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3 04:53:00

ⓒ 采訪:李傑 李葉

ⓒ 受訪:張雷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設計專訪張雷做)1

張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教學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智能産品創新研究所所長,中國美協工業設計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在工業設計教育、研究、設計實踐領域有着多年的經驗,作為主要設計負責人主持多項國家部委和國内外大型企業的産品研發和創新項目,其中包括國家863重點項目和985項目。設計項目合作的公司包括:BMW、IBM、BOEING、SAINT-CONPIN、美國Cetis科技有限公司、榮陽鋁業、QUICK錫焊股份有限公司、德國戴姆勒東北亞設計中心、NISSAN、現代汽車、日本日立制作所、淩雲光技術集團等。設計作品50餘項已在國内外投入生産和銷售,擁有設計專利100多項。多次應邀在國内外重要的設計研究學術會議上作主題學術報告。諸多設計作品在國内外重要展覽和專業媒體發表,其中包括:意大利米蘭設計周設計展、日本東京設計周設計展、德國慕尼黑電子設備展、紐約國際酒店用品展、香港國際電訊展、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和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等。設計作品被意大利米蘭納巴美術館、東京美術館、韓國首爾現代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深圳美術館等重要文化機構收錄和展出。設計作品連續4屆收錄和入選全國美術作品展設計展。2020年榮獲中國設計權力榜評選的中國年度設計師。

《設計》:請您簡單介紹一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的基本情況和教學特色。

張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起源于上個世紀50年代,在經曆了室内裝飾、建築裝飾、工業美術等一系列曆史沿革後,于1984年正式更名為工業設計系。從最初學習包豪斯等西方現代設計教育觀念,引進整合性工業設計學科體系,發展到上世紀90年代後對工業設計學科和教學體系進行細分及發展,初創時設工業設計專業(即現在的産品設計專業)。1991年起創辦展示設計專業,2001年增設交通工具造型設計專業,形成設有四年制本科學位課程、兩年到三年制普通碩士學位課程、工業設計工程碩士學位課程和藝術設計學下的工業設計研究方向的博士學位課程的多層次的工業設計教學建制。工業設計學科為教育部重點學科。面對新的學科範式的轉變,保持與時俱進、抓住未來工業設計學科的發展方向,并借此應對新經濟形式下的企業轉型的需要,整合政府、企業、國際專家等綜合資源,建設基于硏究性理念的設計專業實踐課程。

作為國内最早開始工業設計教學的單位之一,我系在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工業設計教學體系方面進行了長期有益的探索。工業設計系推行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兩層本科教學結構,并着力實施了以主幹設計課帶動下的系列專業設計課程教學思路。着力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和跨學科合作,常年與世界一流的設計院校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合作,并與包括波音、奔馳、寶馬、日産、三星等國際公司保持着密切的産學研合作。

憑借設計優勢多次出色完成國家級重大設計任務,其中包括2008年奧運會開閉幕式、亞運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22年冬奧會科技冬奧項目、2022年冬奧會主火炬台設計項目、建國70周年天安門廣場總設計及遊行隊伍多輛彩車設計,其中天安門廣場紅飄帶設計更是在國内外産生重大反響。

在課程模塊設置教學過程中,以實踐教學為基礎,在課程體系中增強工業設計系實踐教學的專業特色;加強團隊化的前沿領域研究,支持、扶植特色的科研團隊,增強學科和教學競争優勢與活力;以企業和政府資源為依托,加大在課程建設和科研合作中與企業和政府的深度合作,為協同創新項目的建設奠定基礎。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設計專訪張雷做)2

清華美院工業設計系模型實驗空間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設計專訪張雷做)3

實驗空間一角

《設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的發展優勢是什麼?存在哪些方面的劣勢?

