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1:41:19

中國皇帝是指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帝制社會裡的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作為天子的最高尊稱,是專制統治的象征與代表。

據統計,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在2132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22人。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1

本文一共有16部分:

1、秦朝

2、漢朝(西漢和東漢)

3、三國

4、晉朝(西晉和東晉)

5、十六國

6、南北朝

7、隋朝

8、唐朝

9、五代十國

10、遼朝

11、宋朝

12、西夏

13、金朝

14、元朝

15、明朝

16、清朝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民族:華夏族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2

[傳國玉玺,‘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故宮博物院]

秦王嬴政滅六國(韓、趙、魏、楚、燕、齊)一統中原,完成了統一大業,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帝。

設三公九卿制,行郡縣制,統一度量衡,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長城,鑿靈渠。

秦朝開啟了中國曆史上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時期。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3

[秦朝疆域圖]

從秦始皇赢政到秦三世嬴子嬰,秦朝共傳了3位皇帝,曆經15年。

曆代皇帝在位時間: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4

[秦始皇畫像]

1、秦始皇帝嬴政(在位時間: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在位12年)

2、秦二世嬴胡亥(hài)(在位時間: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7年,在位3年)

3、秦三世秦王赢子嬰(在位時間:公元前207年,在位46天)

漢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民族:漢族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第二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時期。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建立漢朝,定都洛陽,後遷長安(今西安),公元8年,王莽廢除孺子嬰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漢滅亡。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5

[西漢極盛疆域圖]

從漢高祖劉邦到孺子嬰劉嬰,共傳了15個皇帝,曆經210年。

曆代皇帝在位時間: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6

[漢高祖劉邦畫像]

1、漢高祖劉邦(在位時間: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在位7年)

2、漢惠帝劉盈(在位時間: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在位8年)

3、漢前少帝劉恭(在位時間: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84年,在位4年)

4、漢後少帝劉弘(在位時間:公元前184年-公元前180年,在位4年)

5、漢文帝劉恒(héng)(在位時間: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在位24年)

6、漢景帝劉啟(在位時間: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16年)

7、漢武帝劉徹(在位時間: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

8、漢昭帝劉弗陵(在位時間: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在位13年)

9、海昏侯(漢廢帝)劉賀(在位時間:公元前74年,在位27天)

10、漢宣帝劉詢(在位時間:公元前74年-公元前48年,在位25年)

11、漢元帝劉奭(shì)(在位時間: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在位16年)

12、漢成帝劉骜(ào)(在位時間: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26年)

13、漢哀帝劉欣(在位時間:公元前7年-公元前1年,在位6年)

14、漢平帝劉衎(kǎn)(在位時間: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7年)

15、孺子嬰劉嬰(在位時間:公元6年-公元8年,在位2年)

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

東漢是西漢後中國曆史上又一個大一統的朝代,和西漢合稱兩漢。公元25年,劉秀稱帝,史稱東漢,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7

[東漢疆域圖]

從漢光帝劉秀到漢獻帝劉協,一共傳了14個皇帝,曆經195年。

曆代皇帝在位時間: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8

[漢光武帝劉秀畫像]

1、漢光武帝劉秀(在位時間:25年-57年,在位32年)

2、漢明帝劉莊(在位時間:57年-75年,在位18年)

3、漢章帝劉炟(dá)(在位時間:75年-88年,在位13年)

4、漢和帝劉肇(zhào)(在位時間:88年-106年,在位18年)

5、漢殇帝劉隆(在位時間:公元106年,在位220天)

6、漢安帝劉祜(hù)(在位時間:106年-125年,在位19年)

7、漢少帝劉懿(yì)(在位時間:公元125年,在位206天)

8、漢順帝劉保(在位時間:125年-144年,在位19年)

9、漢沖帝劉炳(在位時間:144年-145年,在位1年)

10、漢質帝劉缵(zuǎn)(在位時間:145年-146年,在位1年)

11、漢桓帝劉志(在位時間:146年-168年,在位22年)

12、漢靈帝劉宏(在位時間:168年-189年,在位22年)

13、弘農王劉辯(在位時間:公元189年,在位4個月)

14、漢獻帝劉協(在位時間:189年-220年,在位31年)

三國(公元220年~公元280年)民族:漢族

三國時代是從漢朝到晉朝之間的一段時期,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9

[三國行政區劃]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10

[三國地區分布]

魏(公元220年~公元265年)

公元220年曹丕迫使漢獻帝劉協禅讓帝位,定都洛陽,國号“魏”,從曹丕到曹奂曆經5個帝王。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11

[三國曹丕畫像]

魏武帝曹操(曹丕追谥)

魏文帝曹丕(在位時間:220年-226年,在位6年)

魏明帝曹睿(在位時間:226年-239年,在位13年)

邵陵厲公曹芳(在位時間:239年-254年,在位15年)

高貴鄉公曹髦(máo)(在位時間:254年-260年,在位6年)

