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春,四喜臨門!
一喜,立春,新一輪二十四節氣開始;
二喜,正值新春佳節;
三喜,北京冬奧會開幕;
四喜,“有朋自遠方來”,32位國際政要來京參加開幕式。
雪中梅花。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 趙衛紅
日月開新元,天地又一春。正月初四,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雖然還未感受到天氣的轉暖,但是春天已經在細微之處萌動。
漢口江灘白頭鹎 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 韓昶光
立春是預報農事季候的節日,“立”是開始、建始的意思,立春意味着春天開始。不過就全國來看,2月上旬能真正進入花紅柳綠的春季的,隻有華南地區。
東湖梅園。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 鄧波
在長江中下遊地區,立春隻是春天的前奏。此時氣溫、日照、降雨都開始趨于或上升或增多,冷暖空氣交替,可能經曆倒春寒。
立春開啟新歲,總是新的、暖的、生機盎然的。立春有三候:
迎春花。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東風通常指春風。身處中原地帶的先人們感受到春天的季風從東面或東南面吹來,萬物漸漸複蘇。
冬藏之蟲感受到春意萌動,開始蘇醒。
陟是升的意思。冰面開始融化,魚兒感受到暖意,上升到漂浮着碎冰的水面遊動。
正如宋代詩人張栻詠誦立春,“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立春後人們能看到綠意漸豐,能聽到燕歸喳喳,能嗅到泥土芬芳,能感到春陽暖照。
解放公園的郁金香。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 韓昶光
在武漢,有些花兒在早春開放,報送着春的訊息。
1月下旬便已開放的梅花和零星開放的迎春花,将在立春後迎來盛花期。
公園、小區常見的結香目前已含苞待放,它的花期正在冬末春初,待氣溫回暖便能綻開,屆時會散發奇香。
沙湖公園海棠。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 鄧波
古代物候學中,“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說法廣為流傳,其中立春三候分别對應迎春、櫻桃和望春。這些花與我們現在的觀賞花卉還能一一對應嗎?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工程師徐文斌對此作了研究和考證。他告訴記者:“櫻桃在我國古代長江流域以北就廣泛栽培,但其花觀賞價值一般,主要作為果樹栽培。其花期與櫻花差不多。”
解放公園的二喬玉蘭。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 韓昶光
而望春是現代植物志無法對應的種類。“經考證,我認為它是玉蘭花的可能性非常大。玉蘭在武漢非常常見,經常用于公園綠化、街道行道樹。它花期早,隻要溫度回升,2月中旬便可開花。”
在武漢地區,蚊類、蠅類等體型較小的昆蟲,對溫度變化更敏感,通常更容易感受到春意而“始振”。
小草冒出了新芽。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 鄧波
市園林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董立坤介紹,武漢的冬季并不是不能見到昆蟲。例如天氣晴朗的冬日,最高氣溫在8—9℃時,中華蜜蜂便會出巢訪花。“蚊類、蠅類會蟄居在室内或者狹小的縫隙裡越冬,當日最高氣溫在15℃左右時,也會恢複活動,外出覓食。”而甲蟲類等體型較大的昆蟲,“蘇醒活動的時間會晚一些”。
在我國古代,“節日”最初并非“慶祝之日”的意思,而是由年月日與氣候變化相結合而排定的節氣時令。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形成重要節日的有八個,即四立、二分、二至。
作為冬春交替的“交節”,立春在歲時節令中地位突出。清朝以前,我國曆史上絕大多數朝代都把立春日直稱為“春節”,慶典活動十分熱鬧隆重,旨在慶賀天地回春,鼓舞農耕熱情,迎取新年豐收。
在立春這天,插“春幡”,戴“春勝”,鞭“春牛”是極普遍的習俗。人們用彩綢或彩紙做成小旗,插在門上、樹枝間或頭巾裡,象征春天的來臨,故名春幡。婦女戴着用彩綢、彩紙剪疊成的首飾載歌載舞,叫做戴春勝。人們用篾或土造“春牛”鞭打,象征春耕的開始。這些活動,早在春秋戰國時即盛行。
除夕吃春卷迎新春。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 黃有剛
民間還有立春這天吃“春盤”“春餅”“咬春”等習俗。宋代陳元靓所撰《歲時廣記》載:“古俗于立春日,取生菜果品、餅、糖等,置于盤中為食,取迎新之意,稱為‘春盤’。”詩人杜甫曾在詩中記錄立春吃春盤一事:“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舊俗于立春日将米面或麥面拌鮮菜,煎成大餅,名為“春餅”。
立春的種種風俗,均升騰着迎春、賀春、望春的蓬勃朝氣。
立春日,恰逢北京冬季奧運會開幕,多國政要來到北京,這是我國外交的非凡時刻。本屆冬奧會、殘奧會的舉辦,對世界意義重大。
解放公園郁金香花展。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 韓昶光
這場體育盛會如期舉辦,中國傳遞出滿滿的世界情懷和大國擔當,是奧林匹克精神與中國文化完美契合的再度呈現。一年之計在于春,我們在季節轉換的風聲中聽到了春天美好的足音,來日更值得期待。
立春節氣期間将迎來元宵節。古代正月十五為“上元節”,又稱為“燈節”。值此良辰美景,火樹銀花不夜天,其熱鬧不下正月初一。
我國中古以後就有元宵張燈觀賞的風俗。從這首武漢竹枝詞中,能一窺清代武漢民間廟會的觀燈盛景:
四官殿和存仁巷是武漢當時的兩處燈市集場,花燈造型多樣,做工精緻,且頭尾都能活動,所以賣燈人叫賣時通常會呼喊“活的,活的”。
中醫認為春氣通肝,“百病從肝論治”,因此春來養肝可達事半功倍之效。
湖北省中醫院肝病科主任、二級教授程良斌告訴大家幾個護肝小提示。“立春以後,飲食要遠離肥甘厚味,慢慢轉向吃一些溫性食物,如微甜、少酸的大棗、山藥等。”春天還應該多吃蔬菜,洋蔥和韭菜是中醫推崇的春季養陽護肝佳品。
肝主藏血,休息能增加肝血流量,養護肝髒。程良斌提醒大家每天就寝時間最好不要晚于23時,早起早睡。“肝開竅于目,熬夜看手機等容易導緻眼幹澀酸痛,視物模糊。”
立春時節還應注意情志養生。“肝主疏洩,表現在調節情志,情志不暢則肝氣郁結,氣血不暢。”遇事不順要善于正确歸因,保持心平氣和、樂觀通達的心态。
初春氣候波動大,“春捂”尤其重要。程良斌教授提醒:倒春寒時要注重保暖,勿過早脫冬衣,愛美女性不要過早着裙裝,可以适當“上薄下厚”注意踝關節、膝關節和腹部保暖,否則容易導緻關節炎與各種婦科疾病。
待氣溫回升時,可選擇溫和适度、親近自然的運動,比如散步、廣場舞、太極拳等,不要做那些大汗淋漓耗損陽氣的運動。
解放公園花展 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 杜宏華
黃鶴樓舞獅舞龍 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 安娜
新春新芽 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 鄧波 攝
望春玉蘭 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
櫻桃 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
(長江日報出品 文稿統籌|鐘磬如 文案|記者鐘磬如 羅蘭 通訊員胡夢 信息收集|記者鐘磬如 統籌|陳昌 圖片整理|甘娟 設計|張莉 繪圖|趙健 攝影|記者李永剛 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 編輯|王戎飛 校對|張瑩瑩)
【實習編輯:鄭曉曉】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