張雷:清華美院所擁有的學科優勢,首先是高質量的師資,老師們以身作則,自己就走在設計研究和實踐的前沿,踐行着清華大學“行勝于言”的傳統。教師作為榜樣,學生自然而然就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這比一黑闆一黑闆地寫大道理,生硬的灌輸所謂的理論要有用得多。設計理論很重要,但關鍵是作為教授你自己是否通過實踐驗證過這些理論?一輩子沒有完成過一個獨立的設計項目,你又哪來的底氣在講壇上侃侃而談;其次是良好的教學環境,清華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這種優勢是巨大的。與工業設計相關的重要專業院系包括:機械、自動化、計算機、材料、生物、環境、航天等在國内乃至國際上都處于相對領先的位置,這對于工業設計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我們和許多學院的頂尖教授和研究室都建立了密切的聯系,有些在藝術設計領域看似困難的問題,在理工科頂級教授那裡已經是多年前完善的研究,隻要和工業設計進行有機的結合就可以出現很多非常好的設計,這就是跨學科交流的力量。還有,我們的設計實驗室裡永遠有學生在忙碌着畫圖、做模型、做視頻,設備和材料堆得到處都是,不知内情的人看到還會覺得有一些“雜亂”的感覺,但在我眼裡這是非常正常的,我們覺得這些設備被利用起來才有意義,這也是我們系所提倡的,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把國家和企業的支持用到教學一線。

另一方面,我們的劣勢也是在師資方面,22位教師今年有多名退休,人員老化問題明顯。雖然老教授們依然充滿熱情的奮鬥在教學工作一線,教學工作沒有受到影響。但是作為系主任,我還是深感教學隊伍老年化的壓力。雖然我們急需人才的引進,但本着對學科發展負責的态度,我們在人才選擇方面是非常慎重的,我們也進行過多次國内外的招聘工作,但能找到符合我們要求的人才真是困難重重。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設計專訪張雷做)4

實驗教學答辯環節 慶祝畢業

《設計》:清華美院工業設計專業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與協同體現在哪些方面?

張雷:學科交叉是必然趨勢,但也存在着困難,畢竟每個學科的專業背景不一樣。2016年,我和美術學院時任信息設計系主任的徐迎慶教授、清華自動化系張長水教授、機械工程系季林紅教授一起作為發起人在新雅書院創辦了“智能工程與創新設計”專業,成為清華大學新雅書院特設的交叉專業之一,依托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機械系的強大師資,在通識教育的基礎上培養既有紮實的工科基礎和藝術設計基礎,又有專業設計創新能力的複合型人才。2021年2月,“智能工程與創意設計”登上《教育部關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及《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2021年)》,2022年入選了國家一流本科專業。

這個專業對學生的培養就是學科交叉特别好的例子,強大的理工科背景加上藝術設計創新能力,學科交叉在打開學生眼界的同時,思考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使得他們能夠跳出自己的專業邊界去探索未知的領域,這對他們未來的人生都将會産生深遠的影響。我們特别重視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學習期間他們不僅體會到不同學科之間合作所能産生的巨大能量,更能夠親身參與到不同院系的教授們相互密切合作的科研項目中,體會從概念到設計實施的全過程。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設計專訪張雷做)5

實踐教學現場

《設計》:産學研結合方面有怎樣的屬地特色?

張雷:我們的産學研結合是很開放的,并沒有特别針對北京當地的企業開展,而是廣泛地選擇國内外大企業合作成立産學研創新中心,像波音、寶馬等都有合作。創新中心内設實驗室,可以就社會問題展開一些前瞻性的實驗探索。通過這些實驗室可以讓學生參與具體的設計項目,鼓勵他們對人類的未來展開想象,加強對資源的綜合利用、綠色設計、關愛弱勢群體等基本理念的思考,培養設計師的社會責任感。

我們還與寶馬等世界知名企業進行非遺項目的合作,用現代設計将非遺項目煥發新生。所以我們并沒有特别明确的屬地特點,都是尋找最适合的企業進行産學研合作。

《設計》:您認為現在的學生有哪些富有時代特色的特點?學院圍繞學生展開的“教”與“學”有哪些具有時代特點的變化?您希望培養出來的學生具有什麼樣的潛質與擔當?