魏元帝曹奂(在位時間:260年-265年,在位5年)

蜀(公元221年~公元263年)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從劉備到劉禅(shàn)曆經2個帝王。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12

[三國劉備畫像]

漢昭烈帝劉備(在位時間:221年-223年,在位2年)

漢孝懷帝(漢後主)劉禅(shàn)(在位時間:223年-263年,在位40年)

吳(公元222年~公元280年)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邺(今南京市),國号“吳”,從孫權到孫皓曆經4個帝王。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13

[三國孫權畫像]

武烈帝孫堅(孫權追谥)

長沙桓王孫策(孫權追谥)

吳大帝孫權(在位時間:222年-252年,在位30年)

會稽王孫亮(在位時間:252年-258年,在位6年)

吳景帝孫休(在位時間:258年-264年,在位6年)

吳末帝孫皓(在位時間:264年-280年,在位16年)

晉朝(公元265~公元420年)民族:漢族

西晉(公元265~公元317年)

西晉是三國時期之後的短暫統一王朝,從司馬炎到司馬邺一共傳了4個帝王,曆經52年,和後來的東晉合稱為晉朝。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14

[西晉疆域圖]

宣帝司馬懿(司馬炎追谥)

景帝司馬師(司馬炎追谥)

文帝司馬昭(司馬炎追谥)

曆代皇帝在位時間: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15

[西晉司馬炎畫像]

武帝司馬炎(在位時間:265年-290年,在位25年)

惠帝司馬衷(在位時間:290年-307年,在位17年)

懷帝司馬熾(chì)(在位時間:307年-311年,在位4年)

愍帝司馬邺(在位時間:311年-316年,在位5年)

東晉(公元317~公元420年)

東晉是是由西晉皇族司馬睿南遷後建立起來的王朝。這個時期和北方的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并存(五胡十六國)。公元420年劉裕廢除晉恭帝司馬德文,建立了南朝·宋,東晉滅亡。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16

[公元376年前秦統一北方,與東晉對峙局勢圖]

曆代皇帝在位時間: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17

[東晉司馬睿畫像圖]

晉元帝司馬睿(在位時間:317年-323年,在位6年)

晉明帝司馬紹(在位時間:323年-325年,在位2年)

晉成帝司馬衍(yǎn)(在位時間:325年-342年,在位17年)

晉康帝司馬嶽(在位時間:342年-344年,在位2年)

晉穆帝司馬聘(在位時間:344年-361年,在位17年)

晉哀帝司馬丕(在位時間:361年-365年,在位4年)

晉廢帝司馬奕(在位時間:365年-371年,在位6年)

晉簡文帝司馬昱(yù)(在位時間:371年-372年,在位1年)

晉孝武帝司馬曜(在位時間:372年-396年,在位24年)

晉安帝司馬德宗(在位時間:396年-419年,在位23年)

晉恭帝司馬德文(在位時間:419年-420年,在位1年)

(五胡)十六國(公元304~公元439年)

十六國是中國曆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以匈奴鮮卑羯(jié)羌(qiāng)氐(dī)民族為主,統稱五胡。先後建立了五涼、四燕、三秦、二趙、成漢、胡夏等十六個主要政權。

公元386年北朝·北魏建國,經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guī)、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tāo)三代帝王的經營,在公元439年北朝·北魏十六國·北涼統一華北地區,進入南北朝時期。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18

[公元369年部分十六國與東晉形勢圖]

淝水之戰(公元383年11月)前政權

成漢(公元304~公元347) 民族:氐(dī)族

(成)景帝李特(李雄追谥)

(成)武帝李雄(在位時間:304年-334年,在位30年)

(成)哀帝李班(在位時間:公元334年,在位1年)

(成)幽公李期(在位時間:334年-338年,在位4年)

(漢)昭文帝李壽(在位時間:338年-343年,在位5年)

(漢)(末主)李勢(在位時間:343年-347年,在位4年)

前趙(漢趙)(公元304~公元329)民族:匈奴族

(漢)光文帝劉淵(在位時間:304年-310年,在位6年)

(漢)梁王劉和(在位時間:公元310年,在位1年)

(漢)昭武帝劉聰(在位時間:310年-318年,在位8年)

(漢)隐帝劉粲(càn)(在位時間:公元318,在位1年)

(趙)秦王劉曜(在位時間:318年-329年,在位11年)

後趙(公元319~公元351)民族:羯(jié)族

明帝石勒(在位時間:319年-333年,在位14年)

文帝石弘(在位時間:333年-334年,在位1年)

武帝石虎(在位時間:334年-349年,在位15年)

正帝石世(在位時間:公元349年,在位1年)

成帝石遵(在位時間:公元349年,在位1年)

仁武帝石鑒(在位時間:349年-350年,在位1年)

興武帝石祗(zhī)(在位時間:350年-351年,在位1年)

前涼(公元318~公元376)民族:漢族

武王張軌(在位時間:301年-314年,在位13年)

