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是婦孺皆知的雜技之鄉,在這裡也承載着無數有關中國雜技的榮辱浮沉和驚世絕技。
5月15日,《中國雜技·吳橋》攝制組來到吳橋縣于集鎮,在一個民間雜技團的院子裡,見證和記錄了一件早已久别記憶的傳統器具——飛去來器,在老藝人窦玉勝的手中,重現江湖。
雜技藝人窦玉勝正在制作飛去來器
V字形飛去來器
飛去來器又名回旋镖,顧名思義就是飛出去以後會再飛回來。它的形狀有“V”字型、“十”字型、多葉型等。在演出中,雜技表演者将飛去來器飛出去以後,繞觀衆的頭頂盤旋一圈,在一片驚呼聲中又飛回表演者的手中,并獲得滿堂喝彩。《中國雜技史》記載,雜技學術界認為中國最早的雜技節目就是“飛去來器”。硬木片削制成的十字形獵具是飛去來器最原始的形态,原始部落的獵手們常用這種旋轉前進的武器打擊飛禽走獸,而在不斷抛擲中,他們發現不同的十字交叉,在風力的影響下,能夠回旋“來去”,于是它就成了原始部落的氏族盛會中表演的節目。
在于集鎮,有着一支民間雜技團體——吳橋觀道民間雜技團,團長于永玉多年執着于傳統雜技項目,諸如踏索、繩技、扁擔戲、飛叉、拉洋片、杠子、中幡、水流星等傳統節目,在他的堅守下得以傳承和發展。将這項在中國有百餘年曆史的飛去來器重新搬上舞台也是他一直以來的夙願。5月15日,于永玉團長邀請雜技老藝人窦玉華來到自家院内,依照三十餘年前的記憶,重新制作飛去來器。
吳橋觀道民間雜技團團長 于永玉(中)
于永玉自幼學藝,父母都是撂地演出的雜技演員,将這份家傳的手藝傳承并發揚下去,一直是于永玉追求的目标。在當下,民間雜技團發展大型舞台演出,比拼道具和舞台特技或許并不明智,獨辟蹊徑,堅守傳統,或許不失為一條跻身江湖的獨特生存之道。
素材來源: 河北廣播電視台節目研發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