張雷:現在的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和獲取途徑跟以前完全不同,他們想法很多,資訊獲得的方式和速度也完全不同。資訊範圍涵蓋全球,往往新資訊的獲得比教師都要快,這在某種程度上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挑戰。但是這也帶來了某些非常負面的影響,信息多了,如果不能正确判斷,信息就成了負擔。

設計師一輩子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判斷和選擇。所以,懂得如何選擇是特别關鍵的。當幾千種顔色放在你面前,如何選出搭配在一起最合适的兩種顔色?這不僅需要專業知識,更需要品味和素養。

學生不缺乏資訊,他們缺乏的是判斷能力。這種能力不是靠理論或者寫幾篇論文就能達到的,需要從入學到畢業,由教師通過長期的設計實踐課程來培養。很多好的設計讓使用者第一眼看上去就覺得很舒服,這是因為這個産品各個因素之間很協調,對形态比例、材料質感、表面肌理的處理都要很到位,還要有特點讓使用者耳目一新,這是很難的,需要設計師具有極強的綜合素質。評判别人的設計,這其實很容易,你可以張嘴就來。但你真正在設計實踐當中完全就是另外一回事。還是前面的例子,在幾千種顔色當中,你選不出最合适的搭配應用于設計,你再能誇誇其談,對于設計工作來說你還是沒有價值。我們希望清華美院工業設計系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同時,更具有超強的設計創新能力,他們的舉手投足一定要具備很高的專業素養。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幾乎每年我們系都有沒有達到要求而無法畢業的學生,作為系領導,我覺得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我們對畢業生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标準就是标準,你達不到就不能拿到這張文憑,畢竟這份榮譽是幾代人努力的結果。

《設計》:今年畢業設計的大主題是什麼?希望給學生和社會帶來什麼樣的思考?畢業設計線上展示和線下展示的對畢業設計成果的要求有何側重?

張雷:每年畢業設計的主題涵蓋面比較廣,基本是對于環境、弱勢群體、以及新材料、新科技應用的關注。

對于我們工業設計系來說,無論是線上展還是線下展,對學生的要求并沒有變,但是他們的工作量變大了。因為線上展的版面有限,不像線下展有相對寬裕的空間、實物模型和展闆。挪到線上以後,就得考慮如何讓觀者在手機這麼小的屏幕上或者電腦大屏幕上都能很快地理解你的設計,這就給他們提出了一個很高的要求,系裡指派了專門的教師和志願者給畢業生進行系列培訓和指導,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關于畢業設計,我們對于學生的要求始終沒有改變,包括必須有實物模型,像交通工具設計專業就是1:4的模型,産品要有一個外觀模型、一個功能模型,還要有論文和設計報告。線上答辯的時候必須同時展示。

《設計》:畢業設計是否有助于設計成果滲入社會層面?

張雷:我們的學生有機會把畢業設計作為未來發展的方向,甚至作為其創業的起點。

我4年前帶的一個學生在做畢業設計的時候非要做一輛可以開動的真車,當時距離最後的畢業期限還有5個月。清華大學對學生的關愛程度簡直不可想象,他向學校提出申請後,學校為他無償提供了60萬的創作資金,還幫他對接了車輛工程系、電子系的資源配合他,甚至還幫他找了一個贊助商把内飾材料承包了。他利用這些資源和贊助經費,投入所有的精力夜以繼日進行畢業設計,最後完成的成果不僅具有優良的外觀設計而且是可以開動的。完成這個作品之後,他也順利拿到了風投,創立了自己的設計工作室,繼續做這方面的工作。還有的畢業生在畢業設計選題方面就确立了未來的發展方向,畢業後和清華其它院系的畢業生成立創新公司,成為創始合夥人。據我所知,清華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每年都會給學生創業項目投資,當他們的天使投資人。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設計專訪張雷做)6

BMW華彩輝耀典藏版設計項目

《設計》: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表現出哪些問題?