昭王張寔(shí)(在位時間:314年-320年,在位6年)

成王張茂(在位時間:320年-324年,在位4年)

文王張駿(在位時間:324年-346年,在位22年)

桓王張重華(在位時間:346年-353年,在位7年)

哀王張耀靈(在位時間:353年-354年,在位1年)

威王張祚(zuò)(在位時間:354年-355年,在位1年)

沖王張玄靓(在位時間:355年-363年,在位8年)

悼王張天錫(在位時間:363年-376年,在位13年)

前燕(公元337~公元370)民族:鮮卑族

武宣帝慕容廆(wěi) (在位時間:285年-333年,在位48年)

文明帝慕容皝(huàng) (在位時間:333年-348年,在位15年)

景昭帝慕容俊(在位時間:348年-360年,在位12年)

幽帝慕容暐(wěi) (在位時間:360年-370年,在位10年)

前秦(公元351~公元394)民族:氐(dī)族

惠武帝苻洪(苻健追谥)

景明帝苻健(在位時間:350年-355年,在位5年)

厲王苻生(在位時間:355年-357年,在位2年)

宣昭帝苻堅(在位時間:357年-385年,在位28年)

哀平帝苻丕(在位時間:385年-386年,在位1年)

太宗苻登(在位時間:386年-394年,在位8年)

獻帝苻崇(在位時間:公元394年,在位4個月)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19

[公元394年部分十六國與東晉形勢圖]

淝水之戰(公元383年11月)後政權

後燕(公元384~公元407)民族:鮮卑族

成武帝慕容垂(在位時間:384年-396年,在位12年)

惠愍帝慕容寶(在位時間:396年-398年,在位2年)

昭武帝慕容盛(在位時間:398年-401年,在位3年)

昭文帝慕容熙(在位時間:401年-407年,在位6年)

北燕(公元407~公元436)民族:高句麗族

惠懿帝慕容雲(在位時間:407年-409年,在位2年)

文成帝馮跋(在位時間:409年-430年,在位21年)

昭成帝馮弘(在位時間:430年-436年,在位6年)

南燕(公元398~公元410)民族:鮮卑族

獻武帝慕容德(在位時間:398年-405年,在位7年)

末主慕容超(在位時間:405年-410年,在位5年)

後秦(公元384~公元417)民族:羌(qiāng)族

武昭帝姚苌(cháng)(在位時間:384年-393年,在位9年)

文桓帝姚興(在位時間:393年-416年,在位23年)

末主姚泓(在位時間:416年-417年,在位1年)

西秦(公元385~公元400,公元409~公元431)民族:鮮卑族

宣烈王乞伏國仁(在位時間:385年-388年,在位3年)

武元王乞伏乾歸(在位時間:388年-400年,在位12年)

(在位時間:409年-412年,在位3年)

文昭王乞伏熾磐(在位時間:412年-428年,在位16年)

厲武王乞伏暮末(在位時間:428年-431年,在位3年)

胡夏(公元407~公元431)民族:匈奴族

桓帝劉衛辰(赫連勃勃追谥)

武烈帝赫連勃勃(在位時間:407年-425年,在位18年)

廢帝赫連昌(在位時間:425年-428年,在位3年)

末主赫連定(在位時間:428年-431年,在位3年)

後涼(公元386~公元403)民族:氐(dī)族

景昭帝呂婆樓(呂光追谥)

懿武帝呂光(在位時間:386年-399年,在位13年)

隐王呂紹(在位時間:公元399年,在位1年)

靈帝呂纂(zuǎn)(在位時間:399年-401年,在位2年)

後主呂隆(在位時間:401年-403年,在位2年)

西涼(公元400~公元421)民族:漢族

武昭王李皓(在位時間:400年-417年,在位17年)

後主李歆(在位時間:417年-420年,在位3年)

末主李恂(在位時間:420年-421年,在位1年)

南涼(公元397~公元414)民族:鮮卑族

武王秃發烏孤(在位時間:397年-399年,在位2年)

康王秃發利鹿孤(在位時間:399年-402年,在位3年)

景王秃發傉檀(nù tán)(在位時間:402年-414年,在位12年)

北涼(公元397~公元439)民族:漢族

文王段業(在位時間:397年-401年,在位4年)

宣王沮渠蒙遜(在位時間:401年-433年,在位32年)

哀王沮渠牧犍(在位時間:433年-439年,在位6年)

南北朝(公元420~公元589年)

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統稱,這個時期南方和北方處于分裂對立狀态,

從公元420年劉裕建立南朝·宋開始到公元589年隋朝滅南朝·陳結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20

[南北朝初期北魏與南朝宋對峙圖]

南朝(公元420~公元589年)民族:漢族

南朝包含宋、齊、梁、陳四個朝代。

南朝·宋(公元420~公元479)

武帝劉裕(在位時間:420年-422年,在位2年)

