費領域假冒僞劣、虛假宣傳、支付風險、信息洩露、霸王條款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況仍時有發生,經營者信用缺失的現狀依然不容樂觀,主題的制定是對消費領域信用體系的呼喚,也是對放心消費環境的期盼。
接下來,中國消費者協會将會圍繞着這一主題開展系列活動,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對于不講誠信、對自身信用不重視的企業會加大曝光力度。
消費者如果遇到類似的經營者,特别是在網上購物遭遇自身權益受損時,就可以理直氣壯進行投訴,而不是選擇妥協。同時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中國消費者協會将會通過"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公示投訴信息,"信用罰"也将是2019年消協常用到的手段,可以說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另一個"殺手锏",投訴信息一旦被公示,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存在的瑕疵、缺陷或者其他風險可能會在很短時間内被輿論強力關注,經營者因失信付出的代價也會加大。
向消協進行投訴到底有用嗎?
不少消費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曆:被無良商家坑了一回時,心裡感到很憤怒,并在親朋好友的建議下撥打12315進行投訴,但往往登記之後遲遲見不到進展,于是希望就變成失望,對于消協漸漸失去信任,覺得向消協進行投訴一點用都沒有。
在這裡,我們不排除某些工作人員存在形式主義,不太願意聆聽消費者的訴求。但消協大部分工作人員還是願意幫助大家維護合法權益,但畢竟消協沒有執法權、對于投訴事件需要分類後集中處理,來回和商家溝通也需要時間成本,所以消費者等待的時間就變得有些漫長。
消費者還需要明白一點的是消協最大的作用不是懲罰商家,而是在中間進行調解,盡量幫助消費者争取更多補償,減少一些損失。對于消費投訴的調解一般是7日内受理,60日内調解完畢,到了第60日即使雙方沒有達成一緻也會終止,消協則自己另外有一套程序。
消費者選擇向消協投訴時,還要明白消協的地理區位性,一般越是發達地區消協作用越大,對商家的震懾力越強。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762,247件,解決556,440件,投訴解決率73%,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98,090萬元。
中國消協按投訴問題性質分類情況表
消協歸根到底是一家社會團體,就像一位知乎網友所言:人家是公益性的在為消費者做這些事情,在投訴的時候也沒有必要表現的好像是他造成你的消費權益受損一樣(當然這隻是小部分人),他是來幫你的,你把氣撒在人家身上,反而顯得自己很沒禮貌。投訴的時候,自己如果可以多收集一些消費權益被損害的相關證據,投訴起來也會方便很多,一個投訴能不能成功被解決,其實不光是對方有沒有協調好,也要看雙方配不配合,實際情況處理起來遠比想象的要麻煩一些。
除了找消協,這些途徑更值得一試
消費者要記牢,消協僅僅是我們投訴的途徑之一,但不是唯一,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你就要多渠道進行投訴,集中維權,進展或許會更快一些。
第一點,無論選擇哪個渠道投訴,證據意識一定要強烈,現在是法制時代,沒有證據的投訴,神仙也是無法幫上你的。證據包括發票、轉賬記錄、聊天記錄、錄音、合同協議等等。特别是合同,簽署之前,多看幾遍很有必要,不要盲目去簽,那是具有法律效應的。
第二點,在撥打12315之前,你也可以先直接撥打12345市長熱線反映問題,雖然依然會轉借給12315,但來自市長熱線的轉接比直接撥打12315更受到重視,因為市長熱線一般還會有回訪,消協有無解決也會成為政府部門對他們績效考核很重要的一部分。
第三點,尋找當地媒體,以給他們提供新聞線索為切入口,把自己的投訴事件陳述清楚,以彰顯媒體監督的屬性。
第四點,把問題反映給消費保。消費保隸屬于中國電子商會,是建立在消費者和企業之間的客服平台,消費者在日常消費中遇到任何投訴和消費問題,都可以發表在消費保上,由消費保進行處理,消費者還可以查找消費警示、法律法規等,提高消費意識和水平。
第五點:行業相關部門也可以幫助你解決消費難題,比如涉及到快遞方面的,國家郵政局申訴網站處理效率将比消協提高數倍;手機套餐私自被辦理,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進行投訴,針對性更強,騰訊大王卡剛推出的時候,聯通營業廳不願意幫助用戶辦理,很多消費者選擇的就是工信部。其他行業也是如此,消費者要學會舉一反三。
走投訴渠道,想維權有些竅門你得學會
一位資深的網購人士表示自己之所以維權成功率高,不僅僅因為自己多渠道投訴,還在維權中學會了一些小竅門,總結下來有以下幾點,供大家借鑒:
1、 投訴時态度一定要堅決和強硬,叙述整個事件時一定要完整,結尾時要問上一句能否在第二天就能得到結果。當然大部分不會那麼快,我們能做的是通過這樣的一句話讓消協或者其他部門更加重視你的投訴,必要時可以兩天後再詢問一下。
2、 維權的每一步進展都得讓不法商家知道,比如網購你得把投訴的渠道和有關部門處理的态度一一說給商家聽,這裡可以說得嚴重一些,讓商家在潛意識中覺得在消費維權方面你很專業、很老道,把壓力直接抛給商家,他們自然會思考後果,你就占據了主動位置。
3、 不到萬不得已千萬别和商家撕破臉皮,可以采用"恩威并用"的方式,給壓力也給他們動力,用好評進行軟化彼此僵硬的關系。還有雖然現在行政複議、行政訴訟、信息公開等途徑都很順暢,也不建議越級反映情況,因為最後你會發現層層分轉後還是在屬地(往往是縣區級)機關處理。
在當今的社會,消費者還處于弱勢群體,維權之路還很漫長,消費者權益也時刻被踐踏着,但我們還是支持大家維權,不能有困難就選擇退縮,要相信權益更多還是要靠自己勇敢争取的,中國消協也是希望看到這一點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