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日報】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的文旅消費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未來的發展之路又在哪裡?24日,在第四屆大運河城市文旅消費論壇上,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中國旅遊協會休閑度假分會會長、全國休閑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魏小安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中國的文旅消費正在發生三大變化。
“對中國經濟來說,消費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其中旅遊消費又成為亮點。”魏小安說,“研學遊、自駕遊、家庭式度假等旅遊類别大規模成長。”然而新冠疫情對全球旅遊業造成巨大沖擊,中國也不例外。魏小安舉出一組數據:疫情暴發前的2019年,全國旅遊消費達6.3萬億元,而2021年這個數字隻剩下3萬億元,可以說是被“腰斬”。
旅遊被稱作“詩與遠方”,是美好生活的組成部分,然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旅遊業面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魏小安是一位從業40餘年的“老旅遊”,他用“疫來我停,疫走我起,疫變我變,總要生存”來形容旅遊業正在經曆的起伏,用“長途變短途,短途改城裡,輸入改‘内卷’(意指出國遊變國内遊)”來形容人們出行的選擇,安、短、近、快成了新的旅遊特征。
魏小安表示,這使得中國人的文旅消費發生了三個方面的巨大變化。首先是出現了“城市大休閑”勢頭,尤其是城市有機更新過程中,休閑闆塊變熱,消費集中在這些休閑類的項目和街區裡。今年初文旅部和國家發改委公布了首批54家旅遊休閑街區,南京夫子廟步行街、無錫清名橋曆史文化街區、蘇州平江曆史街區上榜,公布這些街區,就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擴大周邊遊和本地休閑産品供給,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其次是出現了“鄉村微旅遊”的格局。其中以民宿和營地的火爆為代表。魏小安舉例說,全國民宿在疫情前一度跌至18萬家,但2020年反彈至20萬家,擁有200萬間客房,要知道中國酒店業經過40年發展,才達到160萬間客房,在可以預見的将來,民宿規模大于酒店将是一個新常态;而露營營地更是出現了現象級的暴漲,記者調閱多份調研報告,發現研究機構對2022年露營地市場規模預測将達500億元至750億元之間,預計比去年增長超過50%。
再次是出現了“高端消費回流”的現象。魏小安表示,疫情發生前中國每年出國遊達1.2億人次,市場規模約為3000億美元,然而疫情發生後,國際流動大幅度減少,與航空公司生存困難相伴,追求品質的出境遊受阻 ,高品質旅遊需求留在國内,帶火了休閑度假的中高端市場。
機遇與挑戰并存,中國旅遊在應對變化中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卻不會變,文旅消費要轉型,也需要賦能,需要從政策引導、社會發展、生活方式變化等各個方面為文旅消費注入新活力。“中國人更加追求生活品質,這是生活賦能;學校減負,學生戶外活動增加,這是教育賦能;國家努力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建設友好社群,這是環境賦能”,魏小安列舉以上角度外,特别談到了“時間賦能”,身在職場的中國人,周末、小長假再加帶薪休假,每年的假期大約120天左右,如果其中潛藏的旅遊需求能分散到日常,減緩黃金周式的排浪式消費,形成自主消費、自助旅遊的趨勢和模式,那麼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文旅消費都能實現提升。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賦能是最對旅遊業最強有力的賦能。人們都意識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但是對文旅業來說,傳統文化資源需要完成現代性轉化。魏小安提出一個理念,即傳統文化進行現代解讀,傳統資源做成現代産品,傳統産品融入現代市場,讓今天的精品成為明天的文物,後天的遺産。
在他看來,旅遊是一項幸福産業,它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價值就是超越平庸的日常、超越緊張的工作、超越所謂的“成功”,讓心靈得到滿足。說一千道一萬,旅遊消費的真谛隻有四個字,那就是“好玩、玩好。”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王慧 楊民仆 /文 供圖:視覺江蘇)
審核:潘瑞凱
責任編輯:段世靜
本文來自【新華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