少帝劉義符(在位時間:公元423年,在位1年)

文帝劉義隆(在位時間:424年-453年,在位29年)

元帝劉劭(shào)(在位時間:公元453年,在位1年)

孝武帝劉駿(在位時間:453年-464年,在位11年)

前廢帝劉子業(在位時間:公元465年,在位1年)

明帝劉彧(yù)(在位時間:465年-472年,在位7年)

後廢帝劉昱(yù)(在位時間:472年-476年,在位4年)

順帝劉準(在位時間:476年-479年,在位3年)

南朝·齊(公元479~公元502)

高帝蕭道成(在位時間:479年-482年,在位3年)

武帝蕭赜(zé)(在位時間:483年-493年,在位10年)

郁林王蕭昭業(在位時間:公元494年,在位1年)

海陵王蕭昭文(在位時間:公元494年,在位1年)

明帝蕭鸾(在位時間:494年-498年,在位4年)

東昏侯蕭寶卷(在位時間:499年-500年,在位1年)

和帝蕭寶融(在位時間:501年-502年,在位1年)

南朝·梁(公元502~公元557)

武帝蕭衍(yǎn)(在位時間:502年-549年,在位47年)

前廢帝蕭正德(在位時間:公元549年,在位1年)

簡文帝蕭綱(在位時間:549年-551年,在位2年)

興文帝蕭棟(在位時間:公元551年,在位1年)

後廢帝蕭紀(在位時間:551年-553年,在位2年)

元帝蕭繹(在位時間:553年-554年,在位1年)

闵帝蕭淵明(在位時間:公元555年,在位1年)

敬帝蕭方智(在位時間:555年-557年,在位2年)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21

[北周北齊與南陳對峙圖]

南朝·陳(公元557~公元589)

武帝陳霸先(在位時間:557年-559年,在位2年)

文帝陳蒨(在位時間:559年-566年,在位7年)

廢帝陳伯宗(在位時間:566年-568年,在位2年)

宣帝陳顼(在位時間:568年-582年,在位14年)

炀帝陳叔寶(在位時間:582年-589年,在位7年)

北朝(公元386~公元581年)

北朝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朝代。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北齊取代東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滅北齊。

北魏(公元386~公元534)民族:鮮卑族

道武帝拓跋珪(在位時間:386年-409年,在位23年)

明元帝拓跋嗣(在位時間:409年-423年,在位14年)

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時間:423年-452年,在位29年)

南安王拓跋餘(在位時間:公元452年,在位1年)

文成帝拓跋浚(在位時間:452年-465年,在位13年)

獻文帝拓跋弘(在位時間:466年-471年,在位5年)

孝文帝元宏(在位時間:471年-499年,在位28年)

宣武帝元恪(在位時間:500年-515年,在位15年)

孝明帝元诩(在位時間:516年-528年,在位12年)

幼主元钊(zhāo)(在位時間:公元528年,在位45天)

孝莊帝元子攸(在位時間:528年-530年,在位2年)

長廣王元晔(在位時間:530年-531年,在位117天)

節闵帝元恭(在位時間:531年-532年,在位1年)

安定王元朗(在位時間:531年-532年,在位1年)

孝武帝元修(在位時間:532年-534年,在位2年)

東魏(公元534~公元550)民族:鮮卑族

孝靜帝元善見(在位時間:534年-550年,在位16年)

西魏(公元535~公元556)民族:鮮卑族

文帝元寶炬(在位時間:535年-551年,在位16年)

廢帝元欽(在位時間:551年-554年,在位3年)

恭帝拓跋廓(在位時間:554年-556年,在位2年)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22

[東魏、西魏與南朝梁對峙圖]

北齊(公元550~公元577)民族:鮮卑族

文宣帝高洋(在位時間:550年-559年,在位9年)

闵悼帝高殷(在位時間:559年-560年,在位1年)

孝昭帝高演(在位時間:560年-561年,在位1年)

武成帝高湛(在位時間:561年-565年,在位4年)

後主高緯(在位時間:565年-577年,在位12年)

安德王高延宗(在位時間:公元576年,在位1年)

幼主高恒(在位時間:公元577年,在位1年)

北周(公元557~公元581)民族:鮮卑族

文帝宇文泰(宇文覺追谥)

孝闵帝宇文覺(在位時間:公元557年,在位1年)

明帝宇文毓(yù)(在位時間:557年-560年,在位3年)

武帝宇文邕(yōng)(在位時間:561年-578年,在位17年)

宣帝宇文赟(yūn)(在位時間:公元579年,在位1年)

靜帝宇文衍(yǎn)(在位時間:579年-581年,在位2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民族:漢族

隋朝在公元589年滅南朝·陳,天下一統,結束了從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大一統的國家。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23

[隋朝行政區劃]

從隋文帝楊堅到隋越王楊侗,一共傳了5位帝王,曆經37年。

曆代皇帝在位時間: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24

[隋文帝楊堅畫像]