張雷:正像前面談到的,一些學生的畢業設計選題是真實的題目,需要落地。在跟工程師、技術人員交流時會出現一些問題。實際上這些問題早晚都會出現,因為學生沒有真正參與過實際的設計項目,他們非常堅持自己的設計,但是對于材料和工藝又不是完全清楚,所以他們有時候不能理解有些天馬行空的東西是不能實現的。在這個時候,我會耐心的告訴他們什麼是有意義的創新。天馬行空、拍腦袋就來的創新很容易,但有意義的創新卻很難。這是指導教師為這些學生上的最後一課,也是很有意義的一課,為他們步入社會提前進行一些專業的鋪墊。

我一直跟學生強調,“要找到一個設計和制造之間的最佳平衡點,你的設計才有意義,才能最終實現。”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設計專訪張雷做)7

張雷教授已實施的工業設計項目精選

《設計》:通過畢業設計出現的一些問題,對教學、人才培養提出哪些要求?

張雷:分析畢業設計出現的一些問題,我認為應該在基礎教學階段就把關于材料、加工工藝等基礎知識很好的傳授給學生,打好堅實的基礎。

設計是戴着鐐铐在跳舞,真正能夠在這種有限制的情況下完成創新,難度是很大的。我們系著名的嚴楊教授經常和學生開玩笑說,“創新很容易,你在地上潑一灘水和成泥,這絕對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但它的意義是什麼呢?”所以我們在教學當中一直強調,一定要做有意義的創新,而不是天馬行空。當然天馬行空的東西也是需要的,但是它一定是有據可循的,也許若幹年後最終可以落地,做設計不能總飄在空中。我們要仰望星空,也得腳踏實地的仰望星空,飄到空中仰望星空早晚得摔死。

我們要培養的創新型人才,是能夠最終有勇氣和能力把自己的創新實現出來的人才,我認為這才是有意義的人才培養。

《設計》:畢業設計是偏向概念性設計還是企業項目的需求多?如何看待學生對專業的選擇?如何看待學生參加設計比賽?

張雷:對于畢業設計的要求來說,我還是偏向概念性設計。

我經常對學生說,你這輩子設計完全表達自己内心想法的機會往往是很少的,畢業之後所面臨的都是一些具體問題,創新步伐特别大的項目機會也并不多。如果你能做出概念性的,但原理上能夠落地的作品最好,或者以一個原理為基礎,在未來也許可以實現的項目。這樣的設計才是有意義的。

我對在企業做畢業實習的學生說,滿足了企業項目需求的畢業設計,如果沒有達到學校畢業設計要求的高度,比如拿一個低質量的、幫助企業解決盈利問題的設計作品是畢不了業的。

清華美院的學生在大二有一個轉專業的機會,因為學生在報考的時候,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是什麼,通過一年的大學學習,他們才真正理解了專業,這個時候學院會給他們一次再次選擇的機會。對于沒來得及轉專業的學生,做畢設之前我會告訴他們,可以以自己的興趣為出發點,做一個跟産品設計相關的設計,但一定要達到清華美院對畢業設計的要求。

