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分享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名句,和大家共同學習,感悟古人的智慧!
一、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史記》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人生在世,誰都難免一死。雖然結果都是死,但死的價值卻大不相同,有的人大公無私,為國家、為人民而死,那麼他的死就重于泰山;有的人自私自利,隻為個人利益而死,那他的死,就比鴻毛還輕。
二、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即使你是一個強者,也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驕傲自滿,炫耀自己。
三、善惡随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萬事不離因果,佛家有句名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事果,今生作者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這是因,災禍和福報也都是自己感召的,這是果。
四、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古人說:“百善孝為先”,無論是哪一部經典,無論是哪一家學派,都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就是孝悌,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如果這條做不到,就無從學習了。
五、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這個道理看起來很簡單,很容易理解,但這個錯誤,我們每個人都在犯,并且一直在犯。當我們笑話别人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會做得怎樣?自己到底能比别人強了多少?自己難道做得就很完美嗎?
六、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不能因為他的一點過失或者缺點,就抹殺掉他所有的功勞或德行。
七、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一個真正的君子,謹言慎行,做得多,說得少,他會以言過其實為恥,絕對不會說空話、大話、騙人的話。
八、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遇到問題了,遇到不順了,君子隻會責備自己做得不夠好,從自己身上尋找缺點和原因。而小人遇到問題,就會常常把目光轉向别人,到處去找别人的缺點和過失。
九、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任何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都有一個積少成多、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要防微杜漸,從小做起,不要因為它是一件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也不要因為它是一件非常微小的、但是有益于他人的事,就不去做。
十、畏能止禍,足能止貪。——《六事箴言》
古人講“無知者無畏”,人沒有畏懼之心,就會膽大妄為,就容易闖禍。如果心存敬畏,謹言慎行,如履薄冰,就能防止災禍的發生了。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知足常樂,就能遏制住貪心的增長,就能減少很多的煩惱和災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