1、隋文帝楊堅(在位時間:581年-604年,在位23年)

2、隋炀帝楊廣(在位時間:604年-618年,在位14年)

3、隋恭帝楊侑(yòu)(在位時間:617年-618年,在位1年)

4、隋秦王楊浩(在位時間:公元618年,在位1年)

5、隋越王楊侗(dòng)(在位時間:公元618年,在位1年)

唐朝(公元618~公元907)民族:漢族

唐朝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

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今西安);

公元690年,武則天改國号為“周”;

公元705年“神龍革命”後,恢複國号“唐”。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25

[唐朝疆域圖,圖源百度百科]

從唐高祖李淵到唐哀帝李柷(chù),一共傳了21個皇帝,曆經289年。

曆代皇帝在位時間: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26

[唐高祖李淵畫像]

1、唐高祖李淵(在位時間:618年-626年,在位8年)

2、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間:627年-649年,在位22年)

3、唐高宗李治(在位時間:650年-683年,在位33年)

4、唐中宗李顯(在位時間:公元684年,在位1年)

5、唐睿宗李旦(在位時間:684年-690年,在位6年)

武周則天大聖皇後武瞾(zhào)【武則天】(在位時間:690年-705年,在位15年)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27

[武則天畫像]

唐中宗李顯(複辟) (在位時間:705年-710年,在位5年)

6、唐殇帝李重茂(在位時間:710年,在位1年)

唐睿宗李旦(複辟)(在位時間:710年-712年,在位2年)

7、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間:712年-756年,在位44年)

8、唐肅宗李亨(在位時間:756年-762年,在位6年)

9、唐代宗李豫(在位時間:762年-779年,在位17年)

10、唐德宗李适(在位時間:780年-805年,在位25年)

11、唐順宗李誦(在位時間:公元805年,在位1年)

12、唐憲宗李純(在位時間:806年-820年,在位14年)

13、唐穆宗李恒(在位時間:821年-824年,在位3年)

14、唐敬宗李湛(在位時間:824年-826年,在位2年)

15、唐文宗李昂(在位時間:826年-840年,在位14年)

16、唐武宗李炎(在位時間:840年-846年,在位6年)

17、唐宣宗李忱(在位時間:846年-859年,在位13年)

18、唐懿宗李漼(在位時間:859年-873年,在位14年)

19、唐僖宗李儇(xuān)(在位時間:873年-888年,在位7年)

20、唐昭宗李晔(yè)(在位時間:888年-904年,在位16年)

21、唐哀帝李柷(chù)(在位時間:904年-907年,在位3年)

五代十國(公元907~公元979年)

五代十國是中國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是對五代和十國的合稱。

五代(公元907~公元960)

五代是指在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包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公元960年趙匡胤(yìn)接受周恭帝柴宗訓禅讓,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28

[公元907年後梁開國之初五代十國局勢圖]

後梁(公元907~公元923)民族:漢族

太祖朱溫(在位時間:907年-912年,在位5年)

郢王朱友珪(在位時間:912年-913年,在位1年)

末帝朱友貞(在位時間:913年-923年,在位10年)

後唐(公元923~公元936)民族:沙陀族

太祖李克用(李存勖追谥)

莊宗李存勖(xù)(在位時間:923年-926年,在位3年)

明宗李亶(dǎn)(在位時間:926年-933年,在位7年)

闵帝李從厚(在位時間:933年-934年,在位1年)

末帝李從珂(在位時間:934年-936年,在位2年)

後晉(公元936~公元947)民族:沙陀族

高祖石敬塘(在位時間:936年-942年,在位6年)

出帝石重貴(在位時間:942年-947年,在位5年)

後漢(公元947~公元950)民族:沙陀族

高祖劉知遠(在位時間:947年-948年,在位1年)

隐帝劉承佑(在位時間:948年-950年,在位2年)

後周(公元951~公元960)民族:漢族

太祖郭威(在位時間:951年-954年,在位3年)

世宗柴榮(在位時間:954年-959年,在位5年)

恭帝柴宗訓(在位時間:959年-960年,在位1年)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29

[公元951年五代十國局勢圖]

十國(公元902~公元979)

在唐末、五代和宋初,中原地區之外還存在過許多其它割據政權,其中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國家被統稱為“十國”,包括南吳、前蜀、南楚、吳越、閩國、南漢、南平、後蜀、南唐、北漢

南吳(公元902~公元937)民族:漢族

太祖楊行密(在位時間:904年-905年,在位1年)

烈宗楊渥(在位時間:905年-908年,在位3年)

高祖楊隆演(在位時間:908年-921年,在位13年)

讓帝楊溥(在位時間:921年-937年,在位16年)

前蜀(公元907~公元925)民族:漢族

高祖王建(在位時間:907年-918年,在位11年)

後主王衍(yǎn)(在位時間:918年-925年,在位7年)

南楚(公元907~公元951)民族:漢族

武穆王馬殷(在位時間:927年-930年,在位3年)