我這輩子最喜歡的事就是設計工作,可以接觸不同的企業,遇到不同的人,完成不同的設計項目。我現在有50多個産品設計在全球被量産,我也常常為這些産品能夠上市而感到自豪,正是出于這個原因,我對設計教學充滿激情。同時,我更希望同學們能夠找到他們自己真正的興趣點。無論在課上課下,我跟學生的關系都相處的很融洽,上我的課在設計階段他們可以很自由,放音樂、吃東西……但是我對他們的要求也很嚴格,設計達不到課程要求一定不會及格。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邊界、有要求的,不能出圈,這種對規則的遵守、對标準的要求對學生未來的人生道路是很重要的。我發起了“教授講故事”活動,和同學們分享設計經驗。第一講我介紹了我的成長經曆和設計案例,分享了失敗和挫折,讓同學們從另一個方面理解設計工作。第二講我請工業系馬賽教授分享了設計“天安門70周年國慶紅飄帶”的設計故事,之後還有多位老師。這一系列活動反響很大,學生們聽得特高興。他們也曾私下和我反應,覺得這比一黑闆、一黑闆給他們講大道理有意思多了,教授們的設計實踐和某些失敗的經曆,在他們未來遇到相同問題的時候,就會知道應該怎麼處理。我覺得他們的反應很真實,這種生動鮮活的學術交流活動才是有意義的。

對于參加設計大賽和獲獎,工業系并沒有什麼特别的待遇或是鼓勵,更不會組織學生去參加,除非是一些公益活動。是否參加設計大賽是學生自己的事,而且大賽獲獎也隻是反映了某一個階段甚至某一個瞬間的某個想法不錯,我認為是否參加完全取決于學生自己。今年,我的一個碩士生在參加一個國際性大賽時獲得了三等獎,在發布會現場他當場表示拒絕領獎,認為評獎缺乏專業性,退出了比賽。事後我觀看了現場視頻和設計作品,認為他的做法是對的,并在系裡公開場合表揚了他。設計比賽是一項專業活動,就是要有專業性,缺乏專業性的比賽是毫無意義的。我認為他的做法從學生層面代表了對專業的堅守,沒有給清華美院工業系丢臉,反而應該鼓勵。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設計專訪張雷做)8

馬賽教授帶領團隊完成的2022冬奧主火炬台設計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設計專訪張雷做)9

馬賽教授帶領團隊完成的天安門紅飄帶設計

《設計》:學生都會要走向社會,承擔他們的責任,您希望他們有怎樣的作為?想囑咐些什麼?

張雷:“做有責任感的設計”這一理念始終貫穿在我們的設計教育體系當中。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專門服務于弱勢群體的項目,包括關愛老年人、關愛弱勢群體等。大到人類居住環境,小到材料的選擇和使用,都體現着設計師的責任和擔當。隻有這種設計責任感貫穿到内心和思考中,才能在最終産品設計中體現出來。

我希望我們的畢業生都應該是真正有擔當的設計師,是這一代中國年輕設計師形象的縮影。所以每年畢業季我都跟畢業生說,你們畢業以後要對得起清華美院也就是老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這塊牌子,在未來的設計工作中用專業精神和實際行動赢得别人的尊重,不愧對這麼多教授對你們的教育和培養。

如我在今年畢業展的前言中所寫,“這一刻,也許别人很想知道你是如何通過玩遊戲、打籃球、聽音樂和聚會獲得學位的,但隻有你自己知道為了這一刻,你所付出的辛苦!畢業是對你最好的獎勵,在那些熬夜學習、錯過的享樂時光和睡眠不足之後,花點時間細細品味這份獎勵,回憶那些值得回憶的時刻,更不要忘記感謝那些幫助你實現這一目标的人!畢業是人生中激動人心的時刻,更是新生活的開始。相信自己,永遠不要停止嘗試,永遠不要停止學習,全力以赴讓未來的每一天變得充實。追随你的激情、讓它引領你實現夢想……”

畢業設計作品分享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設計專訪張雷做)10

畢業設計作品1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設計專訪張雷做)11

畢業設計作品2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設計專訪張雷做)12

畢業設計作品3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設計專訪張雷做)13

畢業設計作品4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設計專訪張雷做)14

畢業設計作品5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設計專訪張雷做)15

畢業設計作品6

設計團隊深度訪談(設計專訪張雷做)16

畢業設計作品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