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梓佩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林勇建議,将幼兒園教育全面納入國家義務教育範圍,備受公衆關注。
學前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開端,幼有所育是人民群衆共同的期盼。當前,我國普惠式教育存在缺口,公立幼兒園覆蓋率不足,私立幼兒園收費普遍較高,幼兒園教育質量參差不齊,“入園難”“入園貴”成為社會痛點。與此同時,養育小孩所需的時間與經濟成本也讓不少年輕人對婚育望而卻步。
在此背景下,将幼兒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一方面能減輕雙職工家庭育兒壓力,一定程度上消解适齡人群的生育顧慮。另一方面可以使更多幼兒在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獲得相對有保障的學前教育,促進基礎教育公平,凸顯國民教育公益普惠性質。
懷疑與反對意見同樣值得關注。将幼兒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可行性幾何?
如果實施建議内容,國家要有計劃地在教育領域投入更多資源,而這正是讓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題中之義。除了經濟發展水平,人口結構變化也應當作為參考因素。生育率降低導緻各階段生源減少,或可在義務教育範圍内為幼兒園教育騰挪出一席之地。此外,針對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鄉差别較大的情況,代表提出了派發教育券的建議,由政府分級提供财政補貼,讓私立幼兒園發揮對公立幼兒園的補充作用。
2020年,教育部曾就類似建議作出答複,認為目前條件不成熟,社會各界對幼兒園教育應否具有強制性存在不同看法,需要進一步研究論證。
希望兩會代表委員的建議可以成為推動讨論深入的契機。至少,嘗試幫助人們解決現實問題,比起單純放開生育政策限制的提議,對于調動生育意願而言,要實際得多。
【作者】 王梓佩
叮咚快評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