衡陽王馬希聲(在位時間:930年-932年,在位2年)

文昭王馬希範(在位時間:932年-947年,在位15年)

前廢王馬希廣(在位時間:947年-950年,在位3年)

恭孝王馬希萼(在位時間:950年-951年,在位1年)

後廢王馬希崇(在位時間:公元951年,在位1年)

吳越(公元907~公元978)民族:漢族

太祖錢镠(liú)(在位時間:907年-932年,在位25年)

世宗錢元瓘(guàn)(在位時間:932年-941年,在位9年)

成宗錢弘佐(在位時間:941年-947年,在位6年)

忠遜王錢弘倧(在位時間:947年-948年,在位1年)

忠懿王錢弘俶(chù)(在位時間:948年-978年,在位30年)

閩國(公元909~公元945)民族:漢族

太祖王審知(在位時間:909年-925年,在位16年)

嗣王王延翰(在位時間:925年-927年,在位2年)

惠宗王延鈞(jūn)(在位時間:927年-935年,在位8年)

康宗王繼鵬(在位時間:936年-939年,在位3年)

景宗王延羲(在位時間:939年-944年,在位5年)

世宗王延政(在位時間:944年-945年,在位1年)

南漢(公元917~公元971)民族:漢族

高祖劉䶮(yǎn)(在位時間:917年-942年,在位25年)

殇帝劉玢(在位時間:942年-943年,在位1年)

中宗劉晟(shèng)(在位時間:943年-958年,在位15年)

後主劉鋹(chǎng)(在位時間:958年-971年,在位13年)

南平(公元924~公元963)民族:漢族

武信王高季興(在位時間:924年-929年,在位5年)

文獻王高從誨(在位時間:929年-948年,在位19年)

貞懿王高保融(在位時間:948年-960年,在位12年)

貞安王高保勖(xù)(在位時間:960年-962年,在位2年)

德仁王高繼沖(在位時間:962年-963年,在位1年)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30

[五代十國後期分布圖]

後蜀(公元934~公元965)民族:漢族

高祖孟知祥(在位時間:公元934年,在位1年)

後主孟昶(chǎng)(在位時間:934年-965年,在位31年)

南唐(公元937~公元975)民族:漢族

烈祖李昪(biàn)(在位時間:937年-943年,在位6年)

元宗李璟(在位時間:943年-961年,在位18年)

後主李煜(yù)(在位時間:961年-975年,在位14年)

北漢(公元951~公元979)民族:沙陀族

世祖劉旻(mín)(在位時間:951年-954年,在位3年)

睿宗劉鈞(在位時間:954年-968年,在位14年)

少主劉繼恩(在位時間:公元968年,在位1年)

英武帝劉繼元(在位時間:968年-979年,在位11年)

遼朝(公元907~公元1125)民族:契丹族

遼朝一共傳了9個帝王位,曆經218年。公元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南下中原攻滅五代·後晉後,改國号為“大遼”,公元1125年被金朝所滅。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31

[遼朝疆域圖,圖源百度百科]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在位時間:907年-926年,在位19年)

遼太宗耶律德光(在位時間:927年-947年,在位20年)

遼世宗耶律阮(在位時間:947年-951年,在位4年)

遼穆宗耶律璟(在位時間:951年-969年,在位18年)

遼景宗耶律賢(在位時間:969年-982年,在位13年)

遼聖宗耶律隆緒(在位時間:982年-1031年,在位49年)

遼興宗耶律宗真(在位時間:1031年-1055年,在位24年)

遼道宗耶律洪基(在位時間:1055年-1101年,在位46年)

天祚帝耶律延禧(在位時間:1101年-1125年,在位24年)

宋朝(公元960~公元1279)民族:漢族

宋朝是中國曆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

北宋(公元960~公元1127)

公元960年,五代·後周諸将領發動陳橋兵變,趙匡胤(yìn)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公元1127年金兵攻入汴京(今開封),北宋滅亡。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32

[公元1111年北宋疆域圖]

從宋太祖趙匡胤(yìn)到宋欽宗趙桓,一共傳了9位皇帝,曆經167年。

曆代皇帝在位時間: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33

[宋太祖趙匡胤畫像]

1、宋太祖趙匡胤(yìn)(在位時間:960年-976年,在位16年)

2、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時間:976年-997年,在位21年)

3、宋真宗趙恒(在位時間:997年-1022年,在位25年)

4、宋仁宗趙祯(zhēn)(在位時間:1022年-1063年,在位41年)

5、宋英宗趙曙(在位時間:1063年-1067年,在位4年)

6、宋神宗趙顼(xū)(在位時間:1067年-1085年,在位18年)

7、宋哲宗趙煦(在位時間:1085年-1100年,在位15年)

8、宋徽宗趙佶(jí)(在位時間:1100年-1125年,在位25年)

