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讨論第三個問題:
縱觀全書,people at the bottom of society 人的艱辛大緻體現在哪些方面?今天pandemic 使整個社會的經濟嚴重受挫,當下的people at the bottom of society 百姓正經曆着哪些艱辛和無奈?
王涵旸爸爸:
我先說一點題外話,就是如何去看一本小說,古人都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看書,尤其是看小說,不光是要看熱鬧,更重要的還是要思考,我跟大家分享一個我思考的方法:凡是看小說的時候,能夠做到兩個代入:
一是把自己代入故事的情節,自己置身當時的時代、社會背景以及故事情節中,那麼我會怎麼選擇,會走向何方,會不會和主人公有所不同;另一個代入是把小說裡的人物、情節代入當今的時代背景中,這樣的故事還會不會有這樣的結局,會不會有所改變。
一部優秀的小說,實際上并不僅僅是要講個故事,更是要通過故事來揭示當時或是人文、或是時代背景、或是時代的面貌,通過這兩種代入得比較,我們就可以比較清晰地認識到時代和社會古今的異同,然後從故事中得到自己獨特的體驗。這是我的一個思維方式。
回到這個問題本身,首先底層人的艱辛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我想引用史鐵生寫過的一句話,總是沒有夢想照進現實,常有的卻是妄想照進現實中,現實擊碎了夢想。
縱觀全書,從始至終無一不是現實`擊穿`夢想的例證,讓本來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一步步從失望走向絕望,最後走向downfall,我們大家也可以通過代入的方式想一想,如果我們處于當時那個年代和社會中,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嗎?
我經過反複的思考和論證,其實不難得出一個結論,我們可能會用不同的方法去對待,但是這種悲劇最後都是曆史的必然。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老舍先生寫這部作品真正想表達的東西,不是對人生的慨歎,也不是對命運的控訴,而是對社會、對時代的控訴。
剛才聽一位家長說有海外版本有一個比較陽光的結局,這點我有不太一樣的看法,我覺得目前這個版本悲劇的結局才是真正作者想表達的東西,還原了那個時代的真實面貌。
下面我說一下當前的這個pandemic。Pandemic 确實影響到了整個社會,不光是所謂的底層百姓有很多無奈,其實社會上很多人,包括私營業主、企業高管、financial、gov. official等等,他們都是各有各的難處。
但是我們可以再來另一個代入,與以前的社會時代背景有什麼不同。我覺得最大的改變還是有希望,通過不同的奮鬥,哪怕受pndemic影響,像我們都經曆過非典,現在又經曆這次pandemic,我們通過奮鬥都是可以有機會實現夢想的。
即便沒有奮鬥,我們安貧樂道,也是可以做到衣食無憂的,隻要我們像最開始的祥子一樣,陽光要強、積極向上,那麼就會有很大的希望,在這個社會背景下就不會變成後來自甘堕落、淪為悲劇的祥子。在當今這個時代,挫折從來都不是問題,放棄才是最大的問題。
張琭瑤媽媽:
這個問題說底層人的艱辛大緻體現在哪些方面,我從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說一下,最低層、最基本的溫飽問題、住宿問題,他們整天都提心吊膽的解決不了;
從第二個層次安全層次來說,他們沒有錢,不敢生病,不敢休息,也因為沒有錢不能去看病;從社交的角度來講,他們不敢成家,也沒有自己的時間,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掙錢了;
第四個層次,尊重方面,他們也會想我做的這些事情會不會被其他車夫看不起,車夫之間還要分三六九等,雖然他們互相有一個期待,但是又很難做到,随着整個過程的推演,是不由他們個人的意志所改變的。
祥子這點比較悲哀的是,他們根本就不能有夢想,不能有自我實現的過程,最開始他們就像哪吒一樣想着“我命由我不由天”,最後卻始終難逃命運的悲劇,這是這個群體人物命運的悲劇。
所以這幾層需求他們都得不到滿足,那麼他們是否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人怎麼區别于動物的,我覺得這個對他們整體的一個打擊,或者說清醒的認識,從一開始就是個悲劇。
那麼今天的pandemic使社會經濟等都嚴重受挫,剛才的家長都講到了一些,我就不贅述生活周邊的情況了。我的感觸上跟各位家長不太一樣的是,during pandemic 學生們都開始上網課了,我們在大城市,有這樣的資源,那一些邊遠山區的,或者說北京郊區的孩子,還有那些經濟條件一般的,那些不是北京戶口,在北京就讀的孩子,他們怎麼解決這些問題。
有一些不能上網的,還有一些和現代生活脫節了的,包括物資比較緊缺的時候,他們的口罩都是從哪裡買的?他們怎麼解決生活的基本需求的?我想到的是這些問題。剛才有家長從原文出發解讀了什麼是底層人,我想的就比較簡單,我覺得連基本的生活條件都滿足不了的,那些是底層人。
早幾年有位高考狀元啟發了我,那種寒門難出貴子,階層固化的問題,就我個人來說,雖然提不上階層的躍遷,但是生活條件、見識等各方面,和以前那是不能一概而論了,是高考、是學習改變了我的命運,就像前面家長說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奮鬥來實現的。
但是在當今這個時代下,我們的孩子不發這個愁了,尤其是pandemic期間的那些社會問題,我們的孩子們沒有那種切膚之痛,我覺得除了大家不能出門,不能見面,生活的改變不大。
所以我們作為gifted young,我們到學校來,對自己本身要有一個elite的認識,我們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要更多的關心人性、關心這個社會,我們才能在今後各行各業中做出更好的表現,最好的貢獻就是改變社會,讓更多的人生活的更好。我覺得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翁老師:
家長們說得太好了!不但幫孩子們更深入地開掘了作品的人物性格、命運和主題,還給孩子們指出了今天讀《駱駝祥子》的現實意義,那就是我們要勵志,要像祥子一樣,雖經曆了攢錢、買車、追逐夢想的san qi san luo,但卻矢志不渝,無論怎樣,都為夢想而執著前行。
現在新高考強化了對語文的要求,尤其是對名著閱讀的要求提高了許多。咱們的學制比較短,孩子們年齡小,而且他們本身對語文就不像對數學、物理那麼擅長,這對我而言、對所有教他們的語文老師來講也是一個挫折。
但面對困難,我們的想法不是放棄,而是想盡一切辦法解決。比如今天用“親子共讀”的方式把孩子們帶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去解讀文學作品、解讀生命、解讀人性,讓孩子們迅速成長起來,好應對高考比較拔高的要求。這就是我嘗試應對挫折的方式。也希望孩子們遇到挫折的時候能以這樣勇敢、頑強的心态去面對。
友情提示:如果您也希望加入親子共讀名著沙龍(适合小學高年級以上學生及學生家長),請留言或私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