9、宋欽宗趙桓(在位時間:1125年-1127年,在位2年)年号:靖康

南宋(公元1127~公元1279)

公元1127年,康王趙構在應天府(今南京市)即位稱帝,定都臨安(今杭州),史稱南宋;

公元1234年聯蒙滅金;

公元1276年,元軍攻入臨安;

公元1279年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34

[公元1142年南宋疆域圖]

從宋高宗趙構到宋末帝趙昺(bǐng),一共傳了9個皇帝,曆經152年。

曆代皇帝在位時間: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35

[宋高宗趙構畫像]

1、宋高宗趙構(在位時間:1127年-1162年,在位35年)

2、宋孝宗趙昚(shèn)(在位時間:1162年-1189年,在位27年)

3、宋光宗趙淳(在位時間:1189年-1194年,在位5年)

4、宋甯宗趙擴(在位時間:1194年-1224年,在位30年)

5、宋理宗趙昀(在位時間:1224年-1264年,在位40年)

6、宋度宗趙禥(qí)(在位時間:1264年-1274年,在位10年)

7、宋恭帝趙㬎(xiǎn)(在位時間:1274年-1276年,在位2年)

8、宋端宗趙昰(xià)(在位時間:1276年-1278年,在位2年)

9、宋末帝趙昺(bǐng)(在位時間:1278年-1279年,在位1年)

西夏(公元1038~公元1227)民族:黨項族

西夏是由黨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朝代,公元1038年,李元昊稱帝建國,公元1227年,被蒙古國所滅。前期和遼、北宋并存,後期與金朝并立。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36

[公元1142年,西夏與金朝、南宋等三國對峙圖]

從景宗李元昊到末帝李睍(xiàn),一共傳了10個王位,曆經189年。

太祖李繼遷(李元昊追谥)

太宗李德明(李元昊追谥)

景宗李元昊(在位時間:1032年-1048年,在位16年)

毅宗李諒祚(zuò)(在位時間:1048年-1067年,在位19年)

惠宗李秉常(在位時間:1067年-1086年,在位19年)

崇宗李乾順(在位時間:1086年-1139年,在位53年)

仁宗李仁孝(在位時間:1139年-1193年,在位54年)

桓宗李純佑(在位時間:1193年-1206年,在位13年)

襄宗李安全(在位時間:1206年-1211年,在位5年)

神宗李遵顼(xū)(在位時間:1211年-1223年,在位12年)

獻宗李德旺(在位時間:1223年-1226年,在位3年)

末帝李睍(xiàn)(在位時間:1226年-1227年,在位1年)

金朝(公元1115~公元1234)民族:女真族

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統治中國北方和東北地區的封建王朝。

公元1115年完顔阿骨打立國,國号“金”,

公元1125年滅遼朝,

公元1127年發動“靖康之變”滅北宋,

公元1234年被蒙宋聯軍南北夾擊下滅亡。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37

[公元1227年金朝與蒙古、南宋形勢圖]

從金太祖完顔阿骨打到末帝完顔承麟,一共傳了10個王位,曆經119年。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38

[金太祖完顔阿骨打畫像]

金太祖完顔阿骨打(在位時間:1115年-1123年,在位8年)

金太宗完顔晟(shèng)(在位時間:1123年-1135年,在位12年)

金熙宗完顔亶(dǎn)(在位時間:1135年-1150年,在位15年)

前廢帝完顔亮(在位時間:1150年-1161年,在位11年)

金世宗完顔雍(yōng)(在位時間:1161年-1189年,在位38年)

金章宗完顔璟(在位時間:1189年-1208年,在位19年)

後廢帝完顔永濟(在位時間:1208年-1213年,在位5年)

金宣宗完顔珣(xún)(在位時間:1213年-1223年,在位10年)

金哀宗宛顔守緒(在位時間:1223年-1234年,在位11年)

末帝完顔承麟(在位時間:公元1234年,在位1年)

元朝(公元1271~公元1368)民族:蒙古族

元朝是中國曆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統治者為蒙古孛(bèi)兒隻斤氏。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

公元1206年,忽必烈即位稱帝,改國号為“大元”。

公元1279年,徹底滅亡南宋流亡政權,結束了自唐朝末期以來的分裂局面。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39

[公元1335年元朝晚期國家局勢圖]

從忽必烈開始一共傳了11個帝王位。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始為162年,從忽必烈定國号“元”開始曆時98年。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40

[元太祖成吉思汗]

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兒隻斤·鐵木真

元睿宗孛兒隻斤·拖雷

元太宗孛兒隻斤·窩闊台

馬乃真後(稱制)

元定宗孛兒隻斤·貴由

海迷失後(稱制)

元憲宗孛兒隻斤·蒙哥

曆代皇帝在位時間: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41

[元世祖忽必烈]

1、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在位時間:1260年-1294年,在位34年)

2、元成宗孛兒隻斤·鐵穆耳(在位時間:1294年-1307年,在位13年)

3、元武宗孛兒隻斤·海山(在位時間:1307年-1311年,在位4年)

4、元仁宗孛兒隻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在位時間:1311年-1320年,在位9年)

5、元英宗孛兒隻斤·碩德八刺(在位時間:1320年-1323年,在位3年)

6、泰定帝孛兒隻斤·也孫鐵木兒(在位時間:1323年-1328年,在位5年)

7、天順帝孛兒隻斤·阿速吉八(在位時間:公元1328年,在位1年)

8、元文宗孛兒隻斤·圖帖睦爾(在位時間:1329年-1332年,在位3年)

9、元明宗孛兒隻斤·和世刺(在位時間:公元1329年,在位1年)

10、元甯宗孛兒隻斤·懿璘質班(在位時間:公元1332年,在位1年)

11、元惠宗孛兒隻斤·妥懽帖睦爾(在位時間:1333年-1370年,在位37年)

明朝(公元1368~公元1644)民族:漢族

明朝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統朝代。

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号大明,定都南京;

公元1421年朱棣遷都到北京;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檢自缢,明朝滅亡。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42

[永樂年間明朝疆域]

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思宗朱由檢,一共傳了16位皇帝,曆經276年。

曆代皇帝在位時間: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43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1、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間:1368年-1398年,在位30年)年号:洪武

2、明惠帝朱允炆(wén)(在位時間:1398年-1402年,在位4年)年号:建文

3、明成祖朱棣(dì)(在位時間:1402年-1424年,在位22年)年号:永樂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44

[明成祖朱棣畫像]

4、明仁宗朱高熾(chì)(在位時間:1424年-1425年,在位1年)年号:洪熙

5、明宣宗朱瞻(zhān)基(在位時間:1425年-1435年,在位10年)年号:宣德

6、明英宗朱祁(qí)鎮(在位時間:1435年-1449年,在位14年)年号:正統

7、明代宗朱祁(qí)钰(在位時間:1449年-1457年,在位8年)年号:景泰

明英宗朱祁(qí)鎮(在位時間:1457年-1464年,在位7年)年号:天順

8、明憲宗朱見深(在位時間:1464年-1487年,在位23年)年号:成化

9、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時間:1487年-1505年,在位18年)年号:弘治

10、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時間:1505年-1521年,在位16年)年号:正德

11、明世宗朱厚熜(zǒng)(在位時間:1521年-1566年,在位45年)年号:嘉靖

12、明穆宗朱載坖(jì)(在位時間:1566年-1572年,在位6年)年号:隆興

13、明神宗朱翊鈞(在位時間:1572年-1620年,在位48年)年号:萬曆

14、明光宗朱常洛(在位時間:公元1620年,在位29天)年号:泰昌

15、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時間:1620年-1627年,在位7年)年号:天啟

16、明思宗朱由檢(在位時間:1627年-1644年,在位17年)年号:崇祯

清朝(公元1644~公元1912)民族:滿族

清朝是由滿人建立的大一統朝代,也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公元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公元1636年皇太極稱帝,定國号為大清;

公元1644年,明将吳三桂歸降清軍,多爾衮率領清兵進入山海關内,入關後,清朝陸續消滅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軍、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勢力,統一中國全境。

1912年宣統皇帝溥儀退位,從此清朝結束。

從努爾哈赤到溥儀,一共傳了12位皇帝,曆經296年;

從皇太極改國号算起,曆經276年;

從清軍入關算,順治帝福臨到宣統帝溥儀,一共有10位皇帝,曆經268年。

曆代皇帝在位時間:

1、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45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畫像]

2、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1636年稱帝,改國号為大清)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46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畫像]

1644年多爾衮率領清兵進入山海關内。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47

[攝政王多爾衮畫像]

3、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在位時間:1644年-1661年,在位18年)年号:順治

4、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烨(yè)(在位時間:1661年-1722年,在位61年)年号:康熙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48

[清聖祖康熙帝畫像]

5、清世宗愛新覺羅·胤慎(yìn shèn)(在位時間:1722年-1735年,在位13年)年号:雍正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49

[清世宗雍正帝畫像]

6、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在位時間:1735年-1795年,在位60年)年号:乾隆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50

[清高宗乾隆帝畫像]

7、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yóng yǎn)(在位時間:1796年-1820年,在位25年)年号:嘉慶

8、清宣宗愛新覺羅·旻(mín)甯(在位時間:1820年-1850年,在位30年)年号:道光

9、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yì zhǔ)(在位時間:1850年-1861年,在位11年)年号:鹹豐

10、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chún)(在位時間:1861年-1874年,在位13年)年号:同治

11、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tián)(在位時間:1874年-1908年,在位34年)年号:光緒

12、清廢帝愛新覺羅·溥(pǔ)儀(在位時間:1908年-1912年,在位3年)年号:宣統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51

[宣統帝溥儀像]

>本文完<

溥儀皇帝生平經曆(從秦始皇到愛新覺羅)5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